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卷一荆州风云8-返回汉寿
“将军,这是县里县民的一点心意,去年您带兵过来平叛走的匆忙,大家知道我今日过来,特意让我给您带过来。”
一个县令看着已经有四五十了,佝偻着腰背,递上来一盒鸡蛋。
“是啊是啊,这是县上今年做的腌肉。”
“我们县物产不丰,今年新结了些胡瓜,请您一定收下。”
“诸位心意,却之不恭。”
王桓招了招手,身边的侍卫上前将东西拿下去。
“不知道吴大人了不了解南阳的状况?”
没理会坐在旁边的司马绍,王桓径直向吴治提问。还有两三天她就要启程返回汉寿,今后南阳到底如何,还是靠他。
“回将军,南阳地处两国交界,战事频繁,下官以为,当以休养生息为主,拓荒开垦,方能使民安居乐业。”
“说得不错,南阳百姓就托付给大人了。”
“将军放心,殿下放心。”
几人坐在前厅又聊了聊南阳郡的百姓生计,从衣食到生计,从产业到教育,司马绍只在聊到关键处开口评上几句。王桓不善治理,对民事知之不多,几乎只听他们讨论。
偶尔用眼角余光扫过司马绍,见他说话少了平日敷衍自己时候的浮华,字字句句都能看出其对民生,对战事和时局的了解。
王桓对他说的“严肃刚正”更信服几分。
以至于几位大人初见时战战兢兢,走的时候反而意犹未尽。
云景拿着备好的茶叶,布匹还有好几种谷物种子,等在府邸门口,分给县令们带走。
“将军说了,礼尚往来,还请诸位大人不要推辞。”
众人也只能心怀感激,收下了王桓的赠予。
“看不出来殿下对民事如此了解。”
这几日,王桓和司马绍虽然住在同一屋檐下,但几乎没有碰过面,今日云景叫人在前厅摆了饭,两人刚好一起。
“去岁在乡下住了些日子。”
“哦?”
王桓有些疑问,一国太子去乡下住?
“皇后去年有孕,胎像不稳,大师说我的属相与此胎相克,便让我出宫住了一段时间。”
王桓差点没忍住笑,似乎确实听人提起过这回事。
当今子嗣艰难,难得有嗣当然得费大力气护着。何况,若谁生了儿子,可不就是和面前这位相克。
若真这样说,司马绍是真命硬,皇后那孩子最后还是没能留下。
至于到底是怎么没的,王桓就不得而知了。
“那也不至于让殿下去乡下。”
“恰好一位朋友在乡下罢了。”
司马绍不欲展开这个话题,王桓自然也不好多问。毕竟两人只是面子上的君臣关系,还不到畅谈交心的情谊。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没再碰过面,王桓只听云景说这位郡守大人没事儿会到司马绍那里坐坐,有时候一呆就是一个下午。
王桓也不在意,至少在她看来,司马绍的脸上早就写明了“野心”两个字。
司马绍在郡守府几乎独自霸占着整个后院,来来往往巡逻的也都是身边亲近的虎贲卫,短短几日时间,他几乎将这暂居的南阳郡守府打造得如铁桶一般。
江禹拿着一封信函从外面急匆匆地赶过来。
“殿下,这是苏峻给您的信。这些日子,属下尝试和他们的人联络过了,苏峻对咱们防备心很重,不愿和您单独见面,但也没有一口回绝。今日属下收到一封他的来信,想来事情还能转圜。”
“急什么,我也没想过他会一口答应我。若真那么爽快,倒叫人不敢相信了。”
司马绍神情没怎么变,伸手接过江禹手上的信函。
现今乱世,北方连年战乱,大批的良民流离失所,在这其中,部分流民抱团取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而流民帅便是这些流民势力的统领者。
“殿下,如今健康的兵马除了虎贲卫数千人完全的忠于皇族以外,其余大部分都分散在各个世家手中,还有各州的兵马,这些势力不容小觑。这些流民帅不过是普通平民出身,并无行伍经验,真的能和世家的军队抗衡吗?”
司马绍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世家相互制衡,他们花了大价钱养得兵马自然不可能轻易地拿出来。相反,流民不一样,他们本就无家可归,四处流浪,反而会破釜沉舟,奋力一搏。”身在囚笼的人哪有别的什么路,除了为自己一搏,难道就甘心去死吗?
司马绍打开信,扫了一眼,放在手边的烛台上点燃。
“苏峻问我要一处安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