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他们碰到放学回来的方同路方巧娥,两人看到方应礼,都是小跑地过来。
“大哥!”
“今天怎么这么早放学?”方应礼问。
方巧娥道:“今天星期一啊,上次跟你说过的,今天有户外活动,学雷锋帮忙扫大街,我们下午都不用上课。”
方应礼抱歉地说:“我给忘记了。”
“没事,你又不是一次两次了。”方巧娥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扬起的小脸直勾勾地看着他,忽而伸出手。
方应礼意会道:“东西不在我身上,我放在家里了。”
“你先回家的呀。”方巧娥很意外。
“今天回来得早,就没有直接去店里找你嫂子,下次要是比较晚,我就先回店里。”方应礼一脸平静道。
周慧岚:“……”
蓦然地脸有点发烫。
方同路道:“大哥,你就别惯着她了。”
“小哥你这什么话,我又不是那种坏学生,大哥疼我不是很正常的吗!”方巧娥不乐意了。
她瞪得老大的眼睛,狠狠地剐了方同路一眼,“难道是因为大哥没有给你买头花,你生气了?”
方同路:“……”
“你是男生,又穿不了漂亮的衣服,也没法带头花发圈什么的,大哥除了只能给你买练习题外,也不知道要买什么了。”方巧娥继续输出。
方同路败下阵来,他就不应该多嘴。
听着方巧娥这一张嘴噼里啪啦地说个没完,方应礼心情舒畅地笑了,完全没有想要帮方同路的意思。
“这次时间有限,没有给你买练习题,下次给你补上。”方应礼适当地撒盐。
方同路:“……”
第二天起床后,方应礼立马去粮食局报道。提交了出差的工作报告,带着方书朋和陈彬两人,先是去了一趟浦林村。
浦林村的冬萝卜在九月份中旬播种,现在是十一月份的上旬,快要到冬萝卜收成的日子。
他带人过去,主要是看有什么需要补肥的,现在的泊山镇还没降温,一行人穿着单件长袖,到地里,忙起来还会出汗。
方应礼把袖子撸上来,和其他社员一起,下到田里去扒拉萝卜叶子。
埋在叶子还是湿润的,今早已经浇过水。
林泽鸫在旁边跟着,时不时开口说话。
“要不要用赤霉素?”
“这批冬萝卜比上批的长得要好,我觉得要是再用一点赤霉素,还能再长大些。”
“什么时候收?十二天后吧,那样基本就定型下来了,所以要用赤霉素吗?”
方应礼:“你什么时候这么热衷赤霉素了?”
林泽鸫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道:“就……上次你用完那个赤霉素,不是产量多了百分之十嘛,我就觉得这赤霉素是好东西。”
方应礼:“再好的东西也需要使用得当,现在冬萝卜的生长状况是良好的,产量也在逐步增加,跟使用赤霉素没有太大的关系。”
他不厌其烦地从头开始讲,关于如何正确的,规范性的,更加合理地管理栽培农作物。
实在是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科普,若不然连生产队大队长都不清楚种植时候使用的各种农药、肥料的到底怎么用,那其下的社员们可不就更糟糕。
何况,很快就要解散生产队了。
这个消息自然不是他从上面听来的,而是他上辈子知道的事情。
全国已经有不少生产队在陆续的解散,但岐江县的生产队还没有这个消息传来。可……也很快了。
最迟不会到明年冬天,到时候这些生产队一解散,集体田地会被分配给社员们自己种,比起目前的统一规划,那个时候,就全靠社员们自觉。
他得尽快在生产队解散前,把栽培技术推广出来。
想到这里,方应礼似有所指道:“以后要是没有生产队了,自己种自己交粮,你要是还继续这么滥用赤霉素,膨胀坏了该怎么处理?”
“那我肯定不会那么傻地就用了,得问懂的人嘛……”林泽鸫说着说着,声音小了下来,眸孔微微一缩,愣然地看向方应礼。
“你……你说生产队要没了?”
“我可没说。”方应礼依旧平静道。
林泽鸫:“不是,你刚刚不是说了,以后没有生产队?”
方应礼反问他:“你觉得生产队会一直存在下去?”
林泽鸫沉默了。
几秒后,他面色凝重地看着方应礼道:“我是有听过省城那边没有生产队了,都改成自有田。可省城那边离咱们这么远,难道我们也会跟着解散生产队?”
“这就难说了。”方应礼道。
他没再多说什么,这个时候告诉林泽鸫生产队可能在这两年内解散,只会给他带来恐慌。
而且作为生产队大队长,林泽鸫的分配权很高,跟普通的社员相比,应该是更加适应新的生存环境。
这对他来说,未必是坏事。
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方应礼检查完两条高垄里的冬萝卜,返回田道。
问了方书朋和陈彬那边检查的情况如何,确定了这批冬萝卜不需要补肥,赤霉素也不需要使用。
他们没有多待,坐上了回镇上的专车,前往到新一社区那边。
林国庆知道他们今天会过来,已经在公社门外等着,见到车辆过来,立马奔跑了过去。
“好家伙,我等了你们两个小时。”林国庆看到人下来,不由地骂骂咧咧道,“不是说要先来我这边吗,怎么又先去浦林村了。”
方书朋打趣道:“你这里有什么特殊的,怎滴,还要先来这见你。”
“话不是这么说的,咱们什么交情,能是林泽鸫可以比的。”林国庆哼哼道。
方书朋:“是是是,一起蹚水的交情。”
“哈哈哈哈——”
其他几个人没忍住,直接爆笑了起来。
林国庆吃人的心都有了,直耿耿地瞪向方书朋,气愤道:“你怎么还提这事,那是个意外,后面不是跟你说了吗,以后就不提这事了。”
“没办法,实在是太难忘记了。”方书朋忍得嘴角直抽抽。
后面跟着笑了起来。
只是还没笑几声,他的脑袋就被敲打了一下,猛地回头一看,就看到了方应礼的脸。
瞬间就萎了,不敢再继续嘲笑林国庆。
方应礼平静道:“时间不早,我们先把水渠那边今天要干的活给处理了。”
这事要从上周讲起,南方的冬天也会有下暴雨的时候,概率不大,但一下雨,那雨势凶猛,半天的功夫就将新一社区的水田淹了。
问题到底是出在水渠设计不对上,次日一帮人过来疏通被堵倒灌的水渠,发现里面不仅塞满了淤泥,碎石头也不少。
这一问,才知道林国庆交代几个老社员负责管理水渠,但那几个记吃不记打,时间久了,又偷懒耍滑头。
这次要不是再次淹了,可能都没人发现。
生产队的队长不需要亲自下田干活,但劳心劳神地什么事都要管,难免有疏忽。这帮偷懒的就趁队长分派工作没在,就忙里偷闲,当起懒汉。
这事发生后,那几名社员都被扣了处分,还扣了工分。
一下子就不乐意了,纷纷来闹。
于是,那天方应礼他们也在,亲眼目睹了闹剧,跟着加入其中。
后面不知怎么就发展到扭打起来,方书朋年青气盛,看不得林国庆被一群懒汉欺负,就冲了上去……
两人因这事关系变得亲密不少,说是吵嘴,但都没真的动气。
方应礼一说干活,立马停止了掰扯,都跟上了走在前面的方应礼。
他们一点没拖沓,很快就把水泥搬到了水渠边,再用两辆小推车,拉回来一袋袋的黄沙土。
另外几个人则是将这些黄沙土和灰水泥按照比例低搅合混在一起。这几个人都是水利部的,主要负责这次的水渠改造。
说起来还要感谢这次的水渠堵住了,给了方应礼拿出设计图的机会。
再加上有谢毕卿这个中间人在水利部的关系,林局长很快拍板下来,同意了新一社区水田的排水渠重新改造。
这边粮食局都同意了,水利部想要反对就不容易了。
于是没几天,他们就安排过来了几个人员,亲自监督这次的改造。
他们都没有多说什么,见到方应礼只虚虚地点了下头,算是打招呼。
双方人马都有各自要忙的事干,周围各处响起噼啪地干活声,说话也是耳语,窸窸窣窣的听不清。
方应礼不用亲自动手,他站在边上敛眉地看向忙活的社员们,旁侧的陈彬不懂水利设计,只好对着眼前的景象发呆。
片刻后。
方应礼拿出设计图,走去找几名水利部的人。
陈彬愣了一下,接着跟着过去,听着方应礼和对方的人聊关于水利思路的事。
“这里改成小口会不会更加合适?”方应礼思路清晰,拿着笔在中间画着什么,而后冷静分析,“分成三个圈口,按不同高度来,比单一排水口的排水量更大。”
陈彬:“……”
好吧,他听不明白。
今天是日六,加更哦H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