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方面,他五次亲征漠北,派兵攻占安南;积极经营边疆,又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于西北设置哈密卫,在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五出蒙古,三犁虏庭。
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封狼居胥、打到斡南河的皇帝,永乐年间明朝版图最为广阔,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刘邦:“乖乖!封狼居胥?!”
刘彻:“我何时能得一猛将,祝我扫平匈奴,一统大漠?羡慕gif.”
杨坚:“这武功确实厉害,竟然能以皇帝之身封狼居胥。一个字,绝!gif.”
李世民:“我也觉得。不过@刘彻,得一猛将?小了,格局小了?若真只有一员猛将,只怕你会后悔的哭爹喊娘!”
嬴政、刘彻@李世民:“此话怎讲?得一员猛将怎么还会后悔?”
嬴政和刘彻根本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能得一员猛将镇守边关,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呀,怎么还会后悔呢?
刘询:“因为我曾爷爷有两员猛将,卫青和霍去病,一位是我曾奶奶卫子夫的弟弟,一位是她的亲外甥。”
赵匡胤:“我知道我知道,这两位一位龙城之战、收复河套,一位封狼居胥,打的漠北无王廷!合称大汉双璧,堪称史上最豪华的嫁妆!”
刘弗陵@赵匡胤:“还不止呢。我和病已的辅政大臣霍光与冠军侯霍去病是兄弟,因此,孝武卫皇后总共带来了三位陪嫁!”
刘恒:“嘶~,真是个好嫁,咳咳,好皇后啊。恐怖如斯!gif.”
刘启:“要是我的皇后也有这样的嫁妆,又何至于诛晁错?”
王志:……
汉高祖位面。
刘邦捋着胡子,呼吸急促。
史上最豪华的嫁妆?扫平匈奴?
这不是为自己洗刷了白登山之耻么?
他不由得看向吕后:瞧瞧人家这嫁妆。
两人夫妻数十年,吕后一眼就猜中了他的心思,当即没好气道:“怎的,羡慕了?你创业之初,我吕家也对你多番资助,我的兄弟也为你冲锋陷阵,驰骋沙场,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倒想问问你,那戚姬的家族兄弟又帮了你什么?”
“咳咳。”
刘邦顿时尴尬极了,他咳嗽了几声,试图转移话题:“没有没有,我就是觉得这两个将军真好啊,替我洗刷了耻辱。”
刘邦@刘彻:“小子,好好培养这两位将军,切不可辜负,一定要扫平匈奴,立我大汉之威。”
汉武帝位面。
刘彻也有些懵了。
大汉双璧,三位陪嫁!
他迟疑的看向跟随在自己左右的卫青,抚掌大笑:“却不想上天垂怜,大将自在眼前。这是天在帮我大汉!”
然后他气身拱手道:“卫卿,请助我扫平匈奴,一雪前耻!”
卫青也神情恍惚,他完全没想到自己的未来竟会有这样大的成就。
可他哪敢受皇帝一礼,连忙侧身避开,又恭恭敬敬的拱手回道:“故所愿也,不敢请尔。”
刘彻直起身,又满含期待的询问道:“那朕的冠军侯霍去病身在何处?”
卫青皱着眉头苦思冥想,而后又摇了摇头:“他既然姓霍,想必是姊妹们的孩子,只怕如今还未出生呢。”
听到他这样说,刘彻倒也不失落,能得一大将也是意外之喜,他当即传令:“来人,命各位将军来建章宫议事!”
而看到这一幕,始皇帝也有些羡慕了。
这样豪华的陪嫁,这样辉煌的战绩,搁谁谁不羡慕呀?
嬴政也暗自寻思着,要不,我现在立个皇后,还来得及吗?
【明朝最令人称道的,要属大明风骨。
朱棣在第二次御驾亲征、凯旋回京时说: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人!其奴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这句最能代表永乐大帝性格的话,也是最能表现大明铮铮铁骨的话,便是出自朱棣之口。
正是因为这句刚烈的祖训,有明一朝几乎没出现过一个懦弱的皇帝!】
作者有话说:
《明史》: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明史·恭闵帝本纪》:“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明史·郑和传》: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胡濙传》:遣濙……访仙人张邋遢(张三丰),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郑和是海路,那么他的亲信胡濙就是陆路,两路并行,势要找到出逃的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