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书苑 > 武侠仙侠 >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 > 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章 糯米酒水

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章 糯米酒水(2 / 2)

先前李秀婉只用竹子,给驴子做了喝水用的水槽。当然,那个小小的水槽,很快也要不好用了。

毕竟驴子个头长得飞快,等过一阵子,那个盛水用的小竹筒,怕是还没有它的鼻孔大。

等到天热以后,驴子的每日需水量会比现下大得多。与其到时匆匆忙忙地准备,不如未雨绸缪,提前用闲置下来的竹篾给它做了。

这些大棚骨架,也就是接下来要用到的竹篾,放火上烤过,又在雪地里定过形,弯出了正刚好的半弧形。

她便采来箬竹叶,又到溪边坐下,给竹篾略略湿了水,就地编起食槽,用的是和竹斗笠类似的“三明治”编法。

这样编出来的食槽,不漏食儿,不漏水。需要水洗的时候,拎到溪边,借溪水一冲就行,方便快捷。

手里的食槽编到一半时,李秀婉屋头的烟气便飘了出来。

他们家先前请了泥瓦匠人,做的是屋顶直立式的烟囱,因此和姜姀家里那种屋墙上开口的不同。每到做饭时候,屋顶上都是炊烟袅袅。

随着烟气飘出的,还有炒糯米饭独有的香味。

糯米经由炒制,闻起来就不复方才那种清清爽爽的味道了。尤其是李秀婉还在里头混了荤油和腊肉,与米饭的饭香一中和,叫人想起劳累了一天回家,在老式小区楼道里闻见的油烟气。

姜姀很喜欢那种味道。

当初她没去山里开民宿前,曾在一座南方沿海城市996打工。每日最令她感到慰藉的,便是回到自己的老破小出租屋后,见到的画满涂鸦、贴满破碎广告纸的楼梯墙壁,和墙壁里腌入味的人间烟火气。

那烟火气里常常有红烧肉、红烧鱼,还有拌了老酒的煎鸡蛋,炖得醇厚的老鸡。

每一种都叫她垂涎,却每一味都不属于她自己。

不过如今,该有的总算都有了。

姜姀一边冒口水,一边飞快地将驴食槽和水槽做好,放到李秀婉的小院里,走到了屋里去。

她是最晚来的一个。三小只老早在灶房边围着了。

李秀婉怕热油烫着他们,难得硬气,叫与哥儿这个做大哥的领头,双臂撑开,将另外两个做妹妹的堵在了门边。

便是姜姀这会儿要往灶房里进去,也被他齐齐拦住:“我娘说了,要我守住,谁都不许进。”

“你娘应该只是说,小孩子不许进吧。我是大人,我是去帮你娘忙的,怎么不行?”

与哥儿眼轱辘一转:“就是不行。大人一样不行。”

姜姀笑了下,左看看又看看,觉得眼下这个鼻头皱起的小鬼头,怎么看怎么眼熟。这说话的语气,这皴皱的表情,活脱脱一个缩小版的李贵生。

起初只觉得这俩双胞胎兄妹,完全继承了李秀婉的容貌,李贵生倒只出了份力气。现在看来,与哥儿的骨子里还是融了李贵生牛犟的脾气。

而且这牛脾气不总犯,和李贵生似的不晓得什么时候就会抽上一抽。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啊。她都有些心疼李秀婉了。

好在李秀婉甘愿接受,乐在其中。

她老早听见了姜姀同与哥儿的对话,不过没搭理。这会儿正一铲子一铲子地在锅里翻炒糯米饭。

这样硬的糯米,还放了这样多的油,竟还是炒得略有些坨了。

但两个厨子都没甚失误,看来是这一带糯米的品质问题。

姜姀进不去灶房,便在外头的方桌旁坐了会儿。桌上有现成的茶水,倒出来泛着米黄,闻起来味甘清爽,是用白茅根煮的水。

她正好渴得厉害,一人就喝了两大杯。惹得灶房们边排排站的孩子们都围看过来,一个个都跟风,竟也想要喝。

于是她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茶水温热,正好下肚。

等各人把杯子里的都喝完,李秀婉的炒糯米饭也出锅了。

原先满满一海碗的干蒸糯米饭,因里头放的配料多,炒过以后分成了两碗放。腊肉丁、鸡蛋花、豆干、酸菜沫,这些起先她说要放的佐料,都在糯米饭上头冒尖地堆着。

随后捧出来的还有一海碗的小米粥,熬得稀烂,上面浮着厚厚一层米油。

“小果肠胃弱,郎君叮嘱过的。糯米饭不利肠胃,不好消化,一会儿少吃些。要没吃饱,就多添点儿小米粥。”李秀婉说着,给他们一人盛了小半碗小米粥,独独给小果盛了一大碗。

小果便也欣然接了。先用小米粥垫了垫,而后才开始吃香喷喷的糯米饭。

姜姀笑了。

宋衍真是心细,人在赶赴京城的半途,还在山腰上处处留痕。好似每走一步,都在叮嘱她时刻需得将他牢记。

眼下看来,小果肠胃不好的事,三家人都已经记得门清。

这样以后互相串门,就不用她再三叮嘱留意了。

小果这孩子也懂事,不用大人多说,吃东西也知道节制。但那些荤香的,大油的,都对她的肠胃最不利,偏也格外地好吃。所以经常可怜兮兮的,看着比其他孩子吃得少些。

怕她心思敏感要不悦,姜姀也多盛了半碗的小米粥来:“糯米饭虽然好吃,但娘也想多喝点儿小米粥,娘陪你。”

两人便吃得稀里呼噜,将方才一闪而过的不悦,甩到了脑后去。

朝食毕,姜姀帮着收拾桌子,李秀婉便如惯常那般打算给驴子备饭。刚出屋门,一眼就瞧见了院子里摆着的两个食槽,惊喜道:“呀,阿姀你做的啊。”

姜姀不紧不慢,含了口水,又将嘴里的清水漱一漱吐去:“不是,是驴子自己做的。”

李秀婉笑了下:“那驴子做得可精巧嘞。还知道自己往里头添干料添水,都不需要我照看了。”

两人互相玩笑,笑了好一阵子。

隔老远,兰英婶的招呼声传来:“哟,我就说,怎么好似在家门前就听见妇人的笑声了,原是你俩。”

她慢腾腾地牵了娇娇过河来,将兜里揣下来的一把瓜子,塞到了她俩手里,又给三个孩子一人分了一小把:“这瓜子还是大集时候买的,一直放着都忘了吃。今早上起来一看,都放潮了,便又在锅上炒了炒。你们尝尝,吃起来可脆?”

姜姀磕开一颗:“脆的,还很香嘞。”

“那是。”兰英婶道,“本来的瓜子没甚味道,我放了点大料下去一起炒,吃着就香了。”

孩子们没一个会嗑瓜子的,将瓜子丢到嘴里囫囵嚼一嚼,再仰起头来,都道:“香香脆脆,好吃。”

姜姀边嗑瓜子,边张望了一番:“阿婶,阿叔今日怎的没跟着下来?”

“莫要着急。你还是抓紧把瓜子磕完,一会儿好跟着他操练。”

操练?

“又是爬树吗?”

“等等就知道了。”

沈猎户来得可巧。姜姀刚把瓜子磕完,搓了搓粘着细碎瓜子皮的双手,就见他背着两袋箭筒,手里拿着两把木头弓下来了。

一把是他惯常使的,上过深褐色的油漆,又被他的双手蹭得脱落了许多。

另一把上的是黑漆,且面上手持的部位几乎被磨光,全然暴露出漆底木头的颜色。看起来比他常使的那把更古朴,更有年代感。应该就是当初他和宋衍进山救她时,给宋衍临时使的那把。

姜姀迎上前去:“阿叔,这是要做甚?”

“这不明知故问么。”沈猎户将手里的黑弓递给她,“今日开始,我教你用弓。”

接过他递来的弓,姜姀在手里掂量了一番。很沉,比弩的分量沉了数倍,而且拿起来相当庞大,沉得她本就不高的个子,更加娇小了。

在她打量的目光中,沈猎户继续说道:“从弩过渡到弓需要费点时日。你从这会儿开始练,练到天再暖些,咱们进山那会儿,差不多就足够了。”

姜姀沉默着,轻点了一下头。

“上回比赛,我看你爬树的技能已经十分熟练,这阵子便没必要继续操练了。等到进山的前三日,爬个两回,爬到个手热就成,没必要花费太多时间。最重要的是,要把弓练好。”

姜姀觉得自己那弩使得还挺顺手的:“就不能不换弓,继续用弩吗?”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沈猎户道,“怎的还没开始用弓,就先开始畏难了?倒不是不能继续用弩,你要学不会,咱们继续用弩也成,就是……”

他憋了口气,半天不说,偏要姜姀主动去问他。

“就是什么?”

“就是万一碰上野猪、野狼什么的,你就只打算爬树吗?你晓得一头野猪能卖多少银钱么?”

说到点子上了。

“多少?”

“卖得好的话,这个数。”沈猎户比画出两根手指,神情严肃。

姜姀知道不可能是两贯。因为一头野羊都能卖八贯钱,野猪可比野羊重得多。单价上虽然可能不及野羊,但在分量上,绝对是成倍地碾压。

所以这个价钱,只能是对于目前的她而言的一个天文数字:“二十贯!”

沈猎户深沉地点了一下头:“这回肯练了吗?”

最新小说: 灵气复苏,我家辅助又拿刀上了 配角栏D组的路人甲同学 重生之我给国家送外挂 你住在我的心上 完美伴侣[快穿] 快穿:职业疯批 橙黄橘绿时 西楼月不满 醉梨花 一场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