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小姑娘大概觉得我单身……”方应礼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看着周慧岚努嘴瞪过来的眼神,嘴角已经勾了起来,压不住了。
“我是有妇之夫,不给任何人接近的机会。”
“你在说什么,我可听不懂。”周慧岚扭开眼,不禁眼里也带上了笑意。
方应礼眼睛眨了眨,依旧一瞬不瞬地盯着她看,大概是看得烦了,周慧岚又瞪了回来,催促他怎么还不走。
意识到早班车要开了,方应礼有点遗憾。
“……明天开业,别太累,有什么忙的就交给店员去做,你现在也是开分店的老板了,别总是亲力亲为。”
“好啦,怎么变啰嗦了,这还是方同志吗。”
“肯定是方同志。”
方应礼单手扯了一下挎在肩上的背包,边回头看了眼站在分叉口的周慧岚,心中生出暖意:“路上注意安全。”
“好。”周慧岚笑着回应。
方应礼看着她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见着那个单薄的背影越走越远,低下头看向手腕处的表。
——嘶,要赶不上早班车了!
不再耽搁,方应礼撒腿就跑,以百米速度朝着车站奔跑而去。
“呼呼——”赶上了。
几分钟后,方应礼成功地坐上去岐江县的早班车,车上已经挤满了人,他环视一圈没看到座位,挤着朝里面挪过去,来到车厢中间位置,不一会儿,前后左右全都是挨着人。
很快,车厢移动起来,脚底传来嗡嗡嗡的震动频率,车子稳当地驶出汽车站,融汇进川流不息的人群里。
这次出差,正巧碰上夏萝卜成熟。
泊山镇的夏萝卜已经在陆续收成,岐江县这边的夏萝卜也进入了夏收的步骤。
第一天从试验田里回来,谈起夏萝卜收成的事,方应礼和谢毕卿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生出明天去萝卜田里的想法。
其他几个人知道他们俩要去萝卜田,自然也是要加入的。
“最近一直泡在这边,夏萝卜收成了都没注意到,也不知道这批萝卜的收成怎么样。”
“话说,泊山镇的浦林村是萝卜生产大村吧。”张建树忽然开口。
其他几个人往方应礼的方向看了过去。
方应礼对上他们的视线,点了点头道:“确实,那边已经收了。”
“产量如何?”廖惠州问。
方应礼道:“亩产比去年夏收多出百分之五。”
“百分之五啊……”
廖惠州似乎随意地说道:“我记得去年夏萝卜是小陆你负责的吧。”
“……是的。”陆锐安眼神微凛,淡淡瞥眼看他。
廖惠州仿佛没有看到他的眼神一般,轻笑道:“看来小陆你还需努力呐,百分之五听着不多,可一亩多出百分之五,一百亩算下来的产量可一点都不少呢。”
陆锐安心中冷笑,别以为他不知道这是在揶揄他,甚至于冷嘲暗讽。其他人仍然沉默不语,或是不想得罪廖惠州,亦或是都想看他的笑话。
毕竟在方应礼还没出现时,他还被称作为岐江县最为年轻有为的农业专员。
这样的美赞在方应礼的名声越来越响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经常来找他解决问题的农业大户,转头都去请方应礼了。
这些事,陆锐安本不想在意,可是总有人要将他拿出来跟方应礼作对比。
导致他现在看到方应礼都难免生出怒意,想着要不是因为他,就不会遇到这么多破事。他知道这样的厌恶来得没有道理,但克制不住……
眼下不是争吵的好时机,陆锐安压下厌恶的情绪,冷静道:“活到老学到老,何况我还这么年轻,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肯定要好好地努力学习。”
廖惠州悻悻然地笑了下。
第二天,大家很是识趣的没有再提到比较,岐江县这边的萝卜田是谢毕卿在负责,没人敢在他面前触霉头。何况,这边的夏萝卜收成不错,与方应礼负责的浦林村的萝卜田,产量不分伯仲。
其他人都知道两人的关系好,无疑都在猜测是不是有过交流。
做农业研究的,不缺讨论研究,研究的过程中对于数据很少私藏着不愿意拿出来分享。所以两人负责的田地有这样的产量,似乎没那么令人意外了。
只是这种事两个当事人不在意,反而是觉得这个产量还可以再提高。
方应礼是见过更高产量的,对于现在这种八九百公斤的亩产量,还是不够看。他可是记得,当年他跟着导师参与过一次白萝卜的培育,其中韩玉白萝卜的产量就高达两万多公斤。这不单单是品种的问题,还和栽培管理技术、土壤等都有决定性因素。
当然了,高达两万多公斤是个非常数,一般正常年景2500公斤~5000公斤左右,这个产量就已经是属于丰产量品种。
萝卜品种繁多,种子品质参差不齐,再加上地方品种容易退化,像岐江县目前的白萝卜品种,便是为了防止出现大范围退化,引进购买了不少外地省份的优良品种,来进行杂交繁育。
再经过套种等多种方法,现在来看,成效还是有的,至少亩产每年都在增加,但是产量上升的步伐太慢了。
非常有必要进行栽培技术的推广。
这件事情自然是落在了农业专员们身上。他们可不只负责水稻田的问题,水稻品种要搞,其他经济作物也要同时抓起。
趁着这次出差,方应礼就将要加大栽培技术推广,以及科普栽培技术的标准和规范认识,觉得有必要与生产队那边进行一场栽培技术要求指导。
闻言,其他几个人都沉默了下来。
几秒后,谢毕卿摸着下巴沉思道:“这个想法倒是不错,是有必要与生产队那边开展一场栽培指导。”
“……得好好想想。”
“这要求好是好,不过现在的栽培技术还不够完善,想要做好恐怕没那么快。”
“冬萝卜栽培前能搞不?”
“应该是没问题。对了,应礼你那边是不是已经有想法了?”
对上这个问题,全部专员指导员们想法一致,一面倒的支持这个想法,只是他们之前都是各镇管各镇的,手头上的资料都比较乱,短时间内不好统计出来。
况且,也有几个镇的白萝卜产量比较差,他们那边提供的栽培技术不一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