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呢
纪元是想要体面,还是想要真相。
那边活佛们不敢再喂丹药,决定去做法事。
眼看又一场法事要开始,皇长孙已经站在纪元身边,低声道:“纪大人,你不想拆穿这些骗子们吗”
十六岁的皇长孙,满脑子都是拆穿这些骗子们!
不能被蒙骗!
纪元回道:“为了皇上的体面,不能拆穿。”
纪元说得坦荡,皇长孙反而没话说了。
可这份体面,真的重要吗
纪元却又道:“只怕太子殿下也信,那就不好了。”
纪元说这话是非常合适的。
在所有人看来,他从头到尾,都对这些秘佛,对这些丹药是不信的。
还有河辉国那个传说,他也一直在质疑。
皇长孙不疑有他,却被纪元最后一句话点醒。
他原本还在犹豫。
皇上的面子确实有些重要。
所以他只是在私下问纪元。
但要是问他,皇上丢面子重要,还是父亲也被蒙骗重要,他肯定选择他爹。
而且皇爷爷丢面子而已,又有什么了。
皇长孙似乎下定决心。
一定要拆穿活佛们的“阴谋”。
皇长孙目光一转,把玩着腰间的刀剑玉饰。
纪元却已经闭口不谈。
纪元再回外殿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向他,纪元稍稍摇头,虽然什么都没说,但又什么都说了。
所有人都在等待。
等那个一定会来的结果。
所有人都有点茫然,又觉得这一刻似乎早就该来了。
再听着里面做法事的声音,大家都知道,过了今日,天齐国的天就要变了。
甚至可以说,长久笼罩在京城的阴霾都要散去。
有些人甚至在心里想。
这一日,似乎终于来了。
不过丹药的事情,为什么没有揭发
还是说,不想在老皇帝临死前,把事情闹得那么难堪
这是有可能的。
算了吧,人都要死了。
不提那些过往了。
真的不提了吗。
纪元随便找了个凳子坐下,外殿也点了炭火,此刻也不冷了。
等着看戏吧。
纪元闭上眼,似乎在休息,也似乎在等消息。
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
他其实在想,消息在九月十月送出京城,滇州府程教谕他们,收到快马加鞭送去的急报了吗。
老皇帝都要死了。
他们知不知道程家已经平反了。
路途远竟然也有这个好处。
上个好消息还没消化完,下一个好消息就在路上。
化远四十四年,大年初一。
滇州府,宁安州,程家。
程家大老爷跟程二老爷又在一起过年。
这是程教谕一家在宁安州过的第二个年。
今年程家房子比之去年大了些。
程亦珊是州学主事,加上开的书坊开始盈利,便把自家扩建了一圈。
程大人如今精神反复,眼睛却是好了,所以家里的扩建交给他,既不用出门,也能做事。
所以两家人住在这,一点也不觉得拥挤。
两家人显然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甚至有定居在此的打算。
不管外面风风雨雨的,他们程家,也算有落脚的地方。
过年期间,各家的事情都少,皆是在院子里闲聊。
宁安州的气候温暖,冬日上午的阳光格外温暖。
“急报,急报!”
程亦珊看了过去。
今年大年初一,什么急报,要在这会送过来
程教谕也觉得奇怪。
程大人脸色变得异样,整个程家的精神都紧绷起来。
这些年里,他们听过太多坏消息。
这次又会是什么
程亦珊倒是笑:“如今不管是什么,倒是都能习惯了。”
习惯。
多无奈的话。
不过她倒是乐观。
送信的信使看到程亦珊,连忙行礼。
这位可是州学的主事,厉害着呢。
随后看到程教谕,这才意识到还有其他官员在这。
信使得了上头的银钱,上头说务必加急送到。
所以一路上,大家都不停歇,无论哪里的信使,都是全力送出去的。
“是给程大人的急报。”
“你们快看看。”
程大人。
程亦珊的父亲抬头,眼神写满惊恐。
又是他。
这次又要做什么。
因为过年带来的平和气息,让程大人又处在崩溃的边缘。
程亦珊代劳拆开文书。
不管是什么,她都能接受,她都能接受的。
程亦珊咬牙,她的双手不说粗糙,却也没有之前那样细腻光滑,但仔细看的话,带着一种不一样的光泽。
这是一双漂亮的,做事的手,连手指上因为写字带来的薄茧都是那样让人目不转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