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最喜爱的,便是云珠的这份知情识趣,他在云珠面前无需思索太多,不小心说了些什么前朝的事情,云珠全都充耳不闻,全不会为了各种考量将消息送出去,后宫中若是哪儿能让他放心地说上一两句前朝的事情,也仅永和宫一处。
在平定三藩的盛大喜悦下,礼部、宗人府、内务府很快便拿出了章程,于十二月二十五日举行了妃子们的册封典礼。
云珠此时已经怀胎三月有余,腹部尚且不显,针线房日夜赶工做出的妃位吉服,穿在身上整整好合适。
此次大典晋封妃嫔数量不少,且都是高位妃嫔,不是能够随意糊弄过去,内务府精益求新,尽心布置,礼部翻找文献,制定流程,宗人府翻出玉碟,细细记载。
在礼官的指引下,云珠身穿石青色凤凰翟鸟锦缎朝服,向着太庙、奉先殿叩首祭拜。
礼部侍郎手捧杉椟,椴木的架子上以金为饰,绘上云凤纹路,大红的锦缎铺在其中,锦缎上是十页重的金册、以及龟钮方印的妃之宝印。
云珠拜祭过先祖,恭敬地将金册和宝印接过,宗人府的宗正颤巍巍的将德妃.乌雅云珠这几个字记入皇家玉碟。
旭日东升,金光绽放,典礼既成,先祖为证。
封妃大典结束后,云珠很快便回到了永和宫中,此时的永和宫里,早已换了天地,不仅是内务府早早便送来妃位的分例,那些由于逾制而守在库房里的用品,终于也能摆放出来。
永和宫里,更显花团锦绣。
秋菊小心地帮云珠拆下沉重的发冠,又换上家常的衣裳。
云珠感觉身上为之一松,倚靠在罗汉榻上,抱着肚子感受动静。
这一胎云珠怀得很是轻松,全没有难受害口的时候,这一场封妃典礼,饶是考虑到云珠孕妇的身份,许多流程精简下来,依然繁琐复杂,但就这么一整天下来,云珠丝毫没有不适之感,这孩子真是乖的过分。
“真乖。”云珠抚摸着肚子,轻声夸奖。
“额娘,我也乖。”这却是听到云珠回宫,便甩开乳母过来的胤祚,云珠见着胤祚脸上不服气的神情,笑得宠溺,将胤祚轻轻搂在怀里,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胤祚也是乖孩子。”
说完,就见到站在一旁的胤禛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云珠笑了笑,用另一只手摸摸胤禛头上的发茬:“胤禛更是好孩子。”
血色漫上胤禛的脸,他别扭着扭过头,但笑意却从嘴角眼中遮掩不过的流露出来。
封妃大典后没几天便是过年,刚刚晋升过的这几人铆足了劲要将晋封后的第一个年办好,在热热闹闹中,康熙二十年走到了尾声。
康熙二十一年,也是以一连串的喜事开始。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康熙赐宴群臣,并赋诗一首,酒酣耳热之际,封安亲王岳乐子岳希为僖郡王。
二月,太皇太后七十大寿,阖宫欢庆,康熙在景山斋居,为太皇太后祈福。为庆贺太皇太后寿诞,宫中连续几日大开宴席,凡是王公贵族、八旗勋贵、高官重臣,在前朝庆贺,而王妃、郡主、福晋、诰命夫人们,则分着日子在慈宁宫里贺寿。
火红的珊瑚,尺高的玉雕,纯金的佛像,成山的珍珠,源源不断的珍宝流入慈宁宫中。
但这些贺礼,全然没能让太皇太后多看一眼,她甚至连眼皮都没有擡起,便让苏麻喇姑收进去了库房。
唯一让太皇太后看了两眼的,是盛京千里迢迢送来的从关外老家捞来的鲢鱼、鲫鱼。
太皇太后以全天下之人供养,鲢鱼、鲫鱼自是没有少过,但她总觉得,关内的鱼,差了些味道,经常想念关外的一切。
这次盛京送来的鱼,让太皇太后恍若回到了年轻时后关外的岁月,当即便吩咐给康熙送去一份,其余的由御厨收拾出来,这些鱼儿当天便出现在慈宁宫的饭桌上。
鱼肉甫一入口,太皇太后美得眼睛都要眯起来,她老泪纵横:“就是这个味道。”
云珠好奇地试了一口,感觉和平日吃得也无甚么大的区别,太皇太后吃到的,到底是鱼,还是她所忘不掉的以前。
陪着太皇太后用膳的康熙立时放下筷子,满脸愧疚:“皇玛嬷,孙儿拟携太子东巡,请您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