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失望也不会太过悲伤。”
闫晚唱完下来,台下热情鼓掌,歌手也不由赞叹,“如果这不算美丽的歌喉,那我也该换份工作了。”
闫晚失笑,哪有这么夸张。
一起来的伙伴们也是第一次听她唱歌,感觉十分新鲜,她落座后,有人指着群里的视频说,“刚刚你唱歌我录了一段,唱得真好,你要发朋友圈可以自取。”
闫晚有些惊喜,截取了一段向朋友圈汇报自己的行踪,出来玩不发圈,那旅游将失去一大乐趣,这都是她老了以后拿来回忆的,有趣的事情她都要分享。
大家玩了几天,她的朋友圈就更新了几天,云时每天睡前雷打不动地浏览她今天去了哪,做了什么。
他也成功知道,大合照被他怀疑过的那个男人果然也参与了这次旅游,并且这几天发了三次合照,这个男人都“恰好”站在闫晚身侧。
云时磨了磨后槽牙,上周替她出去旅游有多开心,现在就有多焦虑。
为什么他才17岁,还没到可以独立,可以和她告白的年纪。
好烦。
他开始为未来感到焦虑了。
自从云时开始自己上下学之后,为了错开高一高二放学的时间,减少等车时长,他和几个同学商量好在放学后互相补课到下午,赶在高三放学之前离开,这样下来,他周六回家时间变晚了一些。
不过四月的月考成绩出来,各有各的进步,补习也初见成效,他们各自的短板学科都有提升。
班主任对此很欣慰,甚至私下里发消息给几位家长们夸赞他们几个。上次成绩出来之后,闫晚以云时姐姐的身份加入班级家长群,这次也收到了来自班主任的消息。
看完信息,闫晚不知道该说欣慰还是什么。
上进是好事,但云时每天都在埋头苦读,好像又失去了很多快乐,闫晚坚定地认为,生活不能只有学习,也应该有娱乐放松。
五一小长假要来了,学校周日全校补课,下午四点附近全校放学,云时拒绝了闫晚来接自己放学,和同学们一起收拾书包走到地铁站。
等地铁的时候,云时习惯性打开手机,连上耳机开始听英语,这段时间下来,他的听力和词汇量大幅度提升,利用每一个空闲时间背单词记语法,早自习和睡前都按顾琰说的努力跟练发音,英语进步最大。
之前认识的蔡娇娇同学刚好化学这门课在全校能排进前三,在顾琰的三寸不烂之舌下也已经加入他们的补习小组,云时的化学总算有人帮忙开小灶。
云时没有和闫晚说过自己在学习上付出的加倍努力,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当下必须做的,想要尽快独立,就不能事事依靠闫晚。云时希望可以靠自己的方法去获得一个想要的结果。
他在笨拙地融入这个社会的同时,也在慢慢地提升自己。
快到家的时候,云时摘掉耳机,打开门,拿出拖鞋弯腰换鞋。
闫晚一听到动静,火烧屁股似得从沙发上蹿起来,“小时,走,我们出去吃饭。”
云时看了看换好的鞋子,又看看冲到近前的闫晚,有些呆呆的:“去哪里吃饭?”
闫晚夺过他手里的书包,推着他往房间走,“换衣服,去把校服换了。”路过沙发的时候还顺手把书包甩了过去。
走到云时房间,闫晚拉开衣柜给他搭配,最近天气已经转暖,闫晚选了去年买的那件深蓝色卫衣和一条黑色裤子递给他,“给你三分钟,换好衣服我们出发。”
云时一脸摸不着头脑,心里还惦记这个刚刚没解开的一道物理大题,“可是......”
闫晚打断他,“没有可是,快换衣服。”
云时咳了一下,“可是......你站在这,我现在换吗?”
闫晚反应过来,往外走,嘴上也没闲着:“我能稀得看你吗,没有六块腹肌我都不爱看。”
云时无奈叹气,脱了上衣摸摸自己的肚子,好像......是没有六块,但他已经很努力了,自从除夕那天知道她喜欢有腹肌的,开学了每天晨跑都没落下,体育课也没和其他学生似得在校园里乱逛偷懒,而是跟着顾琰学习打球,顾琰都说他进步很大。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腹肌它就是很难拥有。
也许他需要和顾琰请教一下这个问题。
直到换好衣服,云时也不知道今天闫晚哪根筋不对,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要带他出去吃饭。直到坐到车里,闫晚才告诉他,“我们出去买点东西,顺便吃个晚饭,明天五一假期第一天,带你去春游。”
云时觉得很新奇,他从来没有体验过春游,小时候在课本上见过这个词,但是他们学校是不会组织这样“无用”的活动的。
大多数时候,孩子们不是在田间地头乱跑,就是在学校上课,或者帮家里干农活。一旦成绩太差跟不上,可能家长们就希望孩子辍学,为家里提供劳动力,减轻压力了。
云时很幸运的拥有开明的爷爷奶奶,即使在家里穷的吃饭都快成问题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让他放弃学业,而是鼓励他认真学习,两位老人从始至终认为学习可以改变命运。
也许学习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吧,他就这样一路跌跌撞撞,学到了初三。那天村里来了一个很好看的老师。
从此云时的人生轨迹开始改变。
哪怕是此后短短两三年,他先后失去了奶奶和爷爷,经历了人生剧变,仍旧拥有上学的机会。
闫晚是上天给他苦难生活里的一把糖,也是他在陷入绝望之前救命的绳索。她不仅让他继续念书,还能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地去拉他一把,让他知道人还能有各式各样的活法,不仅仅是在黄土地里挣扎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