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专访,戚昊和安风就是走一遍红毯就进去了。
灾情期间,也不好太过于高调。
他们进去的比较晚,进去之后和大家客套一番,就开始安排桌位了。
芭莎自然不会拒绝戚昊的要求。
他和安风坐在主桌之一,安风的另一边是和戚昊无关的女企业家。
戚昊的另一边是……
雷钧!
鱼儿上钩了,而且上的有点快啊,居然“偶遇”到芭莎慈善夜来了。
戚昊想要投资小米,自然不会主动找上门,拿着钱敲开雷钧的办公室。
投资跟泡妞一样,你不能太主动。
太主动的话,在谈判的过程中就会受制于人,还会助涨目标的野心,让目标觉得自己特别值钱,配得上更好的人。
然后就把你给踹开了。
所以,戚昊让人安排了一场戏。
有人在有雷钧朋友的场合放出了消息,说东昊创投目前资金充裕,有计划投资一批初创企业。
东昊创投在圈内属于传奇VC投资机构。
倒不是说它规模多大。
大部分VC投资机构都属于私募基金,把很多人的钱汇聚到一起,然后由专业管理团队帮忙打理。
而东昊创投不一样,它独属于戚昊一个人。
而这样一个看似不太可能发展起来的风投公司,在短短十年时间里,成为了企鹅、茅台、新浪、苹果、比亚迪等多家企业的股东,总资产达到了数十亿之多。
其目光之精准,让圈内不少人称呼戚昊为“小巴菲特”。
一听说东昊创投有投资计划,不少人就动了心思。
雷钧从朋友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也来了精神,他在互联网行业人脉广泛,连企鹅、阿里、网易都曾经求助于他来介绍投资。
所以,他的融资目标就不再是为了这方面的资源。
他更看重资金的风险,还有公司经营的决策权。
戚昊的资金都是他自己的,投资的企业也一个比一个健康稳健,自然不存在风险的问题。
至于第二个原因,也不得不防。
张朝阳、王志东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前者差点被扫地出门,后者直接被扫地出门。
商界波谲云诡、暗藏玄机,企业创始人被踢出局也并非什么新鲜事。
创始人若想在今后不被踢出局,在创建公司的那天起就要做好种种缜密的准备,如切实掌握对公司的主导权、实行双重股权结构、把握好融资的节奏、争取个人投票权等等。
雷钧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他把公司的股份分成了AB股。
要的就是一个不被钳制的效果。
他决定只找圈内风评好,不会等到公司发展好了之后就想着摘桃子的风投公司。
东昊完全符合他的条件。
这些年,大家很少会听到东昊创投的名字,如果不是最近这家风投公司越来越被人关注,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存在呢。
连听都没听说过,那自然不存在干涉投资目标经营的问题。
被他投资的公司可能都觉得委屈。
特么的,这么多年下来,就没问过公司的死活。
我们做牛做马替你的身家添砖加瓦,你连一句鼓励的话都没有。
再加上东昊创投已经形成了跨越互联网、酒业、手机、汽车等多个领域投资的投资生态,进一步成了雷钧的完美目标。
他也不耽搁,先下手为强,后下手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耽搁久了,雷钧担心戚昊的钱被别家给拿走了。
不是他自己没钱。
雷钧纵横江湖十多年,失败过也成功过,妥妥的互联网风云人物。
他以金山软件有限公司总裁兼CEO而著称。
从1999年至2007年上市,在他的带领下,金山共准备了5次IPO,香江创业板、国内主板、纳斯达克、香江主板,在各地资本市场都走了一圈。
直到2007年10月9日,在经过长达八年的上市准备之后,金山终于在香江联交所上市。
发行价3.6港元,开盘价3.9港元,收盘于5港元,涨幅为38.88%。
按照收盘价计算,金山市值超过53亿港元。
造就了中国最大的程序员富翁群之一。
金山董事长求伯君占20.7%股权,身价突破10亿港元。总裁兼CEO雷钧占14.9%,身价接近8亿港元。
当然,这几年金山软件的股价一直疲软。
今年一季度金山总营收2.457亿元,较上季度大幅下挫18%,净利润8970万元,同比下挫11%。
快跌两成了,股价可想而知。
财报发布次日,金山软件股价大幅下跌-11.9%,创出近期新低。
单价都不到两块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