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朱棣:难道,我不适合学习?
◎杨坚厉声急呼:“快去取铅椠来!否则课业未写完,免不了要吃先生的挂落◎
一开始,古人们还目露轻视,觉得这拼音也不过如此,不就是一些奇特的符号,对成年人来说,这些一点儿也不难,简直是一点就通。
先生让“读一读”,他们就跟着先生大声朗读,又按先生的要求,重点注意发音和嘴型。
“张大嘴巴aaa,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
这一刻,田野上、山间中、小巷里,历朝历代都响起了朗读拼音的声音。
虽然成年人学拼音有些搞笑,但是大家都是初学者,对古人来说,对待学习要认真严谨,大家都是一样的。
只是,看着秦皇汉武,唐宗明祖们张大嘴巴读拼音,低下的臣子们面色涨红,反而声音更大了。
陛下和我们一起上课,皇帝都如此用心,身为臣子的我们更不能落后。
先生让“认一认”,他们就从一大堆不认识的字符中迅速认出刚才学过的新字母。
……
半节课很快过去,古人们寻思着,这柳洹就给他们看这些,这不是在侮辱人吗?
这后世的基础教育也太基础了,真是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等到老师要求学生们“写一写”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这件事似乎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大家注视着宣纸上那些歪七扭八、一团乱麻的黑疙瘩,陷入了沉思。
大秦。
始皇帝嬴政脸色铁青的看着博士们手中的竹简,上面要么是黑疙瘩,要么就是乌漆抹黑根本认不出来。
无奈的注视着那惨不忍睹的笔迹,嬴政的心中无比后悔,之前柳洹把造纸术传授给了万界,大秦也制作出了纸张,只是他们觉得用纸张书写并不习惯,还是用竹简方便,谁知……
“快去准备宣纸。”
他焦急的吩咐着,又伸出食指沾一点青铜爵中的白水,在案桌上写写画画。
嗯,学习之事不可懈怠,先生说了写一写,稍后要检查的。
永乐位面。
朱棣也捏着毛笔,拧眉注视着自己的“杰作”,无论他如何聚精会神的悬腕握笔,但总是写不出那种奇特的符号。
可这拼音并不难啊?他怎么写不出来?
这让他不由得怀疑起了自己,难道,我不适合学习?还是说自己资质驽钝?
不不不,那不行,他怎么会愚钝呢?永乐大帝绝不认输!
朱棣不信邪,转而绕到太子朱高炽身旁,露出一副状似检查课业的模样。
可一看太子的笔迹他就不禁撇撇嘴,面带嫌弃。
这胖儿子,写的还不如我,真是只长身子不长脑子,白长了这身膘。
可他还有些不放心,又将目光转移到姚广孝身上,在他看来,这姚广孝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若是他能写出来,岂不是……
然后,他又悄悄走到这位心腹重臣身后,偷偷摸摸的探出脑袋,这,写的也一般般嘛,也就比我差一丢丢。
他暗自琢磨,看来,大家都写不好。俺就说嘛,肯定不是俺的问题!
下一秒,他又无声点头,重拾信心。
咱聪明着呢!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仅此一例,这一刻,历朝历代都出现了类似的景象。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开始提问:
“那个,我总是写不好,不知是何原因。”
这句话仿佛是一个引爆器,诸天万界的古人们顿时就炸开了锅:
李白:“啊?我也是!”
孔子:“我也写的歪歪扭扭,可我明明认真听讲了啊?”
苏轼:“原来不止我一个。那我就放心了。”
老子:“手完全不听使唤,三番四次与我作对……”
看到这铺天盖地的评论,不少学富五车的文人们都偷偷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这么多人都写不出来,我一定不是最笨的那个。
屏幕前的武则天艰难的握着铅笔,写完一行“a”,然后一擡头就看到了众人的吐槽。
他们都写不出来,而她却可以,这是怎么回事?
而穷苦百姓们看着地面上的书写的有模有样的拼音,面面相觑:
张三:“那个,为什么我可以写出来?”
李四:“俺也一样。”
王五:“咱也是,我觉得很简单啊。”
看到他们的话,贵族们不乐意了,这是怎么回事?自己饱读诗书,又使用着最好的笔墨纸砚,怎么还比不过这群普通百姓?
不对劲,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你们为何能写出来?有古怪!”
对于这个问题,百姓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原因,他们只能疑惑的盯着自己写出的字母,老老实实的说道:
“俺也不知道,就是用手在沙地里写的。”
“咱也是,用树枝在泥土里写的。”
……
可这种离谱的理由,贵族们哪里肯信,当即就是一波冷嘲热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