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冬天短暂,小麦播种后会在二十多天后逐渐发芽生长,在长达几个月的种植后,会赶在春播前进行收获。
不过现在这么做的生产队很少,其一是田地确实需要休养生息,不能因为想要多收一些粮食,就把田地霍霍了。要是田地养分不足,出现退化的问题,那哭都没地方哭去。
其二则是,冬小麦种植期长,慢的话长达一百五十多天,要是赶不上春播,那一年两熟,变成两年三熟,好像更亏了。
于是,郑高建作为泊山镇总公社的生产大队长,在多次开会之后决定,今年的泊山镇在秋收结束后,全体田地进行深耕,之后修生养息到第二年的春播。
在农忙期间,农民会忙于耕地、播种、施肥、浇灌、除草等等,这些活全都干完,就是长达十几天的收割忙。
而方应礼作为泊山镇唯一的指导员,却没那么幸运地放这么长的假期,做不成真正的甩手掌柜。林局长交代他,隔几天就要过来局里一趟,关注水稻收割的情况,跟着他一起加班的还有陈彬和方书朋。
这天他刚收到放假回家的消息,就接到谢毕卿的电话,问他这几天有没有空,去一趟岐江县找他,他那边有事要跟他商榷。
方应礼表示自己有时间,会过几天去一趟。
挂了电话,方应礼收拾好东西出门去街巷那边找周慧岚她们。
午后三点半,周慧岚和阿翠姐刚忙完一波活,方应礼过来的时候,她们俩在清洗锅碗瓢盆,牛娃在旁边打下手——玩水。
看到爸爸回来了,牛娃立即跑过来要抱抱:“爸爸,爸爸!”
“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周慧岚擡眼看了一下他,问道。
方应礼回:“局里放农忙假了,我见没事就先过来一趟,跟你商量着明天带同路他们过来一趟,不过我还有其他事情忙,白天恐怕不能留下来帮你。”
“没事,你要有什么事就尽快去做。”周慧岚摇摇头。
她做的是小本生意,有阿翠姐帮忙已经够了,虽然累点,但分下来阿翠姐能挣得更多,不用再雇一个人干活。
方应礼抱着牛娃坐在旁侧的凳子上面,捏捏牛娃养肥了的脸颊,看着他现在肤色没之前那么黑了,不由地勾起嘴角笑了笑。
原身本来的皮肤并不黑,要不是长期在田里干活,他应该还会更白一点。不过现在这健康的麦肤色,方应礼也挺喜欢的,并不是很崇尚白皮肤。
他对自身的颜值要求不高,不过家里的小孩要是能长成白白胖胖的模样,肯定比现在更加讨喜。
“嘉嘉在这边都吃重了,再过不久恐怕就抱不动了。”方应礼打趣。
牛娃一听,连忙摇头:“不重不重,爸爸可以继续抱我。”说着,害怕方应礼真的不想继续抱着他,吓得他赶紧贴上来,伸着小短手环住方应礼的脖子。
周慧岚道:“你别吓他。”
方应礼无辜地耸了耸肩:“我没有,嘉嘉现在长大不少,明年就可以去读幼儿园咯。”
牛娃听到“幼儿园”三个字,眼睛亮亮地问道:“爸爸,什么是幼儿园啊?”
“就是小孩子读书的地方,你之前不是说想要读书吗,那嘉嘉你想不想去读幼儿园?”方应礼揉着他的脑袋,柔声地问道。
牛娃想到小叔小姑每天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场面,觉得自己也很想要书包,想要去上学,便认真地点点头:“想读幼儿园。”
方应礼哈哈哈地大笑起来。
“好好好,等明年我们嘉嘉就要上幼儿园咯,到时候可不许哭鼻子哦。”
“不会的。”牛娃很有自信地说。
在店里逗了牛娃玩了一会儿,方应礼放下他,骑上三轮车先回去村里一趟,等他到家,方同路兄妹俩也放学回到家里。
村里有个不好的情况便是,在农忙时期,连小学都跟着一起放假。
家家户户半大不小的孩子都要跟着下地干农活割水稻,哪怕不放假,这期间能去学校读书的学生也寥寥无几。
所以这次,红湖村小学跟往常一样也是连续放假了十天。
杨欣知道学生们放假后不会真的待在家里无所事事,而是真的会被家长叫去田里帮忙干活,她虽有心想要改变村里的教育现状,却也知道只靠她一个人并不能改变什么。
每逢农忙,她能做到的,只有干睁眼看着。
不过想到不需要特意请假就可以带方同路他们俩去镇上,方应礼心情还算不错,让他们装上几件过去穿的衣服。而他去了趟田里,把成熟的蔬菜全都收完,剩下的还没熟的,他去了趟二伯家,让方二伯去菜地里浇水时,顺带给他们家也浇一下。
交代完这些,他带着两个小孩,还有两筐蔬菜出发,趁着天黑之前,赶回到镇上。
他们一家要在这边居住,阿翠姐不好继续留下来住,而且农忙来了,她也要回家收割水稻。
这十几天是没法过来镇上帮忙了。
知道她不能过来,周慧岚虽然心里惋惜,但一家人又可以住在一起,她心情比想象的要好上不少。
当天晚上,方应礼和周慧岚两人一起就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晚饭。
方巧娥有好几天没过来镇上,今天一到这边就能吃到这么多道菜,差点热泪盈眶,呜呜呜地口齿不清地说话:“好想一直待着这里不回去了。”
那里是她生活了九年的家,但这么短时间相处下来,方巧娥发现家里只有她和小哥的时候,竟是莫名的害怕。
她想牛娃了,更想周慧岚。
每天都盼着周末能尽快地到来。
即使晚上方应礼会回来睡觉,也不睡前堂,跟着他们睡在里屋,可是他们睡的时候方应礼还没上床,他们醒来的时候,方应礼又出门上班了。
每天相处的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这对于以前从没跟家里人分开这么久的方巧娥来说,实在难熬。
见她咬着唇,忍着不哭的可怜兮兮模样,方应礼止不住地心疼,上手揉揉她的脑袋:“等今年放寒假,我们就一起住在镇上。”
“嗯?”方同路心里也难受,但听到这话,愣愣地没反应过来。
方巧娥更是傻愣愣地看着他,缓了好久才开口:“大哥,我们要一起住在镇上了吗?”
“对啊,我想好了,等今年农忙稳定下来后,我们就在店不远的地方租套房子,到时候小慧你过来开店也方便,我呢每天也不需要那么早出门上班。”方应礼道,“还有嘉嘉年纪不小了,想要读幼儿园只能是来镇上。”
“太好啦~”
方巧娥欢呼起来。
欢呼完,她冷静下来地想了想,喊道:“不对,那我跟小哥怎么办?”
“大哥,我和小妹还要读小学,难道也要过来镇上读书吗?”方同路接话地问道。
方应礼点头:“对,都要来镇上读书。”
泊山镇的入学条件跟红湖小学差不多,都是需要通过老师的面试,拿到入学资格就可以进入到学校读书。
不过现在大部分的家长都很喜欢叫“念书”,乡村的就读情况不好,一般小一点的村是没有自己的学校的,得去隔壁的大村里念书。
毫不夸张的说,上个学走七八里路都是小问题,有的还要步行十几公里,村里几个小孩聚在一起每天上学放学。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方应礼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好。
好在红湖村不小,不需要跑去其他的村里读书,再加上方同路和方巧娥在村里读到三年级,每学期的学习分数都很高,方应礼只要去主任办公室里要来每学期的分数情况,然后再去泊山镇小学报名,拿到面试资格就可以了。
剩下的,就要看方同路和方巧娥两人的面试情况。
不出意外的话,以两人的学习成绩,肯定能顺利通过老师的面试。这点上,方应礼完全没放在心上。
他犹豫的是哪所学校更好。
泊山镇哪怕是小小的乡镇,但管辖着几十个自然村,还有几个社区,总人口那么多,除了泊山小学,还有府路小学、新一小学、山南小学跟郊东小学这几个小学。
他忙于工作,目前只知道这几个学校,但具体哪个学校更好还没去探听,打算趁着这次的农忙假,将这些东西都打听清楚。
一家人吃完饭,小孩子们在后院里排队队洗澡。
方应礼在灶边给他们烧洗澡水,牛娃不是小娃娃了,他现在跟方同路一起洗澡,还会自己穿衣服,不需要方同路帮忙。
两人洗好澡,方应礼就给方巧娥倒好洗澡水,把后院的帘子拉上,又将房门关上,其余等人返回到前面的店里。
店里开着钨丝灯泡,如今镇上的电费昂贵,除了店里开着一朵钨丝灯泡,屋里还是点着煤油灯。
不过现在小孩要洗澡,方应礼没有连这点电也省着,给方巧娥开了灯泡后,回来让周慧岚以后也别不舍得用电。
“光线太暗对眼睛不好,别还没老呢我们先老花眼了。”方应礼道。
周慧岚身形一顿:“哪有那么夸张。”
“我骗你做什么,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做扎花的时候多动动脖子,几个小时不动脖子都要僵住了,难道你不是?”方应礼笑盈盈地看着她。
周慧岚被他看得有些心虚,撇开眼不想跟他说话。
镇上的电费贵,她每天都是等天快要黑透了才舍得开灯,就是想多攒点钱,早点能在镇上买房子。但被方应礼这么拆穿,她想不到反驳的话,便假装没听到。
方应礼不想又被她含糊过去,正色地告诉了她在昏暗的环境下工作的危害,以前在村里没电没有灯泡是一回事,但现在都在镇上临时住下了,这次还要住个十天半个月。小孩子们晚上还要看书,若是为了省这么点钱,不舍的用电,小孩子的眼睛看坏了怎么办。
劝人最好的办法便是危言耸听,果然,在听到小孩子眼睛会看坏,周慧岚后面就没不舍得用电了。
一到晚上,店里两盏钨丝灯泡都打开,宛如白昼地亮堂堂起来。
方同路和方巧娥两人白天在店里帮忙做生意,晚上空闲下来开始看书做数学题,不再像之前那样,看不到一会眼睛就泛酸难受。
到这边住,方应礼不再好意思找借口分床睡,方应礼睡在里头,中间睡着牛娃,周慧岚白天要早起做生意睡在外头,两人隔着一个牛娃,每次都是相安无事地睡到天亮。
况且隔壁床还睡着方同路兄妹俩,他们就算想要干什么,也没机会啊。
方应礼对自己这种成年人的想法狠狠唾弃了一会,相处久了,他竟然有一点惦记合伙人,这可不是什么兆头。
但这念头一冒出来,就如雨后春笋,唰唰唰地节节高,怎么压制都压制不了。以至于在连着同睡一张床五天,方应礼做了个相当可耻的梦。
醒来飞快地跑去后院,浇了两桶透心凉的地下水。
他面色不对劲地回到屋里,在微弱的光线里看到躺在床边的周慧岚。周慧岚平日里绑成长鞭的头发散开,几缕盖住侧睡着的小半边脸颊,紧闭的眼睛粉色的嘴唇……
呜……
方应礼鼻尖微热,连忙移开了视线。
他在大脑里疯狂地循环几遍静心咒,吹出带着热气的呼吸声,头也不回地出了里屋,返回到后院里。
后院除了压水井,只有肆意生长着的杂草。近些日子在大家的踩踏之下,杂草长势衰弱下来,已经被他们踩出一片空地。
周慧岚醒来时,听到后面传来一阵“哐哐哐”的声音。
她皱着眉好奇地起身披上长袖外套,撩起后面的帘子一看,就看到方应礼赤膊挥舞着锄头,满身是汗的在锄草。
周慧岚问道:“你怎么忙起来了?”
方应礼闻言,挥舞着的锄头一顿,迟疑了两秒才放下来,转过身地撇眼看向地面,不太敢去看周慧岚的脸。
毕竟换做别人,在梦里做那样的梦,这会再见那张脸,也不会比他淡定多少吧。
周慧岚打了个哈欠,没发现他的异常,问:“应礼,你是要开地吗?”
“嗯。”方应礼闷闷地应了声。
周慧岚道:“可这后院里的空地太少了,开了也种不了多少,而且我一忙,都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浇水。”
店里的生意在经过一阵红火之后开始步入正轨,每天的营业额都很不错,周慧岚现在重新给阿翠姐算工资,按一个月月结,每个月35块钱的薪资,还包吃包住。
比起一些一级职工工资都要高,阿翠姐想都不想地答应下来,正好她也不想每天回去见那人,简直是双喜临门。
两人都很忙,住进来到现在,都没空去管后院那边地,到现在一直空着。
方应礼道:“可以种些蒜苗、蒜头跟小葱,这样你们以后就不用经常去供销社买。”
当然,也是因为这些配料的东西用得多,还好种,把根部种下去之后,除去蒜头以外,其他的不用一个多月就能长出来。
而且蒜头在成熟之前,还会长出蒜薹、大蒜苗,割了只留下根部在地底下种着,就能自然成熟成蒜头。
比起种植蔬菜,方应礼更倾向于这些。
听完方应礼说的话,周慧岚觉得挺有道理的,不过还没聊几句,方应礼突然道:“我上午要去一趟县城,大概两天回来。”
周慧岚:“嗯?”
好端端的,怎么要去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