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一般的容貌姿色,也就算了,模样生得这般好看的人,怎么就会在这乡野之间呢?
他身子向后一弯,想躲过去,然而,一柄长剑急袭而来。
慕绯撕去脸上的胡须,脱下官军的盔甲,手中青霜剑穿透了神宫的右手和肩头,将人钉在地上。
看到凌水月凌乱的青丝和衣衫,她气不打一处来,嗔怪道,“费那么多事干什么?就他这样的,再来十个也应付得来。”
“是,是。”凌水月但笑不语。
其实二人都清楚,若不是神宫主动脱去了盔甲,倒也没有那么容易对付。
擒贼先擒王,两人本想着降服了神宫,其他倭寇便不战而降了,官军便能少些牺牲。
不料,神宫口中血沫不止,却使力大喝一声,“听我号令,杀杀杀,不死不休。”
属下倭寇一窝蜂冲上前来,与官兵厮杀在一起。
慕绯看得皱眉,也激起了胜负欲,收回青霜剑,拦着官军让他们莫要轻举妄动——她要单独会一会这些人。
她跳入人群之中,剑上青芒闪过,最前面的两个倭寇已然倒地,眨眼之间,竟无一人能近她周身半寸。
她身形飘渺,招式凌厉,转瞬之间已从人群中冲了出来。
神宫看着她,眼中闪烁异常复杂的光。
下一瞬,那些倭寇身上的盔甲破裂飞散,连惨叫都未来得及,纷纷倒地而亡。
神宫瞳孔猛缩,这样的高手,一辈子见一次也值了,但也就只能看一次。
小雅和小凛看得心惊胆战。
慕绯站在人前,微微喘息,双目放着寒光,直勾勾盯着神宫,“接下来,轮到你了。”
神宫暗暗盘算,飞火流雨针早在金陵时便用尽了,眼下又受了伤,逃生已非易事。
可他岂能束手就擒?一咬牙,拼命提聚丹田内力,凝聚全身的精神,突然跃起,殊死一搏。
不料,慕绯轻轻擡手,剑气所至,神宫登时落地,口喷鲜血。
“你……怎会这般厉害……”他满脸不甘。
慕绯俯视着他,不说话,只是歪头笑着。
“哈哈……我输了……”神宫又吐出一大口黑血,绝望地看了她们一眼,“等一下,可否让我自行了断。”
慕绯蹙眉,却是应了。她听闻,神宫的队伍很有原则,只对官军下手,对百姓秋毫无犯,临死前就这点恳求,没理由拒绝。
神宫嘴角露出了释然的笑容,缓缓看向小雅,“可否借刀一用。”
他手指微微颤抖,慢慢接过来小雅的武士长刀。
“多谢。”他撑着起来,长刀捅入腹中,割断腹部的脏器,却没有立即死去。
他不断哀嚎,疼得已经受不了了,却迟迟未断气,他想早点了结自己。
切腹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时候,所以需要旁边人来帮助,称为“介错”。
若“介错”之后还不行,可能就需要把整个头颅斩下。
所幸,他刀法还行,疼了两刻后,终于停住了哀鸣,咽了气。
小雅唏嘘不已。
慕绯掸去身上灰尘,对身后的官军说道,“多谢你们的配合,可以带他们的尸体邀功请赏了。”
几名官军互望一眼,先是畏惧,继而狂欢,也不知是因为剿灭倭寇,还是因为可以领赏金。
至于少了小雅姊妹二人,他们才不在乎呢,毕竟从始至终,连倭寇的人数都众说纷纭,谁会知道还少了两个漏网之鱼。
这场倭寇引发的祸乱,历经八十余日,以倭寇“全军覆没”而终结。
其中被杀戮战伤的官军多达三四千人,而倭寇不到百人而已,却能肆虐浙、皖、苏三省,令人骇然。
此事朝野皆惊,皇帝勃然大怒,处罚文武官员五十多人。
慕绯抓住小雅之后,迫切地追问当年带兵侵入碧海云天,后又出卖宫本的人到底是谁?
然而小雅支吾着,似是难以启齿,“我并不知道,之前都是活命骗你的……”
凌水月冷冷逼问:“快说!”
小雅低下头,看了一眼妹妹小凛,“先放了她。”
慕绯揶揄道,“本来你二人,我是想一同放过的。不为别的,只因你们像极了我的故人。”
小凛讶异,此话当真?为什么啊?
慕绯回忆起了往事,喃喃道,“你们还都是孩子啊,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
小雅却是知道这人心软,这已经是第三次放过自己了。
思量片刻,她垂下眸,“并非不愿意说,只是我也是道听途说而已。此人曾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负责炼丹以求长生的国师大人。”
凌水月听罢,更是疑惑,“我爹对你说的?”除了父亲,她想不到还有谁会知道这位国师与当年的事有关……
“可是……若父亲知道此人,定会要我向那人报仇的,怎么,他从未向我提起此事?”
小雅笑了,讽刺地看着凌水月,“看来你还真是久居昆仑,对中年的事情一点都不了解。这位国师已遭灭门,你向谁复仇?”
慕绯也疑惑,“他死了,怎会?”
小雅又笑了,向二人说起了一段宫闱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