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长安发兵是大事,苍如松带兵候在朔方城下亲自迎接。
远远看去,能辨得闻字旗招展,浩浩荡荡的大军连成一线,延伸出很远。
“将军,国夫人!”苍如松跳下马,拱手道。
“干得不错。”闻岱擡头眺望城墙,满意道。
故人相见,无需太多寒暄,匆匆一眼,闻岱便能看出苍如松身后兵强马壮,城墙上防线也整齐,颇为欣赏。
苍如松笑出一口白牙:“都托赖将军教得好。”
“少来奉承,”闻岱笑道,“你也是做将军的人了,庄重些。”
“那可不行,”苍如松摇头,“我永远是将军麾下亲兵。”
边说话,苍如松边将他们往城中引,边说,边擡手指着高大城墙,一一介绍:“城墙都改建过一次,拿上好的石板混糯米浆糊,火炮都打不穿,北边那片的城墙还要高,且现在城墙向外扩展了好大一圈儿,守军也配了火器和重甲。”
舒宜点点头:“怪道我看到处都不一样了。”
“到了城里,不一样的地方更多!”苍如松对两人行个礼,“属下先去后头看准备得如何了,这就派人来带将军入城。”
张小乙是个小兵,才十七岁。他虽年纪轻,但是资历老,三年前投军,因着一股杀敌不要命的勇悍,被编在苍小将军的先锋队中。
今日他站在城墙上守备,望着城下黑压压的大军,一股兴奋从心底油然而生。
闻大将军和楚国夫人来朔方了!
那可是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和朔方谁人不晓的女菩萨。张小乙就是朔方人,打心眼里崇敬这两位大恩人,可惜只能站在城墙上远望,要是能亲眼看一眼,干什么都值了!
小队长大步踏上城楼,随手一指:“下头人手不够,小乙,你过来帮忙!”
“是!”
张小乙到闻大将军与楚国夫人面前行过礼,努力昂首挺胸,眼睛都不敢乱看,生怕出什么纰漏,给苍将军丢脸。
还是闻大将军沉沉笑了一声:“起来吧,劳你带我们入城扎营,看看沿路布置。”
张小乙兴奋得满脸通红,赶忙点头。
有一道极其好听的女声问:“城楼上这些炮台,都是铜铸的吗?”
想必这就是楚国夫人了,张小乙清了清嗓子,道:“是,是黄郡夫人下令,叫矿场和火器坊的人调了工匠来,每面城墙上都有,还特意派人来教我们怎么用。”
“这边,”他伸手介绍,“特意将出入口和台阶转弯造得大了,方便擡火炮和其他守城器械上下,城里的道也扩宽了一倍不止,原本马场的马不好进城的,自从翻修之后,马匹进出、辎重运输也都方便不少。”
舒宜点了点头:“黄郡夫人操劳良多。朔方变化太大,我险些都认不出了。”
从城墙到城内道路,统统来了一场翻修,守城器械和兵马更是鸟枪换炮。
张小乙不无自豪地一挺胸膛:“是咧!远不止这些,您要是去城中心看,变化更大。”
“城中心现在何处?”舒宜问。
“不在原本的地方了,现在更靠近北边,”张小乙道,“毕竟靠近矿场、冶炼厂和火器坊,多少人都在那边做活,靠近厂区,各类小商小贩也都过去凑热闹,有一片可繁华的街,过节的庙会也在那。还有不少学堂,也设在那边。”
如今几人已慢慢入城,舒宜看得道路两边欣欣向荣的景象,认同道:“这三年,你们做了不少事情。”
闻岱看着舒宜颇触动的脸,无声微笑。
“国夫人和大将军对朔方恩重如山!”张小乙一脸认真,眼眶都有点红了,“我就是朔方人氏,那年朔方城破,随家人流离,侥幸未死,听闻将军夺回了朔方,这才敢回家来。国夫人让我们做工,给我们一口饭吃,还分地分田,我们就是万死也难报道其万一啊。”
闻岱放缓了神色:“你家人都还好?”
“阿娘和阿兄都失散在乱军之中了,弟弟也夭折了一个,好在现在都过去了,”张小乙红着眼眶吸吸鼻子,“我阿耶在城外杜翁的实验田干活,阿嫂学了算术,在矿场找了份工,能养活小侄子,其余几个弟妹都在学堂。如今朔方的孩童进学都免费,我和阿耶的工钱养家中几个绰绰有余。阿翁说打算明年再盘一亩地,凑些钱给我说亲。”
“那就好,”闻岱认真听完,道,“你阿耶辛劳半生,平日记得多回去看看他。”
“是!”张小乙恨不能将闻岱每一句话都刻进心里,可惜一路不长,他引着他们到了准备好的营地外,就得回城门复命了,“小乙谢过闻帅、国夫人!”
闻岱一摆手,让他自去。舒宜上前去,与迎面而来的黄盈撞个满怀:“黄郡夫人日理万机,竟也来迎我!”
“你就别寒碜我啦,”黄盈爽朗地笑道,“现如今,哪还要比长安拨来的兵马更重要的事呢?”
黄盈与闻岱打过招呼,引着他们看这座阔大的军营:“还好朔方别的不多,就是地多,特地拨的地儿,莫说但这一拨兵力,就是再多三倍也放得下,怎么样,不错吧?”
舒宜感叹:“何止不错,比起四年前,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刚收复朔方时,处处焦土,片片废墟,人丁也凋敝,哪还能想到有今天?
“还是大将军和国夫人打的好底子,后头才能这么顺畅。”
“我看咱俩就别夸来夸去了,”舒宜笑道,“说正事吧。”
谈及正事,黄盈脸色便是一肃,十分精干:“陶都护在威远,那边的棉花实验田收成很好,他过去监督着收获。朔方、乃至整个北地的兵器、马匹、粮草也全供你们调用。”
舒宜和黄盈交谈,闻岱在一旁静听,只偶尔插两句话,虽话语不多,但句句扼要。
黄盈带着他们游览了一圈营地,末了道:“好了,我先回官衙办公,日后若是练兵相关,便付闻大将军,后勤和火药相关,便付国夫人。”
“好,”舒宜答道,“不过我们只有今冬在朔方秘密练兵,明年开春闻大将军出兵,我也得去西域坐镇,到时候朔方的后勤还得交托给你。”
朔方如今是交通干线上的重要枢纽,又涉及军马、兵器,万万不得有失。
“放心吧,”黄盈道,“除了我,还有我府中幕僚呢,别看她们是女子,但个个都是有本事的。”
兵器和粮草刚运来一批,满城人都忙碌着,备战的气氛逐渐蔓延。
一批又一批盖着厚实毡布的兵器或粮草被装在车上,运进仓库,只留两道深深的车辙。
闻岱带头,往下的所有军官都住在了兵营里,每日卯初吹号,亥时熄灯,紧锣密鼓操练。
舒宜则一头扎进庶务中,朔方如今可不是当初刚收复时那么小的体量,事务繁多,千头万绪,所幸黄盈和她募集的幕僚们都极其能为精干,运转效率颇高。
那日她来黄盈的官邸,因着之前没怎么来过,没头苍蝇似的在院子转了两圈。
“国夫人。”有一女子走上前来,轻施一礼。
舒宜看服色,便知是黄盈幕僚,当即道:“黄郡夫人可在?我有矿场事宜要与她商议。”
“她出城去视察实验田了,不过我倒是负责矿场一块,敢问国夫人,是什么事?”
这女子自称姓徐,行三,两年前被选进官邸,专门负责矿场和火器这块,舒宜便跟着她入了办公的院子。
院中来来往往,倒是女子为多,且都作妇人打扮,未婚女郎少之又少。
舒宜之前与黄盈通信频繁,对朔方情况并不陌生,心下明白,女官毕竟是个新鲜玩意,虽说在黄郡夫人手下为僚属,但不少家族仍有说亲上的顾忌,成亲后的妇人则顾忌少些,还有些则是寡妇。
这些被征辟的女官们有不少都是北方人氏,突厥一来,六亲尽丧,无依无靠,只得入工厂做工养活自己,然后一步一步被挑选出来的。都是苦命人,黄盈平日便格外护着她们些。
舒宜看着满院来来往往,倒觉得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很有一股坚韧的力量,难怪黄盈夸她们有本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