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家门口起来后,年长许彦略略思忖了少许,很快抬脚重新踏上了小路,朝着村子最东边的一户棚户走去。
他知道那地方,还是多亏了他妈,杨春兰。
具体哪一年,他忘记了。
只记得连续好几个清明节都下了连绵阴雨,可唯独那一年没有。
因为临时有急事,他在山上没停留多久,就先急匆匆返回。
晚上处理完事情,回到家,几乎一踏进家门,都能明显感觉到气氛怪怪的。
再转眸看他妈,全然阴沉着一张脸,坐在堂首一言不发。
询问以后弄清楚原委,原来他先下去以后,没多久他爹妈也跟着下了山。但是下到一半,他爹忽然有点记不清火有没有扑灭,毕竟周围都是山,一旦留下半点火星,后果都是无法想象和承担的。
因着两人都无法肯定,只能从原地折返回去。
谁料到,火种完全扑灭了,同时还在现场抓住了两个小贼,两个男孩子,大的7岁,小的5岁。
到达的时候,两个人正拿着祭品往嘴里塞,大概是饿得很了,嘴巴全都鼓成包。他妈当时一看就火了,没忍住直接发了脾气,毕竟辛辛苦苦做出孝敬祖先的,结果全被他俩祸祸了。
幸而准备的东西有多的,他爹出面将那些东西给了俩小孩儿,自己又给老祖先重新换了备份。
不过,打那以后,他妈每回去一趟,都要打听那两个小孩儿的情况。
比如,俩小孩儿亲爹走后不久,他们妈妈就改嫁了,留下他俩相依为命,全靠村里人施舍。
又比如,村里谁家丢了鸡,谁家丢了菜………她怀疑同两个小孩儿脱不开关系,毕竟以前就没有过。
再后来,两个小孩儿长大了些,尤其是大的一点那个,在村里帮忙做活儿,以换取粮食养活他自己和小的那个。
整个村子里谁的消息最灵通?
是那些经常凑在一起讨论别人家热闹的婶子们吗?
不,其实是村里的小孩儿,他们虽然年纪小,却也已经开始懂事了。对于家里的事情,父母可能不过随口一说,他们却牢牢记在了心里,然后转头在同自己小伙伴们玩耍时,可能不经意就讲了出去。
哦,对了,这好像还是………………
是幺幺,是她同自己讲的,猛得反应过来后,年长许彦的脚步明显缓慢了不少。
是触景生情吗?
所以,才会一遍又一遍,想起同她有关的事情。
过去几年加在一起的次数,好像都没有今天多。
太阳出来以后,温度升得剧烈,不一会儿,身上原本滴滴答往下淌水的衣服,这会儿已经有一小块被晒干了。
后面半程,他走得很快,差不多又用了十分钟,到了棚户。
在年纪稍大的那个孩子跟前,年长许彦没有掩饰自己的来意,直接掏出手上的手表递了过去,“防水的,国外的牌子,很值些钱。”
“或者,你要是担心我骗你,我也可以直接给你钱,只不过被水打湿了,你得自己晒干!”
说完,年长许彦以为那个小孩儿会提出第三种可能性时,手表被接了过去,“我要这个。”
说着,大概是觉着没有表达清楚,随即他又补充道:“我认识你,你在城里,村里都很有名!”
“所以,你没有必要骗我!”
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有了如此见识,年长许彦一时间心头有些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