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林国庆在泊山镇是有房子的,他是新一社区本地户口,父母盖了一座两百多平的四点金。但他们夫妻俩结婚后就搬出来住,住的是公社的职工楼。
七九年买的,当年的职工楼还没有设立独卫,每次如厕洗漱都不方便,一层筒子楼加起来有八户人家,三层就有二十四户。
每天光是排队上厕所、用水等,都要花费不少时间。
他不是没想过再买一套房,特别是现在泊山镇新建了几栋地段都非常好的职工楼。但这几栋楼都需要推荐信才有资格购买。
林国庆因为分配到一套职工房了,这次总社那边说新一批的名额里没有他的名单,等下次又不知道需要多久。
要是能在县城里入手宅基地,比等过几年再买职工楼要好不少。
“应礼,这边的宅基地需要推荐信才可以交易吗?”林国庆问道。
方应礼摇头:“不用,你联系中介所,那边会按你的要求给你挑地段。”
“嘿,要是可以我就想买在你附近,以后还有机会做邻居。”林国庆笑道。
“好呀。”方应礼眼睛一亮,林国庆是他来到泊山镇后认识的第一个生产队队长,两人的关系一见如故,到后面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几年来,一起工作的时间可不短。
他提醒道:“你要是想买得赶紧了,要不然好的地段都被交易了。”
一旁的方书朋竖着耳朵听着,心动地急忙地问:“哥,你买的两块地皮花了多少?”
“六百。”方应礼说。
林国庆和方书朋对视一眼,这个价格不算贵!
两人迫不及待地抄了梁超国的联系方式,打算下午就过去中介所问一下情况。
东西全都搬下来了,方应礼和司机师傅对接完,付了搬家费后,小货车从家门口驶离。
搬下来的东西堆在院子里,还需要重新整理,这次方应礼没有让两人再帮忙,他和周慧岚两人来来回回就把东西放进到屋里。
新家这边还不能入住,一群人收拾完,方应礼提议去新街外面的饭店吃午饭。
“我知道有一家卤鸭不错,就在街道口那里,隔壁就是茶馆,吃完还可以去茶馆聊天。”方应礼说。
方书朋眼神微亮:“卤鸭好呀,听说县城里的卤鸭很出名的。”
他们人多,直接跟老板要了一桌,点了两只卤鸭。
一楼的桌子都坐满人,方应礼带着他们上了二楼,找了一张靠窗的位置,方元嘉年纪小,方应礼拉着他坐到左侧,周慧岚则是坐在他的右侧。
剩下的林国庆、方书朋和方同路方巧娥等人,依次地坐下来。
这家卤鸭店只卖卤鸭,还有鸭货,像鸭胗、鸭肠、鸭肾这些,青菜就只有一道时蔬,还不能点菜,其他一概没有。
除了店老板夫妻两人以外,还有个端菜擦桌的服务员,是个看着相当年轻,只有二十岁不到的小伙子。
有次顾客调侃老板这是不是他儿子,被老板否决了。老板说他儿子在上高中,是个学霸,每科成绩是年级前十,说起儿子时,他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态,可见对他儿子很满意。
坐下来不久,服务员端着茶水和碗筷上了二楼,走到他们这桌,把东西摆放到桌上。
紧接着笑眯眯地让他们等会,没过多久,他又上来了。
这次他端来的是方应礼他们点的两只卤鸭,卤鸭的鸭头、鸭翅和鸭爪分开切好摆成一盘,其余的都切成大小合适的长片状,整齐码在盘子里。
除此外,还有两道时蔬——干炒丝瓜。
方应礼点的是两盆米饭,这些足够他们一家五口包括林国庆和方书朋吃了。
老板卤的鸭子味道不咸不淡,又送上来蘸水的碟子,里面放着洋葱、姜丝和香菜碎,能吃出来里面还倒了香油和耗油。
大家都不客气,看着色香味俱全的卤鸭,都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半个小时后,桌上就剩下空盘子和空盆子。
吃完,一群人没有急着回去出租屋那边,转而去到隔壁的茶馆。
方应礼询问他们想要喝什么,林国庆和方书朋都说随意,他便要了一壶大红袍,还有两碟点心。
当天晚上,林国庆坐的最后一班车回泊山镇,方书朋明天不用上班,就在县城里多待一天。
出租屋的条件虽然一般,但胜在房间不少,周慧岚便让他留下来住。
“嫂子,这个……还是算了吧,我去住旅社方便些。”方书朋看看外面的天色,有些犹豫地说道。
周慧岚道:“住这里怎么就不方便了,出租屋里有三个房间,之前因为住着小工,都是双人床,你和同路睡一个屋。”
剩下的她和方应礼、方元嘉一个屋,方巧娥是女孩子独自睡一个屋。
“你嫂子说的对,也就一晚上凑合着住,不花那个钱住旅社了。”方应礼开口说。
“行,那哥、嫂子我晚上就住下了。”方书朋见状,不再犹豫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