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热情邀请他们进屋坐坐。
小公主没有拒绝,她带着人,也不担心对方会图谋不轨。
何况这里离工地也不算太远。
小公主想要和那个妇人说话,只可惜对方朝她笑了笑,还是没有开口,身边的侍卫见此,主动和男主人聊了起来。
眼前的男人叫刘嘉,他们所在的这个地方叫刘家庄,隶属于看屏县。如小公主猜测的那样,这个地方果然就是个乡下地方,到最近的县城开车要一个多时辰,离那些文武大臣去过的大城市更是要大半天。
因着地处偏远,还有修高速路拆迁的缘故,刘家庄的大部分人家都已经搬走,如今也就剩下几户人家。
这家人运气不好,房子没有在拆迁线路上,又因为夫残妻哑,家中贫困,无力迁走,因而是几户人家之一。
小公主点点头,难怪,刚刚见到他们就跑进了屋里,此刻对着他们也只是微笑的妇人,居然是个不能说话的哑巴。
只是听到男人说到家中贫困,他家是村里的贫困户时,小公主几人看着男人一家人身上瞧着陈旧,但毫无补丁的衣裳,都不由有些沉默。
小公主从小锦衣玉食的长大,但还是知道民间疾苦的,也跟着自己哥哥姐姐见过大周真正的贫苦之人,别说没有补丁的衣裳了,就连满是补丁的衣衫,也是难得之物。
再看这户人家里,装饰虽简单,但也整洁干净,灶台上可能是因为刚吃完午饭,还没有来得及收拾,摆满了碗碟,一眼扫过去,碗周毫无缺口。
而他们手里,此刻还端着女主人递给他们的刚冲泡的糖水。
这条件在异界,原来算是贫困之家吗?
他们在大周见过的贫困人家,家无恒产,四处漂泊,就算要饭,那碗碟也四处是缺口。
而糖水,小公主抿了抿唇,她可知道,普通百姓家里也只有逢年过节来亲戚了才会舍得泡一杯的,至于陌生人,能给杯白开水就已经很不错了。
许是小公主几人疑惑的眼神太过直白,男主人开口解释,他们家真是贫困户,他身有残疾,一条腿不利索,干不了重活,家里老婆小时候发烧医治不及时变成了个哑巴,出门找工不方便,所以家里也没什么收入。
还好他家因为是村里的贫困户,前几年国家不但帮他们修了房子,还时不时会派人给他们补贴些米油粮盐,最重要的是,免了他几个孩子的学费。
原来这两人还生了三个孩子,大儿子已经鱼跃农门,考上了重点大学,国家不仅免费贷款给他上学,学校还有各种补贴。
老二也是个儿子,在上初中,因着离家太远,一个月才会回来一次,住校,不过学校也给他免除了住宿费和各种学杂费用。
至于老三,男人慈爱的看着正在写作业的小女儿,听老师说也是个聪明的,回回考试一百分呢。
小小的女孩儿在旁边默默抄写这作业,听到爸爸的夸奖,朝着他们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继续低下了头。
这样贫困的家庭,居然还能供三个孩子去上学。
小公主震惊了,在大周,真正的贫苦之家,别说供孩子上学,连温饱都是问题。
据她母后所讲,一个地方,只有富户或是累世耕读之家,才有财力供养一个读书人。
而这里,夫残妻哑,家无余财,却能在国家的帮扶下供养三个孩子去读书。
小公主一时对这贫困这个词语有了怀疑。
难道是她书读少了,这里的贫困和大周的贫困是不一样的意思?
小公主犹自疑惑,而她旁边的护卫也很是惊讶,小女孩竟是在读书吗?
他走到小女孩身边,小女孩见到他,也不害羞,大方的向他展示自己的作业。
bōlàng
(波浪)
yōngbào
(拥抱)
小女孩以为他是对自己的作业感兴趣,炫耀般的对着他朗读了起来。
看着小女工整的汉字,再想想小女孩刚刚指着符号的拼读,这个侍卫发现,他居然能根据上面的读音拼读出
在小女孩的允许下,他翻开摆放在一旁的语文书,果然发现每个汉字上面都标有这样的符号。
小女孩说这是音标。
这侍卫也是个读过书的,立刻就明白了这些音标的价值,这简直就是孩童启蒙的利器,能帮助他们在极短时间内对汉字进行拼读。
他的手控制不住的有些颤抖。
稳了稳,他又翻开一旁的数学,还好上面并没有出现再令他感到震惊的东西,上面的九九表他们大周也有。
只是这里的数字采用的是阿拉伯数字,看着更简单易懂些而已。
这阿拉伯数字户部尚书此前已经在户部推广开来,后面又推广到全大周,因而大周的读书人不但知道了世界上有个地方叫阿拉伯,还知道了阿拉伯数字。
这个东西用来日常计数确实要方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