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矜言擡起头,笑眯眯的:“可真是稀奇,现在是三弟开始叫别人留点脑子了。”
楚知意一怒:“你——!”
楚矜言看看他手里的册子:“怎么,德妃娘娘又罚你了?”
“才不是,”楚知意像是被踩了尾巴,“本殿下就是来看看……看你的笑话!呵,这么个清水衙门,怎么,就已经看卷宗看得焦头烂额了?”
他昂着头走过去,随手翻了翻楚矜言案上的账册,被那一串一串的记录弄得眼晕。
“……都是什么破东西,不是吧楚矜言,到这了他们都欺负你?”
显然,在“不学无术”,尤其讨厌算数的三殿下眼中,被迫查阅满桌的账册,是比二十大板更要命的惩罚。
楚矜言笑着摇了摇头。
楚知意比他小三岁,是德妃所出,别看这名字文雅,却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
也是在皇城之中,可能唯一与他的关系不那么“恶劣”的“亲人。”
德妃与楚矜言的母亲曾是闺中密友,德妃年纪更小些,后来郑玉淑先嫁入郡王府为侧妃,到景元帝登基时,德妃也正好到了出嫁的年龄,便成为了当年第一批入宫的嫔妃。
郑玉淑出事的时候,德妃就是唯一肯真心为她说话的人,还因此也受到皇帝申斥,后来事情闹得越来越大,还是郑玉淑亲自传话,叫她学着明哲保身。
德妃与她儿子一样,算得上天真烂漫,没什么心眼,却也因此受宠了多年。楚矜言从小到大,他们母子在冷宫最艰难时,亦没少受这位“姨母”暗中照顾。
楚知意看到书册就头痛,却天生神力,在武学一道上是难得的天才,还未束发时,便在秋猎上独自猎得一只大虫,甚至与南衙禁军统领比武,险胜半招。
即使其中有对方刻意相让的因素,也足够证明他的优秀了。
当时皇帝龙颜大悦,称他为“吾家麒麟儿”,赏赐金辂双璧,并金口玉言,一待成年,便让三皇子统领一军。
楚知意是春风得意的少年郎,生活中最大的苦恼,就是楚矜言这个“别人家的孩子”。
德妃素来溺爱孩子,楚知意不想读书写字,她也从不逼迫,可是每次悄悄去看闺蜜,又见闺蜜的儿子昨日学了什么,今日写的字有多好看,回去之后就满脸羡慕地跟自己的儿子念叨,当然,也不忘叮嘱他,千万不要说出去。
楚知意听得咬牙切齿,因此从小生活在那位几乎不曾谋面的二哥的阴影之下,却连苦闷都无人诉说,因此怒从心头起,暗自决定跟楚矜言不共戴天。
首先,从直呼他的名字做起!
其实,景元帝不曾把楚矜言看作儿子,整个皇城,也没哪位皇子公主真心把楚矜言视作兄弟,只有楚知意,是因为这个理由才不叫他“二哥”。
楚知意冥思苦想,终于想到一件能用来奚落楚矜言的事。
“你不会还没听说那汝阳公主的事吧?要是她看上你可怎么办——你这家伙,虽然现在是个弱唧唧的酸书生,长得倒是还可以。”
不等楚矜言回话,他便得意洋洋道:“待我三年之后执掌大军,你若是在公主府被欺负了,还不是得找我撑腰?”
言下非常期待,好像已经看到了那一天。
裴几道愤愤不平地撇撇嘴。
楚矜言不动声色地顶了回去:“我倒听说,公主殿下素来偏爱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想来还是三弟更合口味些。”
楚知意跳起来:“……你胡说!”
楚矜言差点笑出声,拿笔在干净的纸上记了两段,头也不擡地问他:“你究竟来我这清水衙门打什么秋风,待会儿天晚了,没完成德妃娘娘的任务,我可不帮你遮掩。”
楚知意老大的不情愿,忸怩片刻,将手中的本子仍在楚矜言案上,恶狠狠道:“母妃要我找你看看这篇文章——”
他见楚矜言挑起眉毛,飞快地又加了一句:“要是敢刻意挑刺,你就死定了!”
“……”
楚矜言还没看内容,那本子摊开着,首先就被毫无规制风骨的字体辣到了眼睛。
其实,楚矜言默默地想,德妃娘娘真的不如放弃吧。
可他还是把本子拿起来,又指使裴几道去给小祖宗倒茶。
然而,就很突然的,他面前突然飘过一条弹幕。
【其实三皇子也蛮可爱的哦……真不舍得他早夭,若是能活过成年,也会是周朝威风赫赫的少年将军吧!】
楚矜言手里的笔,咔嚓一声折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