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菜地就是她开辟的,要是这地皮被卖了,李婶子担心过几天就有人要把她辛辛苦苦种的香料给推了。
“就是这为同志想买这块地皮,李婶子你怎么又多开了这么多地?不是跟你说这些地都要统一规划后进入交易吗?”梁超国微微皱眉地说道。
“诶,先前不是还没有人买嘛,我就想着荒着多浪费,刚好手头上有些种子,不种了多可惜哦。”李婶子嘴里说着,眼神却在打量着旁边站着的年轻人。
模样瞧着不到三十,长得高高壮壮,五官硬朗,虽说不上清俊英伟,可这相貌身材都不差。而且还有钱来买地皮,条件看着挺好的。
李婶子家里还有两个没定下来的女儿,大的今年21岁,读到初中没考上高中,现在在信托所里当营业员,小的那个今年19岁,初中毕业后也不读了,但没找到好工作,现在在邮局里当临时工。
“这位小同志,你结婚了没有呀,有没有对象?”李婶子笑容和蔼地凑上前,说着就上手想要去摸方书朋的手。
方书朋吓了一跳,羞红着脸颊地语无伦次地紧张道:“还、还没结婚,没有对象。”
“太好了,我家里有个女儿,年纪比你看着小几岁,长得很漂亮,还是在信托所里当营业员呢,是正式工。”李婶子说完,不着痕迹地把梁超国挤到一旁。
方书朋哪里是她的对手,两人聊了一会儿,几乎将自身的情况都全盘拖出。
听到方书朋不是本地人还是乡下来的,顿时没有了继续攀谈的念头,眼神里多出一丝嫌弃,懒得在费口舌地扭头离开了。
方书朋:“……”刚刚,究竟发生了什么!
被推搡到一旁的梁超国脸上挂着抱歉的神情,解释地说:“这李婶子的嘴巴在邻里间是出了名的,她家里有两个女儿还没对象,其中大的21岁了,一直很着急,兴许是看你长得不错,想你当她女婿。”
后面的话他就没有直接明说了,若不是看不上方书朋的农村户口,这李婶子恐怕是会直接拉着人去到女儿的单位里相亲见面了。
方书朋听到这话,不由地咂舌,差一点他就要清白不在了。
拍了拍胸口,如今再去看这块地皮,就觉得不太合适了。要是以后和这样的人成为邻居,低头不见擡头见,光是想着就觉得尴尬。
梁超国猜出他的想法,笑着带着他到另外一处地皮,这块离李婶子的房子有几十步远,隔着三座房屋,还可以走不同的巷子。
方书朋看到就喜欢上了,于是当天就确定下来这块地皮。但这次他出来没带钱,约好过两天再去到中介所办理相关手续盖章。
两天后,方书朋如约的来到县城里,和梁超国一同办理好全部手续,交了钱后,这一块地皮就落户到方书朋的名下了。
接着没过几天,梁超国又接待了一名通过方应礼介绍来买地皮的客户。
这次来的人是林国庆,林国庆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跟方应礼当邻居。
他看中的是李婶子隔壁的地皮,这次李婶子没有询问他结没结婚,而是担心她开出来的那块小菜地会不会被推平。
一问才知道对方买地皮后不急着盖房子,她的小菜地也不用推平,林国庆不至于为了这么点地跟未来的邻居闹翻。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时间来到八月份低。
方应礼他们终于搬进到新家,他和周慧岚商量着办几桌乔迁宴,请有来往的亲戚朋友过来聚一聚。送出去的请帖是他亲自用金瘦体写的,一张张地送了出去。
离乔迁宴还有两天时间,方应礼和周慧岚都没有办过这么正式的宴会,就请了方二婶过来帮他们主持。
“鸡鸭鱼肉这些不好提前买,等那天早晨再去供销社买新鲜的,碗筷这些不够可以借,我知道哪里有借的,这两天就给你们带过来。”方二婶一边说着,一边问方应礼来的有多少人。
方应礼数了数,来的人恐怕有二十几个,不知道会不会带上孩子,他送贴子的时候说带人家人一起来的。
“那就要办四桌,多留一桌出来,要是来的小孩多不至于没位置了。”方二婶说。
方应礼点头记下来,他将方二婶说好要买的东西记到本子上面,打算这两天都买齐。
接着,方二婶问席面摆在哪里。
“我想在院子里,这样不用挪一楼客厅的家具。”毕竟四桌要用到的空间不小,摆放上一套家具后,剩下能来活动的地方就不是很大。
摆个一两桌还成,四桌就不行了。
这点上方二婶的想法和方应礼是一致的,结合家里有的东西,桌椅和碗筷都要借,食材这个好说,现在买东西不需要任何票,不用提前备票。
于是,明天就要买十斤蔬菜,十斤猪肉,四只鸡和四只鸭,鱼每桌来一条,要能上桌的海鲈鱼,每条得两斤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