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司马懿得到消息的时候,曹叡的双腿已经被锯断了。他的脑海中不自觉地就闪出乔依的身影,想起不久前她与自己在书房里的对话。
可是那又能如何呢?他并没有证据表明是乔依策划了一系列的事,是她让曹叡断的腿,而且现在不管怎么说大魏不能有残疾的皇帝。
曹丕为了给曹叡一个交代,的确仔细调查了那匹马,然而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宗亲,却并未单独指向何人,他又不能因为此事处理了所有宗亲,只能先压下暂且不提。
等甄夫人的入土为安之后,曹叡就不怎么出现在人前了。
朝殿。
当着文物百官的面,钟会宣读皇帝圣旨,立郭贵嫔郭照为皇后,立皇次子曹喆为太子,封皇长女曹依为长公主,封皇长子齐国公曹叡为平原王,以及其他儿子为王。
以曹真为首的宗亲们,早就猜到太子之位一定会落到曹喆头上,所以他们提前暗中接触过他。曹喆这个人七窍玲珑,遛着那些武将思维的宗亲们跟玩儿一样,那些人偏偏还觉得他不过是一个孩子,对他好一点儿,再给点儿好处,他就会跟他们亲近。
宗亲们被曹喆搞定了,其他人自然也不会有人反对。
所有的一切,尘埃落定。
祭台上,郭照一袭华服凤仪,与曹丕祭天成后,母仪天下。
这日,乔依拉着曹喆出了皇宫,直奔郊外。
马车上。
“这个季节外面的风景算不上好,你怎么想起拉着我去踏青?”
曹喆撩起窗帘往外面看。
“踏青不过只是一个借口。之前我不是说等你荣登太子之位,我要送你一份大礼吗?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份大礼。”乔依故作神秘说道。
“万分期待。”
乔依领他去的地方,就是她之前屯兵练兵的地方。她打算把这上千的兵马交给曹喆,让他留着自用,他身为太子手下总得有点儿有可用的人。
她自豪的向曹喆展示了这支队伍,他们井然有序,每一个动作整齐划一,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做的。这支与众不同的队伍给了曹喆很大的震撼。
铁打的筋骨,钢造的肩膀,风雕的性格,雷铸造的胆,说的就是他们。
“这些人废了你很多功夫吧?”曹喆侧着头看向乔依。
“还好吧,主要是费钱!”
“你几年前有一段时间特别节俭,不会从那时起就筹备了这支队伍吧?”
“没错啊!”当时那段日子想想都有些心酸,不过看到的成果全让乔依十分满意。
“那把他们交给我,你舍得吗?”
“说实话,他们一开始还真不是为你准备的。只不过我改了主意,现在打算把他们送给你,以后就完全属于你了,我也不再能指使他们。让你手下的明煜和明知交接一下。”
曹喆承诺:“以后这支队伍也属于你!”
乔依摇摇头,拒绝道:“他们不能有两位主子,他们必须全心全意效忠与一人,就是你。阿喆,你现在都身为太子了,手下要是没点儿人也说不过去。你放心,我留下百十来人作为亲兵,已经安置在其他地方了。
对了,别让父皇知道,不然他又该多心了。”
她又递给曹喆一份名单,“喏,这是我让人安插在各路兵马中的人,里面还活着的人在军队中大小也是个官了。等再过几年,多攒点军功又能再升几级。”
“你这么早就提前准备了?”
“未雨绸缪。从宗亲们收回兵权是迟早的事,为了避免你到时无人可用,我就提前把这些人安插在军队中,他们之中总有几个能过下来。毕竟合格的将领都要经过战场的洗礼,尸山血海对他们来说也应是家常便饭,所以只能提前培养了。”
“我不及你!”
乔依轻笑一声,问:“你不觉得我很可怕吗?你日后不应该防着我吗?”
“这世上除了娘亲,没有比我们之间更亲近的关系了。而且对其他人我能狠得下心来,唯独对你不能。外人都传我聪颖绝伦,其实我不及你半分。这一点在我们小时候阿翁也曾说过,他说若是你为男儿,这天下任你驰骋。”
曹喆看着她的目光里充满信任。
“那不过是阿翁的玩笑话,自家人都觉得自家孩子是天底下最棒的。”
乔依知道她之所以能提前准备这么多,那是因为她并不是真正的孩子,而且她是站在后世巨人肩膀上来看待当下。如果她要真是个孩子,定是不及曹喆一半。
她其实也想把暗探交给曹喆,但是现在还不到时候,他还需要在曹丕身侧继续学习政务,暗探的事不能让曹丕察觉到蛛丝马迹。
最近几日,探子来报,蜀国刘备兴兵七十万伐吴,给关羽报仇。
司马懿闻言欣然,因为他觉得眼下之际正是发展新政的最佳时机,并对于朝中趁机起兵伐吴的论调,不能赞同。
曹丕也深以为此。曹魏的兵马最为强盛,若是此时伐吴,身为弱势一方的蜀汉和东吴必定会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曹魏,得不偿失。既然这样还不如让他们两方先斗,趁此时机发展内政。
他驳回了宗亲们伐吴的请求,落了曹真的面子。
新政的实施本就制肘了宗亲们,而且他们在皇帝曹丕那里不胜往日亲近,权力也被打压,一日不如一,长此以往则不堪设想。
于是曹真设计,将曹洪的所有罪状接着司马懿一方的手递到曹丕面前,惹得曹丕大怒要下令要斩了曹洪。他将曹洪当做一枚弃子,借其来挑起宗亲愤怒,预谋起兵谋反。
曹丕本就不是个蠢人,再加上司马懿的劝诫,根本没打算要曹洪的命。于是在曹真假意替曹洪求强的时候,他做了顺水人情,借新封皇后之机,大赦天下,释放与减等罪犯。
一时间,曹洪感激涕零,而曹真脸色难看至极。
然后乔依再将曹真的计划暗中送到曹洪面前,曹洪与曹真彻底决裂,他带着一半的宗亲投靠到曹丕一方,削弱了宗亲们的势力。
如今他们再也不能阻挡新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