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站在的是六层高的楼上,在他们这里,这样的高楼已是难得,然而在对面大厦的对比下,不由显得有些低矮。
路上不断有轰鸣声传来,陈侍郎低头看去,只见一个又一个小盒子飞驶而过,旁边的平安村人见他好奇的样子,在一旁炫耀般解释道,看,速度快吧,那就是这里的车子,据说可日行千里呢。
听见这话,陈侍郎联想到刚刚转瞬间就把他们送上来的大盒子,不由在心中暗叹,难怪皇帝他们会冒险签下协议。
“嘿,站着干什么呢,快过来擡钢筋啊,就差你一个人了。”
大头朝着陈侍郎唤道,这人怎么有些呆呆傻傻的,而且看着有点瘦弱啊,也不知朝廷是怎么想的,居然会派这些读书人过来做工。
像旁边那些虎背熊腰的多好,看着就很有力气,他和这些人组队,也能轻松一点。
大头可不知道,他说的这些人都是军中出身,是皇帝专门派来保护太子的人。
陈侍郎听到大头不客气的叫声也不恼,他朝着摆满了一排钢筋的地方走去,见到怀抱粗的柱子,再次在心中感叹,果然,也只有这样粗的柱子,才能造出这样高的高楼。
“好了,休息了,大家休息一会,就等着吃午饭了哈。”
休息的话语传来,陈侍郎感觉自己仿若听到了天籁之声,因着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体力活,一个上午下来,他早已是汗流浃背,精疲力尽。
找了个空地坐下,陈侍郎取下安全帽,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又闻了闻,感觉头发已经被汗水腌渍出了味道。
转眼看见旁边已经有瘦弱的学子不顾形象躺在了地上,陈侍郎也想照做,只是他好歹还是有些在意自己的形象,犹豫了下,又放弃了。
“盒饭到了,大家排好队,来领盒饭了。吃完饭后大家可以休息两个小时再上工。”
陈侍郎不想起身,就看着平安村人一窝蜂的,面带兴奋的朝着摆放盒饭的地方走去,哎呀,终于又能吃上好吃的大米饭了,哇,今天竟然有三个肉菜呢,土豆烧肉,宫保鸡丁,青椒肉丝,还有番茄炒鸡蛋,今天这午饭很丰盛啊。
排在后面的人看着前面的打开餐盒,大快朵颐的样子,不由有些心急,这看着也太好吃了吧。
吃完可口的饭菜,平安村人三三两两地开始找地方休息,而一群学子却在户部尚书的带领下,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而陈侍郎这边,在阳武侯的示意下,几人跟着太子,朝工地外面走去。
西苑小区的位置并不像皇帝他们之前呆的工地那样偏僻,这里比较靠近市内,因而周边很是热闹。
路上的行人很多,不过几人出来后仍然带着安全帽,穿着工服,走在街上,也没有人多关注他们。
黄式江湖菜庄,招牌酥肉砂锅米线,宁记冒菜,柳州螺蛳粉……
几人看着路边的店名,嗯,除了第一个,好像都是他们没听过的。
陈氏小炒,内有自助餐。
太子停在了这家店的门前。
店里面坐满了客人,有的人正看着墙上的菜单点菜,而有的人已经直接拿起盘子,走到装好的一盆盆菜蔬前,选择自己爱吃的盛到碗中。
见到这个,太子并不感到稀奇,大周也有这样的小店,尤其是各地码头上,这样的店尤其多。
他停下来,是注意到了餐馆外墙上的一个大箭头。
手工定制衣服,改衣服,请往里面直走,右拐。
人活一世,不过就是四件事,吃穿住行。
这里的人住的是高楼大厦,有了水泥,他们大周百姓住进这样的房子也指日可待。
这里的人吃的是白米白面,他们大周已经有了良种,有了化肥,人人吃上白米白面的日子也指日可待。
这里的人出行是各种便利的车子,这他们大周差的就有些远了,大多百姓出门还是步行,虽然工部已经研究出了自行车和脚踏三轮车,但因为价格对百姓而言有些昂贵,短时间内想要人人有车骑,还是有些困难。
而穿,想到刚刚路过的一家家衣服铺子,里面是各色各样的衣衫,路上行人穿的也各不相同,关键看着都很是簇新,他们没有见到有谁是穿着补丁衣裳的。
这里的人是如何制衣的呢,也是绣娘吗?
太子想了想,顺着墙上的指示,往巷子里面走去。
看到眼前的铺子,陈侍郎差点以为他们是走错了,刚刚路过的店里,一眼看去,都是明亮干净整洁,有的还放着他听不懂的乐声,瞧着喜庆得很。
结果这家店,外面明明还是白日,走进里面却暗的很,原是房间上面悬满了各式衣裳裤子,又只开了一盏灯泡,他们仔细一找,才在角落发现了一个约莫四五十岁的女人,此时正在忙碌着。
“想要做衣服,还是改衣服?”
咔擦咔擦,女人看见他们,也不起身,只一边和他们说话,一边足踏木板,手持布匹,不过一会,就连针带线将两匹布合在了一起。
“您这是在做衣服吗?”
“是啊,你们是想要做还是改,我这里都可以。”
“做新衣的话,需要多久时间才能做好呢?”
“那要先给你们量尺寸,再打板选料,量身定做费时间一些,三天后来取吧。”
三天,那看来和大周的绣娘缝制并没有太大区别啊,有些手艺好的绣娘,甚至不用三天就能做好一套新衣。
老板见这几人不说话,以为是嫌弃时间太长了,便又继续开口道,“这量身定做是要慢些,但是做出来穿着合身啊,而且我这手艺,附近的人都知道,你们可以出去打听打听,到时候做出来要是不满意,可以包改到你们满意为止。”
“老板,您用了这个机器做,也还需要三天吗?”陈侍郎指了指她旁边的机器。
“你是说缝纫机,是啊,这还是我当年的陪嫁呢,用了好多年了,虽然是脚踏的,但速度也快,可不比现在的电动缝纫机差。”
老板说完,又踩了踩脚下的踏板,这可是她的宝贝,年轻时靠着它嫁了个好男人,可惜男人命薄,现在自己又靠着它,做衣服改衣服,才给自己孩子存够了在市里的买房钱。
“我看你们都年轻,是想要定做结婚的西装?这结婚啊,是定制的要好些,外面买的,看着好看,但是穿着不一定合身啊。”
几人笑笑,这几人都是已经成婚了的人,阳武侯甚至已经有孩子了。
“我们就是过来帮人打听一下,打扰您了,祝您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既然这缝纫机并没有比他们大周的绣娘快,那也就没有再继续聊下去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