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经济状况来看,国家大部分小零件都还要靠进口,进口价格昂贵,平民百姓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支付这么一笔高额的成本费用。哪怕是以镇为基础的生产大队,面对这么高的费用,依然需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何况是小小的浦林村。
哪怕浦林村是生产大村,有着将近几百亩水田和旱田。
面对方应礼这般无情地直面戳破现状,林泽鸫的脸色极其难看,他闭了闭眼,缓了许久才平复那难受的情绪:“唉。”
“放心,不用几年,我们会越来越好的。”方应礼自信道。
随着改革之后的几年,南方城市的经济极快发展,大力发展的前提下需要更多的经济来源,还有外地迁移人口,这些人口都需要大量的粮食。到那时候,会有更多的优良品种应运而生,新的时代快速来临,之前需要高昂价格才能买到的东西,兴许不用再大费价钱。
方应礼不是对自己有信心,他是对国家有信心。
85年后的经济,与80年头的经济是完全不可比拟的,那个时候会有更多的万元户诞生。再加上生产队彻底解散,所有田地归于集体所有,到时候人们可以靠着家里种田,再加上其他的收入,会越过越好。
若是不想再继续下地干活,还可以将分配到的土壤租聘给别人,只收租金也是一种经济来源。
想到几年后的发展,方应礼心潮澎湃,希望这天能更快到来。
林泽鸫笑起来:“方指导员的话,总是让人无端有些期待。”他笑着,压抑的情绪随着浮上脸颊的笑容逐渐了散。
这么一圈转下来,等一行人从田地出来回到休息室,已经到中午吃饭时间。
林泽鸫邀请方应礼留下来吃过午饭再回去:“食堂里没菜,我让师傅炒两盘,虽然简陋了一些,但都是自家种的菜,吃着也香。”
“好,那就麻烦师傅们了。”方应礼笑着欣然接受。
到饭菜端上桌,方应礼发现这炒的青菜里面还加了不少猪油渣,有了猪油渣润菜,这菜吃起来不止香,还很下饭。
公社里的白米饭可以免费吃到饱,社员们在家里不舍得煮白米饭,就在食堂里拼命地吃回来。
因为食堂不提供菜肴,社员们都是自家带菜过来,见到方应礼和陈彬留下来吃饭,有的主动将带过来的酱油猪肉拿过来,说是送给他们吃的。
有了开始,后面陆续有几个家境不错的社员把自己带的饭菜拿过来,连后来忙完过来的林天树看到,直接带着菜跟一盆米饭走过来。
他今天带的是五花肉炒笋片,还有一碟糯米豆腐乳,上面还挂着几颗没有化开的糯米粒,闻起来挺香。
“指导员,你下午有空吗?”坐下来后,林天树先是用还没吃过的筷子给方应礼夹了一块最大的五花肉,而后问道。
方应礼接受了他的五花肉,说道:“有空,可是你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不算问题,就是我跟我爸都不是看得很准,现在稻苗是正常长的,不过我们都不确定要不要再施一层肥。”林天树说。
之前拿的是陆专员的施肥方法,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追加一波厚肥,以求接下来的生长期能更好的吸收到足够的养分。
但现在用的是方应礼的,方应礼之前交代过他们可以按照陆专员的方法再施肥一年,可是现在苗是正常生长的,他们就开始不确定起来了。
“行,晚点过去一趟。”方应礼道。
林天树感激道:“谢谢方指导员。”
吃饭时间不谈正事,说完这几句,方应礼开始认真吃饭起来。
很快,几个人吃得满嘴是油,都不客气地扒了几碗白米饭。
林天树本带过来的猪五花炒肉片,是要分成两顿吃的,现在都被大家给嚯嚯完,嚯完林泽鸫还意犹未尽。
拍着林天树的肩膀说道:“以前都没见你孝敬我,现在还是靠指导员才能吃到你一片肉,不容易。”
林天树的脸骤然涨红,不好意思地支支吾吾半天,解释不清楚。
“不愧是大队长,说话都是这么有艺术,你看林天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了。”方应礼开玩笑地打趣。
林泽鸫“啧”了两声:“我作为大队长还不能说一句不好啦?”
“那也不能以大欺小。”方应礼怼回去。
他倒没觉得真的以大欺小,不过看林天树这模样,之前应该跟公社里的其他社员们相处得一般般,至少不会把带过来的饭菜送给别人吃。
想来也是,大家都不容易,他过来这么多次,也没见过有几个人分着一起吃饭菜的。若是真的,那肯定是好兄弟的关系。
“算了,有你撑腰,这小子可不会因为我这句话就觉得得罪了我。”林泽鸫乐呵地笑了一下,没真的生气。
一干人吃完饭,开始收拾东西回去找个阴凉的地方休息。
方应礼要跟着去浦林村内村,陈彬也想去见一见修整两个月后的水田现在成什么模样了。
见他们都要去家里,林天树二话不说地开上他家的机动柴油三轮车,稳稳当当地载着他们往家的方向过去。
三轮车开到村道里面途径一片广袤的柑橘林,树梢上的柑橘已然成熟,挂着鲜艳的橙黄色柑橘,几颗几颗的簇拥在一起,半隐半现在绿叶之间。
见到这场景,方应礼有些恍惚地想起来,十月份到了,柑橙也要收获了。
泊山镇主要果林有荔枝林、龙眼林,这是这边的特产水果,不仅泊山镇,岐江县,以及其下四大农场,还有上百个自然村,每个村里都有种植荔枝和龙眼。
不过现在农村还没有大面积的承包种植,只在镇上、农场才有大型果林。但,没想到浦林村还有柑橘林。
方应礼很快就发现了什么,疑惑地问林天树:“以前都不是走这条道的?”
“这次下雨把那条路给淹了,现在水位下来,但泥坑不少,不好开道。”林天树解释。
“这果林是谁的?看起来面积不小。”他问。
林天树说:“是镇上的大户过来承包的,好像承包了二十多亩山地。”
“这地用来种植柑橘挺好的。”方应礼瞥一眼地上的土壤,若有所思。
一听到这话,林天树顿时有很多话要说:“那大户来看地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说这地不好开荒,屯着也是浪费,还不如让村长卖给他,不过村长精得很,听到这话就知道这地不能卖,只同意了租聘,好像说是租了三十年。”
“当时还有人说这大户人多钱傻,这地看着就不好种东西,结果人家很快就带着工人过来,把这地都给整了一遍,还在这边开了条道。喏,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就是那大户给开的,算是我们村第二条村道。”
这条道直通另外一条主要村道的交叉口,若是另一条堵住了,他们也可以走这一条。有了这路,村里人对这大户的印象还挺好。
今年柑橘成熟,已经有不少人家家里有闲人的,都跑过来这边打小工摘柑橘,林天树还听说一天有一块钱呢,多的是人乐意干。
他家不缺钱,就没跟着凑热闹,不过他们叔伯几家人都有派人过去,回来的时候还说管一顿午饭,是白米饭配猪油渣炒菜脯丁。
陈彬发言:“看来是个不错的老板。”
方应礼颔首:“有机会倒是想见见。”他想吃柑橘了,不知道回来的时候能不能路过买一点回家。
就这样,他们一路聊到家门口,把三轮车停稳,三人下车后先奔去林天树的祖宅,在里面见到林大叔后,四人再去到田里。
经过修改的排水渠在这次暴雨来袭时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这次下大雨,他们竟然没见到雨水倒灌,那些本来会积压高过排水沟进来的雨水,统统在修改的拐弯处,直接分道成三条水流,排进到一边的河道里。
而道沟的两边用土砖跟水泥重新巩固过泥土,这次雨水冲刷下,也没掉落多少泥沙,泥沙减少,堵住排水口的概率大大降低。
当时家里就林大叔跟林大婶在家,忽然下大雨把他们吓一大跳,立马带着工具过来排水,见到这样的情景都是一怔。
而后感慨方应礼的厉害:“后生可畏啊。”
林大叔干起活来不输儿子,撩起双臂上的袖子,露出来的手臂强壮有力,看着老当益壮,神采奕奕。
在见到方应礼时,双手紧紧地握住方应礼的手:“方指导员,林叔我这辈子最有幸的就是听你的话,坚持按照你的办法来修整这田,要不然以后的日子可不知道该怎么下去了。”
“叔,不激动。”方应礼被握住的手传来一阵阵疼。
他面色不显,却也没让林大叔继续紧握着手,等他松开后,说道:“叔,奋斗还没结束,接下来我们依旧要重视这个问题。”
这土壤退化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善回来的,在后面的日子里,还需要持续地使用熟石灰来降解田里的酸性物质。直到这些有害的酸性物质全部降解到一个平衡的指数,到时候就可以再用其他的方法来填补土壤的亏空。
好在他们之前联系了陆专员,不得不说,陆锐安这人品性兴许一般,但业务能力还是不错的。
他提出来的方法虽指标不治本,可这么三年来的坚持用大量肥料堆积,也算是做了件好事,没有让土壤恶化得太过夸张。
他们到达水田边,入目已经不再是之前那光秃的田野,田埂周围青草萋萋,雨水过后,牧草长势更加凶猛,有些已经超过半米。
牧草越长,生长的地里的根茎会越扎越深,等到完全巩固住周边的土壤,算是事成一半。接着就是看对面了。
对面的山坡本光秃秃的只有黑黄色的土,现在上面青野蔓延,碧青的牧草随风飘扬,周围的空气闻着,有股泥土带来的清新芳香。
田里的水稻长得不错,抽穗期需要大量的养分,现在的养分足够支撑着水稻生长,目前看着很健康。
不过林大叔的担心挺有道理的,目前的长势只能算是不错,还达不到最好的标准,再追加一层肥料,对水稻和田地都是好事。
“叔,之前陆专员给你的施肥方案,方便给我看下吗?”方应礼问。
林大叔立即道:“肯定方便啊,我这就去拿。”
说完就立即返回家里,没过多久便带着一张有些发旧的书页纸张过来。这张纸有三个年头,人长期的触碰让它摸起来边角都有些光滑发软。
方应礼接过纸张后打开,沿着字迹一行行地看下去,看完后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按照这个施肥方案作为基础,修改部分之后,重新写下来。
写完,他撕下纸张递过去给林大叔:“我在前面都标注好了每批的施肥次数,叔你就按照这个序号来对应施肥的量,这次就按这个抽穗期的来施肥就好。”
他指了指写着抽穗期那行,跟林大叔解释。
“好的好的,我就按照你说的来办。”林大叔说。
林大叔很开心,四人回到林家祖宅,他急不可耐的叫儿子去把仓库里堆放着的肥料搬出来,他明天就要把田里的肥给施上。
而他则是拉着方应礼坐到前堂的桌椅上面,煮着水给方应礼泡茶:“上次我看你很喜欢喝茶,这次去拖江西朋友买东西的时候,让他给带了两盒毛尖过来。方指导员要是不嫌弃,这茶就带回家喝一喝。”
“那我就谢过叔的好意了。”方应礼道。
他没拒绝他的好意,拿了人家的茶叶,他自然就没再要咨询费。虽然他过来三趟可能只收一次咨询费,但不妨碍他依旧很喜欢林天树一家人。
和林大叔聊天也很有趣,趁着林天树还没回来,他喝着茶,边听着林大叔说起年轻时候的趣事,边吃着林大婶端上来的小炸鱼,
林大婶说这小黄鱼是她今天去镇上卖东西的时候顺道买回来的,特别新鲜,她用一点面粉加红薯粉,配在一起调成面糊,小黄鱼裹上面糊下锅炸成金灿灿。
一咬,酥脆无比,里面细小的鱼刺都炸得酥了,根本不用担心会有鱼刺。
见方应礼爱吃,林大婶贴心地回到厨房,给方应礼装了满满一袋小鱼酥。他回去的时候,让方应礼给带上。
好东西.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陈彬也得到了一包,不过他们都发现,同样是热情招待,但给陈彬的那包小鱼酥,只装了一半,不像方应礼那包,鼓得袋子都称起来,里面的小鱼酥都要露出来了。
而且刚才送茶叶的时候,林大叔光顾着给方应礼,并没有陈彬的份。
陈彬虽然不酸,但看着还是狠狠地羡慕了。
“我妈看起来很喜欢指导员你,我自己去生产队的时候,她给我装的小鱼酥,每次都只有三四条。”林天树看着方应礼手里的袋子,也是狠狠地羡慕。
陈彬顿时觉得,他的待遇也挺好的。
闻言,方应礼看了他一眼。
难道这小黄鱼在这边价格很贵吗?
他一问,才知道不是价格贵不贵的原因,而是这小黄鱼需要看季节,有时候季节不对,一年都吃不上几次。但今年小黄鱼还挺肥,这次买回来的,每条都有大拇指.粗,吃着特别满足。
方应礼的运气也是贼好,这小黄鱼刚炸出锅的时候口感最好,放上两三天后就没那么好吃了。
林大婶今天刚买回来,油炸不过两个多小时,虽然冷却了,但吃起来一点都不比热的差,甚至因为冷却后,吃起来更加酥脆。
给到方应礼的这包小鱼酥足有一斤多,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份量。
回去途径那片柑橘林,方应礼让林天树将三轮车停一下,他绕着看了看,看到围着的门在哪里,走过去询问其中一个忙碌的工人,问他橘子卖吗。
那人看到他,摇头说不知道,但又说可以帮忙去问下管事的。
林天树这才知道方应礼想要买柑橘,立即道:“方指导员,我跟里面的管事认识,我去帮你问。”
“那行,辛苦天树了。”方应礼笑着说。
林天树连忙说没事,然后跨过木门进入到里面,等过了十几分钟,他手里提着一大袋柑橘回来,身后还跟着个中年人。
“方指导员,果林的管事听说是你要买,不让收钱,硬是塞了这么多给我。”林天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他本来是打算自己出钱买的,但没想到对方认识方应礼,还亲自跟着过来。
中年人热情地走过来跟方应礼握手,说很高兴能见到方应礼,之前只是听别人说起他,现在看到才知道方应礼这么年轻。要不是时间不对,他真想请方应礼去里面坐一坐。
不过方应礼跟他寒暄几句后,还是打算给钱,要不然他就不收这橘子了。中年人送了几次没送出去,最后只好报了个优惠的价格,将这一袋十几斤的橘子优惠卖给方应礼。
到局里,方应礼路过前台看到林菲在那里,就走过去问她要不要尝一下这小鱼酥。
“哪来的?”闻到香味,林菲的眼睛都变了,从前台里探出脑袋,轻嗅鼻息,确定这味道是她喜欢的,便点了点头。
“给我来点。”
她说着,跑去洗手间里洗了手回来,找出个干净的饭盒递过去给方应礼。
方应礼给她装了半盒。
林菲是个嘴刁的,吃过的好东西不少,一看到这金灿灿的颜色就知道这东西不错。她也没再多说什么,当着方应礼的面就拿起一条吃起来。
这一咬酥脆的声音就在齿尖响起,林菲眼睛一亮:“这做的,不输钟阿姨。你到底在哪里得到的小鱼干?”
“是别人送我的。”方应礼自豪道。
“别人送的啊,那我以后可不一定能吃到这样的小鱼干,不行我得带回去给钟阿姨尝下,看她能不能做出来一样的。”林菲有些小失望,把手里的小鱼干吃完,意犹未尽地把饭盒给盖上。
然后对方应礼说,下次有什么好吃的记得叫上她。
方应礼在袋子里掏了几个橘子放到她的桌上。
“你想吃饭团吗?”方应礼问她,“我家小慧做的饭团,一个一角钱,味道很不错,你要是想吃,我明天给你带来。”
他没说请吃。
林菲也没觉得不对,立即点头:“那行,我要两个,明天带钱给你。”
现在她手头上没有散钱,不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