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II
原来于禁下达的是撤退命令。
连撤退都能保持如此高昂的士气和如此紧密连贯的阵型。
既能有效防御偷袭,又可以随时的把后撤变为进攻阵型。
袁军果然是虎狼之师。
张卫觉得,自己连一丝追杀机会也没有。
IIIII
IIIII
于禁在关下摆出这种阵势,一方面害怕张卫派兵追杀,另一方面想吓唬吓唬他。
于禁在阳平关下,转了一圈,就知道无法攻破。
果断的感到,应该撤回来,从长计议。
张合同他的想法差不多,要攻打阳平关,必须有个万全之策。
不然白死人,一点成果也看不到。
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按兵不动,禀报主公。
得到的回复是,原地待命,严加防御。
IIIII
IIIII
张卫及时赶回来了,出乎我的意料。
事情复杂了。我和郭嘉一路上也看饱了危峰兀立、高山深涧、重峦叠嶂。
对于于禁和张合报告的凶险,丝毫也不怀疑。
一面命两人待命,一面快马加鞭的赶来关下。
IIIII
IIIII
大队人马两天后赶到,路上顺便解决了氐人的威胁。
派张南、辛毗将兵十万,把武都、阴平境内的氐人西迁至扶风、天水一线。
免得日后再来掣肘。
IIIII
IIIII
听了张合于禁的回报,我和郭嘉觉得有必要去阳平关下看看地形。
午时刚过,带着张合文丑、于禁、高览、周仓、张绣、张燕等来到阳平关下。
IIIII
IIIII
一座座缺少植被的,从上到下裂开的犬牙般尖利的山峰,举目望去,都是巨大的石壁高耸入云,目光所及全是黑色的岩石。
空气是冰冷的,在山谷间弥漫着。苍鹰和秃鹫展开双翼滑翔,落在山峰尖尖上,变成个小黑点。
IIIII
IIIII
冰冷孤寂的山麓上,散落着几株突兀森郁的松柏。
它们不怕高把根扎在危岩的缝隙中,身子扭的像盘龙柱子。
这就更加增添了大山的诡异和死气。
IIIII
IIIII
阳平关东临险峻谷沟,西北两面连峰接崖,
根本看不到边际,山与山之间底凹处,如同桥,连接着两侧的峰峦。
而南面是羊肠盘山道,数里有余。根本无法展开兵力。
张卫在关两侧的阳平山上处处设防,修筑堡垒,把一切可以突破的关口都堵死了。
IIIII
IIIII
于禁指着连绵起伏,陡峭险峻的阳平山不禁叹道:“如此险峻,若不用计,只怕无法取胜。”
IIIII
IIIII
张绣道;“我军胜在人多势众,而这也正是缺点。人多吃的就多,粮食不够用。阳平关不好攻,还不如攻打阳平山两翼的营寨。”
IIIII
IIIII
郭嘉不说话。张绣又道:“丞相给我三万兵,明日攻打左侧营寨试试看,总不能坐以待毙。”
周仓憨笑道:“不如南北夹攻,我引一路军攻打右侧。”
IIIII
IIIII
郭嘉还是沉默,望着峰峦沟壑发呆。
IIIII
IIIII
“回去再说。”一带马缰,我转身离去。
心里想着,怎么老天还不下大雾呢?
IIIII
IIIII
回到大营,我趁着没人的时候,试探郭嘉:“是不是让张绣和周仓,先去攻打一下试试。”
郭嘉道:“眼下的办法,只有绕到阳平关侧翼的定军山,从后面打一下,才有胜算。”
我心想,这倒是和曹操的想法不谋而合。
IIIII
IIIII
“奉孝已经有了计策?”
IIIII
IIIII
郭嘉道:“让张绣和周仓去攻寨,要保存实力,不能硬来,受挫了就回来。
每天攻打两到三次,连续十天。让敌人松懈。而后——”
他看了看我笑道:“而后撤走。引敌军主力来追,我军于半路劫杀。另外派张燕帅一路军绕过阳平前往定军山扎下营寨,威胁阳平和南郑,张鲁一定会调动兵力顾此失彼。我军有机可乘了。”
IIIII
IIIII
郭嘉这条计策和曹操差不多。
只是比曹操想的更加周到完备。
不过此刻还不是时候。
我点了点头:“再等等——”
郭嘉道:“等什么?”
IIIII
IIIII
“等到我军粮食吃完的时候?”
IIIII
IIIII
欣喜的站起来,郭嘉道:“这样也好,张卫更加深信不疑的来追赶了。”
这一等就是三十天。
九月中,深秋,露冷。
IIIII
IIIII
寒霜布满城头,冷风呼啸穿梭在群蜂之间。
万物枯萎,生气尽绝。
夜晚的雾气越来越浓重,这一夜重的连秋风都拖不动了。
IIIII
IIIII
所有的大将都失去了耐心,请战的人,络绎不绝。
IIIII
IIIII
“是时候了。”我召集众将开会。
郭嘉都有些沉不住气了;“主公打算怎么办?”
我笑道:“就按你说的做,诱敌偷袭。”
郭嘉道:“我已经看过天象,明天应该有场大雾。不便行军。”
我笑道:“就是这场大雾才好呢。我们可以换上汉中兵的衣服——”
郭嘉恍然:“妙哉。”
IIIII
IIIII
我将佯装撤退的计策,跟众将说了一遍。
郭嘉吩咐田银、苏伯、蔡阳在前方二十里外的鸡鸣谷中埋伏下一万人马。
“我军撤走,敌兵必来追赶,鸡鸣谷道路狭窄,大雾中无法前行。敌兵必定在那里扎营。你三人趁势杀出,务必全歼。”
IIIII
IIIII
又让张燕、廖化、周仓、程银率军三万,穿着汉中兵衣服,打着张鲁旗帜。
趁着大雾绕路攻打右侧杨昂驻守的营寨。
我记得,三国演义上说过,最后坏事的,就是这个杨昂。
不找他找谁。
IIIII
IIIII
分派完毕,第二天,雾色渐淡。
袁军停止攻城。
午后,故意扬起号角,鼓噪着拔营撤军。
都说是粮食吃尽了,不得不走。
早有军中细作,报入城中。
杨昂的营寨,离袁兵最近。
一看袁兵仓皇撤退,寻思着是立功的好机会。
便整顿兵马,在寨中观察,等待时机,前去追杀。
张燕和廖化等早就率领一军潜伏在沟壑中,等着夜晚雾色浓重,绕到右侧攻寨。
IIIII
IIIII
黄昏时分,雾色渐浓,杨昂,见袁兵主力已经撤走,后面的全是武器粮食辎重,心生贪念。
集合了五寨兵马前往追赶。想要抢劫。
IIIII
II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