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黛玉看过来,他便用脑袋去蹭她,引着她同自己玩。
两人玩了一会儿,眼见天色晚了,这诺大林宅也收拾的差不多了,黛玉拍拍他的猫脑袋。
凌珺站起来,抖了抖身上,朝她“喵”了一声,跳下石桌去了才属于他的屋子。
一只猫进去,出来一个身穿绣金箭袖束腰常服的挺拔少年。
他踢踢踏踏的走下台阶,来到黛玉身边。
黛玉早站起来了,笑着等人走近,擡手替他理了理有些皱的衣襟:“走吧。”
凌珺不甚情愿的点点头,送她们主仆回了荣国府。
宝玉等在园子里吟诗作赋,一天下来收获颇丰。
至晚间都聚在贾母这里用饭,黛玉回来时大家正吃过饭,坐在厅内说话玩笑。
她一进门,宝玉便迎上来,奈何慢了惜春一步,只得摸摸脑袋,笑着跟在二人身后回来。
惜春挽着黛玉,边走边道:“林姐姐,今日我们诗社咏白海棠,可热闹了!”
黛玉笑道:“你必是作了许多好诗了,回头给我瞧一瞧?”
惜春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一向才学有限的,哪里做得什么诗呢,我和二姐姐出题限韵来着。”
说着话,到了贾母跟前,惜春便松开她,坐回自己座位上。
黛玉行礼问安,贾母道:“可吃了饭不曾?”
“吃过了的。”
“那就好,快坐吧,一日未见了,和姊妹们说说话,玩一会子再回去。”
黛玉笑着颔首,在
一时天晚,大家闹了一日,虽意兴不绝,也着实有些乏了,便起身告辞,回房歇下不提。
又过了几日,待出了节,贾母仍未有动静,亦不曾有叫人去接湘云的意思。
宝玉心里蠢蠢难安,却不敢去说。
忽一日又传来消息,史鼐述职毕,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便要带家眷去上任。
此去,往后除职务调动,无召便再难回京。
贾家自也得了消息,贾母却仍不叫人去接湘云。
如此,不只宝玉急了,湘云也心中焦急,她偷偷命翠缕给宝玉递了消息,叫他在老太太跟前提着点自己。
宝玉得了信,再坐不住,什么都顾不得了,从早到晚缠着贾母。
贾母叫他磨的烦了,只得道:“她家上下都不在京里了,独留下她怎么说?一年大似一年了,总不能光这么混着……前些时候她婶婶还与我说,要给她正经说一门亲事,如今事情未成,咱们留下她,岂不耽搁她终身?”
宝玉不知竟有这事,一时听得呆住了,愣怔半晌,失魂落魄而去。
贾母摇摇头,叹了口气。
又过了三五日,终是在史家启程前,史鼐携夫人子女前来辞行时,提出要将面色委顿郁郁的湘云留下来。
湘云闻言自是大喜,强作镇定看着叔父婶婶,史鼐有些犹豫,还是他夫人道:“此去不知何时能再得见,既然姑母舍不得湘云,就叫她留下吧,也算替咱们尽些孝心。”
又对湘云道:“你妹妹不常来这里,你便带了她各处去逛一逛,也见见家里的姊妹们。”
湘云答应着,便引了芳云出来。
谁也不知贾母同史家夫妇谈了什么,只知道往后史大姑娘便要在府里常住了。
既是要常住,便不好总和旁人住一起,贾母因命人将大观园里一处名为含芳阁的屋舍打扫收拾出来,叫她住进去。
一时大家都来贺她乔迁之喜,各自挑了礼送来。
自此,史湘云便正式在贾家也有了自己的地方,少不得兴奋意满,又惦记着前些时候的诗社,便提出要续一社。
众人每日也是无聊,听闻自然都说好,只宝钗含笑不言,似有话欲说还休。
待众人散去,她便略落于人后,湘云见状,自然开口留她在此歇一晚。
宝钗答允,又命莺儿回去收拾了些东西来。
待吃过饭,梳洗毕,湘云拉着她灯下计议如何设东起席。
宝钗听她说了半日,才道:“又开社、又做东,要自己便宜,又要赴会的满意,才能圆满。只你如今孤身一人在这里,原就领着府里几两月例过活,就算存了些,这会子又干这个,就便全拿出来也不够,幸得你婶子不在京里,倘或知道,又该抱怨你了。”
湘云一听,也觉有理,因踟蹰起来。
宝钗便道:“我正有个主意,你听听好不好。”
因把心中所想说与她,湘云待宝钗实则不如从前信服,听了她的打算,只觉哪里不妥,又说不上。
宝钗见状,笑道:“我是一片真心为你的,你若多心,咱们两个便是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