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殿外的雕花窗棂,洒在紫禁城养心殿的明黄色地砖上,勾勒出一片片斑驳光影。殿内庄严肃穆,空气中弥漫着檀香的气味。
“臣左宗棠,叩见皇上,太后。”左宗棠身着一袭官服,微微躬身,双手抱拳,语气沉稳有力,在大殿中央跪下,额头轻轻触地。他花白的头发下是一张刚毅的脸庞,虽年岁渐长,但双目仍炯炯有神,透着一股凛然之气。
“平身吧。”慈禧太后端坐在宝座上,身着华丽的朝服,凤冠霞帔,面容端庄威严,看着丹陛下的左宗棠,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她身旁的同治皇帝,身着龙袍,年纪尚轻,面容略显稚嫩,但眼神中也透着几分庄重与好奇。
左宗棠不敢直视,他恭敬起身,束手而立等着皇上和太后垂询。
“嘉应州的差事办得怎样了?”慈禧太后的声音从上面传来。
左宗棠立刻躬身回应:“回太后,臣奉旨前往嘉应州剿灭了残余的发逆。在臣的指挥下,我军大败李世贤、汪海洋等贼首所率领的叛军,将其部众击溃于嘉应州城下,贼首李世贤,汪海洋被击毙,贼拟黄矮子者率残部逃往广东与江西交界处,臣已派遣精兵追击,想必不久也会将其擒获。”左宗棠言辞间透着一股自信与坚定,他的目光虽然始终低垂,但话语中的威严却让殿内众人感受到了这位名将的气势。
“嗯,剿匪有功,值得嘉奖。”慈禧太后微微点头,眸中闪过一丝满意。她身旁的同治皇帝听闻左宗棠战功赫赫,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忍不住开口说道:“左爱卿,此次剿灭发逆,你立下大功,朕必将重重封赏。”
左宗棠连忙再次躬身:“臣不敢居功,此乃臣分内之事,皆仰仗皇上的天威与太后的英明决策。臣此次进京,除了向皇上和太后汇报战情,还有一事相商。”他目光微抬,直视慈禧太后,语气中透着一丝凝重。
“哦?”慈禧太后挑了挑眉,微微倾斜着身子,示意左宗棠继续说下去。“如今捻匪在中原地区流窜作乱,所到之处,百姓深受其害。数月前曾涤生也曾遣书提及,有发逆贼酋萧有和者,于豫南一带联合捻匪,纠集流民,蠢蠢欲动。据臣所知,此股捻匪与豫南一带流民勾结,已初现捻太联军之雏形,其势渐长,若不及早扼杀,恐成燎原之势。”左宗棠顿了顿,继续说道,“臣在西北剿匪时,便留意到捻军的势头愈发凶猛,若不及早平定,恐将威胁到京师的安危。”
左宗棠微微一顿,继续说道,“臣虽已呈上奏折,但捻军乃心腹大患,臣斗胆请命,愿率军前往中原,与捻军决一死战,以保我大清疆土和百姓安宁。”
殿内一时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众人皆被左宗棠的豪迈气魄所震撼。慈禧太后目光深邃,微蹙着眉头思考片刻后,缓缓开口:“左卿,你剿灭太平军余部有功,此次平捻之事,朕自会慎重考虑。但中原局势复杂,捻军狡猾多端,你可要有万全之策。”
同治皇帝也急忙点点头:“左爱卿,你且先将奏折呈上,待朕与太后商议后再作定夺。”
左宗棠恭敬应声,从怀中取出奏折,双手呈上。任由宫里的大太监从他手中取走奏折。
又听上面传来声音“跪安吧。”
左宗棠听到连忙施礼如仪,得到准许后恭恭敬敬地退出了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