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捻太联军方面,他们似乎并没有察觉到赵铭和萧杰的计划。他们依然按照自己的计划,准备在淮河浣庄段抢渡淮河。他们不知道,一场精心布置的埋伏正在等待着他们。
这场渡河之战,注定是一场生死较量。赵铭和萧杰的部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捻太联军则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究竟谁能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同治五年四月初八,残月如钩,淮河水面泛着幽蓝的冷光。堵王黄文金身披玄铁锁子甲,腰间悬着两把斩马刀,站在岸边注视着正在搭建浮桥的太平军将士。夜风裹挟着潮湿的水汽扑面而来,他下意识握紧刀柄,望着对岸影影绰绰的芦苇荡,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王爷,浮桥已搭建完毕!\"副将林正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黄文金回头望去,只见数十艘木船用铁链相连,横亘在湍急的河面上,数百名士兵正踩着晃动的木板,将粗大的木桩钉入河心滩的沙石底。
突然,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夜空。了望塔上的哨兵高声喊道:\"报!对岸发现清军伏兵!\"话音未落,芦苇荡中骤然亮起无数火把,如同一条燃烧的赤蛇蜿蜒而出。黄文金瞳孔骤缩,厉声下令:\"停止架桥!全军备战!\"
淮河两岸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太平军将士们纷纷拔出兵器,箭矢上弦,却见河心滩上游突然传来隆隆声响。借着月光,黄文金惊恐地看到无数装满火油的木筏顺流而下,如同一头头狂暴的巨兽,直撞向尚未完工的浮桥。
\"不好!清妖要用火船!\"林正国大喊。黄文金不及多想,纵身跃上一匹战马,挥舞长刀吼道:\"随本王冲过去!抢在火船断桥之前夺下河岸!\"数百太平军将士齐声呐喊,踏着没膝的河水向对岸冲去。
就在这时,对岸突然响起震天动地的炮声。萧把总站在河堤高处,手中令旗猛地一挥,息县搬来的十门红衣大炮同时轰鸣。炮弹呼啸着落入河中,激起数丈高的水柱。这还不算,萧杰的绿营还配备了抬枪,火光闪动间,抬枪射出的弹丸如雨点打到了太平军的人群中,惨叫声此起彼伏。黄文金的战马被气浪掀翻,他一个翻滚起身,抹了把脸上的血水,发现身边随他冲过河的将士已死伤大半。
\"王爷!河南岸似有清妖包抄!\"亲卫的喊声让黄文金心头一沉。他抬头望去,只见东南方尘土飞扬,隐隐绰绰大量的火把正呈扇形展开,不知道有多少清妖在呐喊逼近。更糟的是,芦苇荡里埋伏的清妖,已经对过河的自己形成合围之势,一旦火船烧断浮桥自己就回不去了。
赵铭站在息县城墙上,望着河面上混乱的战局,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身旁的师爷忍不住赞叹:\"大人神机妙算!半渡而击,这长毛此番插翅也难逃了!\"
赵铭却没有放松警惕,他盯着正在指挥反击的黄文金,沉声道:\"堵王黄文金久经沙场,不可轻敌。传令下去,让萧把总集中炮火轰击浮桥,务必将长毛困在河岸上!\"
此时的黄文金已杀红了眼。他挥舞着斩马刀,连斩三名清军,身上却也多处负伤。看着不断倒下的弟兄,他心中涌起一股绝望。突然,他瞥见河心滩一处暗礁后藏着几艘小船,顿时心生一计。
\"林正国!带人跟我走!\"黄文金大喊一声,带领将士向暗礁方向突围。清军显然没料到太平军会突然改变方向,一时措手不及。黄文金等人趁机抢上小船,拼命向对岸划去。
然而,就在小船即将靠岸时,一支利箭破空而来,正中黄文金左肩。他闷哼一声,险些栽入河中,却仍死死咬住牙关,奋力将手中的刀掷向岸边的清军。林正国见状,高呼:\"保护王爷!\"带领将士们舍命厮杀。
岸上的萧把总见黄文金负伤,眼中闪过一丝狂喜,立即下令:\"活捉堵王,重重有赏!\"清军顿时如潮水般涌来。黄文金望着渐渐合围的清军,心中万念俱灰。他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无尽的悲凉:\"天亡我也!\"说罢,他猛地拔出插在肩头的箭,将箭尖对准自己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