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秋菊见关子卖得差不多了,这才说道,“我近半年多以来,所作所为,自然都是为了金陵城的发展,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众人都点头,确实都承认这一点。
只因为陶大夫不仅对别人严格,对自己要求更是严格,日日为金陵城的发展殚精竭虑,大家确实都是看在眼里的。
“而修这些房子,自然也是为了金陵城的发展。”陶秋菊接着说道,“只是它们能不能助力金陵城的发展,还需要在座诸位的支持。”
然后便期待的眼神看向众人。
“哦?此话何解?”小徐县令按奈不住地问道。
“这些房子,都是打算卖的,卖来的钱,自然都是用于金陵城建,用于更多引入人口,用于发展民生经济,最终则是支撑金陵城的越发繁荣。”陶秋菊直白地解释道。
尽管她把话拔高了很多,但是此话一出,众人均是露出恍然神色。
说这么多,不就是要卖房嘛。
再转念一想,需要我等的支持,莫非是要卖给我等?
想到这一点的人,不禁又再次望向陶秋菊。
-
(二)卖房//
“啊?卖给我们吗?”又是小徐县令最先问道。
“只是不知道作价几何,这房子倒是不错,真卖的话,我倒是想买一座的。”他继续说道。
边上的刘主簿,不由得暗暗为自家县令叹息,实在是这话一问出,岂不是擎等着人陶大夫开价嘛。
既然是卖房,哪里有这样直接表露购买意愿的,这让后面的人还怎么还价。
一时不禁都要怀疑是不是他家县令,提前和陶大夫串联好了的。
小徐县令:我冤枉啊,我就是看房子不错,就想买的啊。
陶秋菊却很满意他的配合态度,笑着说道,“既然是为了金陵城的发展,自然不能卖得太便宜了,相信金陵城要是发展好了,这房子肯定是会不断升值的,诸位要是买了,那就是妥妥的赚到了。”
她一顿画起饼来。
“所以到底是卖多少钱嘛?”小徐县令问道。
陶秋菊伸出三根手指,“三百两一座。”
小徐县令还没有出声,边上的刘主簿直接惊讶地叫出了声,“三百两?!这也太贵了吧?!”语气里全是不可置信。
“扬州买这么大一个宅子,也就不过三四百两吧!”他补充说道。
言下之意就是这里可是金陵,凭什么能卖这么贵啊!是不是抢钱啊!
可是在陶秋菊看来,就是因为这里是金陵,所以才能卖这么贵,甚至还能更贵。
只是她担心现阶段还卖不出去,便没有提价。
“我相信若干年后,金陵城将会比扬州城更为繁荣,所以三百两一点都不为过。”陶秋菊笃定地说道。
下首众人,包括小徐县令,都不禁露出满脸不信的神色。
你说别的大话,我t们都能勉为其难信一信。
可是刚才这话,你自己听听嘛,它像话嘛,众人此时都是这个心态。
就连她的忠实追随者吕管事,心里都是不信的。
毕竟扬州城可是王都啊,金陵城最多发展成个州府,更别说现在州府都不是。
陶秋菊见大家的神色都是质疑,没有多解释。
毕竟她说的可是大大的实话,只是现在阶段,任由大家想破脑袋,都想不到有一天会有那样一天,所以她解释太多都没用。
“我是这么坚信的,我们作为金陵城建的领头人,我希望大家都是有这个信念的,我相信徐公也是乐于看到我们这样想的。”她直接说道。
在场的都是徐家的忠实追随者,她直接搬出了徐温。
众人还能怎么说,难道说你爱信你信,反正我是不信的,不敢说不敢说。
陶秋菊没再耽误,喘了口气继续说道,“所以我愿意掏出全部身家,认购两座,其余的就看诸位的表示了。”
下首整整十个人,转头互相看,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接这话。
实在是三百两,属实不是小钱啊。
他们一年的俸禄,差不多也就五十两左右。
这三百两,可是好几年的收入了啊。
现在在金陵城这边修这样一座房,最多成本不过四五十两,竟然加价这么多卖,属实太心黑了有没有!
可是陶大夫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且还带头如此做了,只说是为了金陵城的发展,众人不禁越发犹豫了起来。
最先接话的,还是小徐县令,“既然如此,我也认购两座吧。”
眼见着陶大夫都为了金陵城这样豁得出去,她说掏出全部身家,那自然是差不多全部的,毕竟陶大夫的家境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她相公和孩子们,可都还是在日日干活不歇的,不就是为了挣几个钱嘛。
她这样的家底儿,都愿意如此带头,那他正儿八经的徐家人,堂堂金陵县令,还有什么理由不认购。
而边上的刘主簿则是一言难尽,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您有这么多钱吗?两座可是六百两!”
这小徐县令虽然俸禄不少,但是他没有别的灰色收入,全靠这点俸禄,花钱素来大手大脚,还要时不时贴补衙役和百姓,属实是个月光族。
刘主簿管着县衙各项事务,自然很清楚他这一点。
听了他这个问话,小徐县令不由得一噎,“我可以写了信让家父家母送过来!”他连忙说道。
其余众人不禁嘴里发苦,你可以啃老,我们可都是家里顶梁柱,属实没有老可以啃啊。
不过已经这个份儿上了,众人已经知道没有退路了。
只得咬着牙纷纷答应认购,每人就认购了一座。
陶秋菊见他们面容苦涩,不禁宽慰道,“你们现在觉得心疼不值得,相信今后你们都会感激我的,这里地理位置好,今后肯定不止这个价,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然后便不再管众人如何想,开心地拿出一早就准备好的条子,让众人赶紧签字画押。
还贴心地给每人五天筹钱时间,五天后便需要拿着钱过来办理正式契书了。
陶秋菊满意地带着众人回去县衙,今日的任务圆满完成,一口气儿卖出去十三座。
其余的十七座,她另有它法,自然都给卖出去。
这个事情,她确实是借着自己的身份优势,给大家施加了压力,属实有点强买强卖了。
但是她一点都不愧疚,一方面是知道这些副官和管事们,随便谁都有一些外财,属实不是纯靠着那点俸禄过日子的。
随便哪家都不止三百两的积蓄,掏出三百两是有点心疼,但不至于拿不出。
另一方面,她从始至终没有说谎的是,这里的房价今后肯定是会涨翻天。
毕竟金陵今后会成为比都城,可是比王城还厉害的存在。
而修房子这处,更是金陵CBD和交通要道,妥妥的绝佳位置啊,还是永久产权,属实是划算得很,今后想买估计都买不到。
今天这些在场的,都还是她精心挑选了的,是她比较满意的人,这才叫了来给了这个发财机会的。
别的人她还不稀得叫呢,所以强买强卖起来没有一点心理压力。
只要这三十座都卖出去,她一次性就能回收整整九千两。
对于个人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而对一个城市而言,属实不算多,但是好歹也可以用一段时间了。
况且这次建房卖房,还只是个试水开始。
后续随着城市的发展,她还将持续通过这种方法,回笼资金。
所以对于现在落户城里的,都是不再分配了宅基地,这金陵城所有地皮,都需要掌握在官府手里,全部另有他用。
这个思路,便是现代常见的土地财政。
即地方政府通过卖地皮的方式,得到财政收入。
她知道这种方式有很多弊端,但是衡量再三,她知道这是对现阶段的金陵城最好的选择。
而五天后,她又叫来了另外一拨人,解决起剩下的十七座四合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