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书苑 > 其他小说 > 我的天菜发芽了 > 第32章 嘉平安宁

第32章 嘉平安宁(1 / 2)

第32章嘉平安宁

“嘉平先生台鉴,谨启者,

不坐春风,倏经旬日。奉违提训,屈指月余。

自南京与先生一别,已然不知数载。幸而学业繁重,略缓思乡之情。复谢先生引荐,虽处异国他乡,导师慈惠,同学和善,请先生无须挂念。

近日观星所感,皆如以往记之,想起先生所言,宇宙浩大,孤星散落,却隐线相连。世界固然不比宇宙,可人如孤星,想必定也有线连之。薄薄一纸,星点言语,愿为一线,传吾之所念。

在南京时,吾问先生,先生不在,安宁何在?先生答曰,安宁何在,先生何在。吾知先生,当年允诺之事,至今未忘,然在之意,并不相同。先生大爱,犹如宇宙,吾世界虽大,于先生而言,似沧海一粟,类蜉蝣一生,如今忆起,只有羞愧。

吾遇先生之时,尚且年幼,承蒙先生不弃,如父如兄,悉心教导,有养育之恩,亦有赐名之泽。如今久不见先生,不知先生周全,凛冬将至,恕学生未能伴随在侧,以报余恩。

愿先生繁忙之外,顾及身体,山高水远,祈愿安宁。

顺颂时祺,秋绥冬禧。

后学安宁启上。”

晓免孑念完,擡头看向林苍彻,此时他正背对着自己,站在不远不近的位置。天是阴的,这个背影也仿佛萦绕了一层阴霾。

“安宁信中说,与先生一别,不知数载。可我记得,五年八个月有余,整整两千零四十七天。将安宁送出去的是我,从此,每日在日历上画上一笔的,也是我。”

林苍彻说完,停顿片刻,他稍微侧了侧身子,整个侧脸尽收在晓免孑的眼眸之中,他突然觉得这个侧脸有些眼熟,好像与林苍彻本人无关,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林苍彻低头推了推眼镜,又继续说道,像是自言自语一般,完全控制了音量。

“我第一次见到你时,你还是一个腼腆得不肯多言一字的小姑娘。那时寒冬,你又恰巧生于寒冬,想到腊月有‘安宁’的别称,我便给你取了这个名字。安宁安宁,愿你此生安宁。

但我没告诉你的是,嘉平,亦是冬日的别称,我们俩都在凛冬诞生,却有着热烈又激昂的梦想。我是一个从不相信缘分的人,却也不得不感叹这莫非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安宁与嘉平,这两个像是寄托了无限美好愿望的名字,他们放在一起,我便觉得心中踏实。

可我不能告诉你这些,我将你接回家,是为了让你像所有新时代的女儿家一样,也有安稳的生活,以及学习的权利。我是你的老师,也是你的兄父,我们既成家人,便不能再是其他。

你问我,‘先生不在,安宁何在?’,那一刻你的眼中闪着璀璨的光芒,我明白你的意思,却也只能回答一句‘安宁何在,先生何在’。我看着你眼中的光戛然而熄,可我无法告诉你,这句话究竟是何意义。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我不能告诉你这些,只能将自己的小爱伪装成大爱。我曾答应过你,此生经年,不离不弃,我也多想告诉你,这不是恩,是情。”

晓免孑将这一页翻过,林苍彻没有错漏一个字,虽然这早已不会让晓免孑感到惊奇,但他还是打心里佩服他的台词功底。

仿佛他生活中所有的缺点都弥补在工作之上。

“嘉平先生,”

四下寂静,晓免孑回过神来,赶紧将目光转向下一页。

“您是留洋派,从前让我唤您‘老师’,可我不同意,擅自用了‘先生’二字,并且一唤就是十几年。也许您认为这个称呼过于拘谨与疏离,但我却有自己的私心。”

“安宁,我当然知道。”

最新小说: 大理寺诡案录 大嗓门的怂包小夫郎 和死对头互换身体后[娱乐圈] 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 后来有他 鸡毛婚姻几多愁 盗墓:死遁后被关小黑屋 若能永恒 足球小将华夏黄金一代 彷徨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