第111章
方二伯按照方应礼说的,在每棵移栽的果树苗的主干上涂抹一层有一米多高的熟石灰。移栽那天浇透水后,就没再浇水过。
这两周,他每天都会过去查看果树苗的恢复情况,用方应礼教给他的记录方法,将看到的信息记录下来。
方二伯只读了两年书,认的字不多,记录的事最后交到了方二婶的身上。
他们每天都会过去后山空地,现在那里不是杂草了,有着数十棵果树,村里所有人都知道这里的果树是谁的。
见到他们用熟石灰涂抹在树干上,当天就有人来问有什么用处。
这是方应礼交代的事,方二伯不敢主张说出来,还去到村委处打了电话问方应礼。
方应礼没有让他藏着掖着,方二伯就将熟石灰可以防虫害,防腐烂的用处告诉村民。听到还有这种效果,村里好些人都跟着一起这样干。只有少数人觉得买熟石灰涂抹树干太花钱了,加上过来指导种果树的专业人士都没说,也就没有效仿。
没有效仿的人里,有方大伯一家。
他们家是最先知道的,最近没有小工的活可以接,方大伯母闲得慌,眼睛便盯上方二伯的动静。
知道他给果树涂抹熟石灰当天,就打电话给在县里工作的大儿子。
方茂财让她不要管,他现在最不想听到的就是方应礼这个人。要不是他,他家买到的苗就不会是一年生的,十五棵还分成三处地种,管理起来都不方便。
大儿子都发话了,方大伯想跟着干,忍了忍,还是没有,选择听儿子的。
两周的时间过得很快。
移栽的第一二天,果树苗没有什么变化,第三天开始,树上的叶子出现萎靡蔫哒,叶圈起黄的迹象,到第六天,已经有枯叶子刷刷地掉下来。
村里人都挺惶恐的,生怕这果树苗移栽还没挣到钱呢,就先给死绝咯。
不过老一辈的有经验,说这都是正常的,也算是缓解了他们心中莫大的压力。
后面几天,等那些枯萎的黄叶子掉没,这上面的分支树皮上面,悄然地生出来细细小小,不仔细看都看不见的嫩芽。
现在十几天过去了,这些嫩芽还没完全冒头,比豆芽大不了多少,但足以证明这五十棵果树苗,全都种活了。
方二伯不清楚这里面的熟石灰发挥的作用有多大,但他每日过来查看,都没在树干,土壤周围发现害虫。方应礼喝了两杯茶,在听他说完话,缠着方二婶的三人跑着去玩了,方二婶拿着记录的笔记本给他看。
上面记录了不少,方二婶怕有遗漏的地方,不需要的细节都记了下来。
“二婶,后面不用记得这么频繁,把阶段性的生长情况写下来就好。”方应礼道,“到时候若是有什么问题,看阶段性的数据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方二婶:“嗯,记下来再看就觉得啰里啰嗦了,不过你说的阶段性是以时间作为单位?还是生长期?”
她是读过书的,哪怕没有接触过这些,却很快地知道方应礼说的点在哪里。
方应礼道:“时间吧,这个好算,按一周来记录,不用记得跟现在这么详细,如果没有变化可以省略过。”
“行,二婶知道了。”方二婶点头,把笔记本收起来。
三人里,就方二伯听得稀里糊涂的,还没理解完上一句,他们话题就这么结束了。
方二伯:“?”
他们是在说同个话题吗,为什么越听越听不懂了。
方应礼见他没转换明白过来,就着重地说了下关于果树苗的生长期过程,每个生长期的时长不一,若是给方二伯说什么时候给水稻施肥、施农药、灌水、排水,他兴许轻车熟路,不需要方应礼解释。
可方二伯说到底之前没种过果树。
他们都没种过,方应礼比较谨慎,看完了本子上记录的数据,又带着工具去到果林里。
途中遇到其他分散种着的果树。
方应礼微微挑眉:“这么多人都涂石灰水了?”
“是啊,他们听说这主意是你出的,就个个跟着效仿起来。”说完,方二伯脸色沉了沉,“你……大伯那边,没有涂。”
方应礼兴味阑珊:“哦。”
听他这口吻,方二伯好奇地偏开头看过来,没在方应礼的脸上瞧见什么。他不由想到两家之前的争吵,他大哥真是的,怕老婆还怕成这样,吵得几家人都关系淡薄,凭白惹其他村里人看笑话。
没人再提这个话题,两人说说笑笑地来到果林,地里长出来不少新的杂草,带过来的锄头派上用场,锄草起来速度飞快。
锄草后,方应礼和方二伯两人爬上后山,在后山里砍了几捆竹竿背下来。来回两趟,方应礼就不让方二伯跟着,叫他在后山脚歇着等他。
方应礼又独自砍了几捆背下来。
这些竹竿削成两米的高度,头尾都用砍刀削成锋利的尖头,一头扎进土里,一头暴露在日光之下。
一天时间干不完这样的活,次日方应礼照样带着三个小孩过来村里,他和方二伯去果林里忙活,小孩则是由方二婶带着。
两人再用铁丝将竹竿与竹竿之间捆上几圈,连成一排,做成围起来的竹墙。
这竹墙防不了什么人,方应礼也不是用来防人的。
在方应礼镇上村里两头跑时,另一边的周慧岚拿到制糖机便开始研究起来。还没拿到手前,她信誓旦旦地和方应礼说自己会用,拿到手了,才知道眼睛会用离手会用还有段距离。
这两天,她一直在琢磨着这硬糖的调配比例,在被方应礼科普过柠檬汁的用处后,周慧岚先买回来一小筐的黄皮柠檬。
切块去籽,挤出里面的柠檬汁出来备用,试了几个比例,勉强地找到了个不错的。
周慧岚尝试着做了几排硬糖出来,等硬糖冷却坚固,敲出来一颗颗如同玻璃珠似的糖果。
家里小孩都被带去村里,现在店里只有春娃这个“试吃员”。
周慧岚问:“好吃吗?”
“好吃!”春娃吃了两种口味,都说好吃。
信服度不高。
周慧岚又拿给阿翠姐和秦芬尝,两人同样说好吃。
接着,周慧岚又将这些糖果分给周围店铺的小朋友们,得到的答复都是“好吃”。好评率100%,看来她是真的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