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闻到这里面的香味了,原来是饭团?什么样的饭团闻起来有这么香吗?”方木沐在体育会里,吃的都是营养餐,虽然饭量够,但为了不让他们这些运动员摄入太多的高热量,吃的大都是没有油水的鸡肉。
他早馋家里做的红烧五花肉了,今天刚到家,就馋着方二婶给他做肉吃。
不过他在方应礼的饭盒里面闻到了五花肉的香味,不由地口舌生津,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往嘴里塞。
“呜呜呜,好吃,这太好吃了。”
“妈,你快尝下。”
见方二婶朝着他无语地翻白眼,方木沐又往屋里喊,“爸,哥做的饭团超好吃,你快出来。”
方二伯:“……”
你爹我有这么馋吗?
虽是这么想,但他还是走出前堂,在方应礼笑眯眯地示意下,拿了一个吃起来。
刚咬一口,方二伯身形微顿,不可置信地看向方应礼,他可比方木沐这个傻大儿不同,立马就吃出里面的不对劲起来。
方应礼在这饭团里可是下了本,里面不仅有咸蛋黄、虾米、瑶柱、胡萝卜干、花生碎,还有不少炒得喷香的猪五花粒。腌制过的猪五花带着肉味的咸香,吃着很有嚼劲。
“应礼,你这小子是越来越会吃了啊。”方二伯不由感叹。
现在他这个当二伯的,都自愧不如。
方应礼谦虚道:“没有呢,我也是从本子上学着怎么做,要是二伯你们喜欢,我下次把怎么做的告诉你们,你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做着吃。”
方二婶吃过的好东西不少,这次吃到这饭团也被惊艳到了,不由地点头:“行,回头我去找你拿。”
“嗯嗯。”方应礼应承,拿着空的饭盒回家。
到家后,周慧岚让他不要急着出门,她跟家里的小朋友都吃饱了,方同路他们还像模像样地学着方应礼做了不少饭团。
家里没太多的饭盒装饭团,周慧岚便用油纸垫在篮子底下,把饭团放上去,再用隔笼隔开,又装了一层。
周慧岚道:“你先在家里吃几个,叔公跟陈婶子那边我去送。”
“好。”方应礼没推脱。
他接着又吃了三个饭团,肚子有八成饱后,装了两个铁饭盒就出门。
今天是国庆节,生产队全体社员安排休假半天,这会,方大力刚到家不久。
他还没跟杨老师温存多久,便听道有人敲门。
“谁呀?”方大力心情郁闷地去开门。
一打开家门,就看到了似笑非笑看着他的方应礼。
方大力诧异:“你小子怎么过来了?”
方应礼笑眯眯道:“过来送东西就走。”
说着,他目光往左移动,对着方大力后面轻声喊,“杨老师。”
“嗯。”杨老师自然地接过方应礼手中的盒子,打开一看里面竟是整齐放着的饭团,有点意外,“这是你自己做的?”
“对,做的有点多,就想拿过来给你们也尝下。”方应礼如实道。
“等会。”
杨老师回屋去了。
方大力抽动嘴角:“无事不登三宝殿,你真的是来送饭团的?”
“对啊。”方应礼道。
方大力沉默一会儿,伸手弹了弹他的衣服:“你小子越混越可以啊,连新衣服都穿上了。对了,你在镇上怎么样,我听说你把书朋给安排去当你助理,够呛吧。”
方应礼却摇头:“书朋只是没接触过,但只要认真学还是学得很快的,而且他现在接触的都是皮面上的工作,学会还是很简单。”
方大力:“那就成,至少不是村里传的那样。”
两人没聊多少,杨老师拿着饭盒出来,里面新装了东西,是她今天中午炒的鸡枞菌炒肉片。
“没多少,你带回去给孩子尝下好不好吃。”杨老师道。
方应礼笑着说:“那我就不打扰哥跟嫂子了。”
从方大力那边出来,他直奔方富强家,印刷厂放假一天,昨天方富强就跟方应礼说过今天他会在家里温习高考资料。
见到他来,连忙放下手中的高考资料,迎着他进门。
方应礼进屋,看着空空如也的前堂,疑惑地问他:“叔叔阿姨呢?”
“他们去镇上走亲戚了,我不想去,就一个人在家里。”说完,方富强问他要不要喝茶。
方应礼说不用,他过来送个饭团就回去。而且他也没打算在方富强家里多待,虽然方富强觉得他难得来一趟,不喝茶很可惜,但看他想离开,也没强留,送着他离开才回屋。
看着桌上放着的糯米饭团,方富强顿感饿了,一看手表,才知道已经中午一点多,他光顾着看资料,都没做午饭。
还好方应礼送吃的过来,他可以先吃着垫垫肚子。
红湖村每年的端午节村里人都会做饭团,里面包的东西很简单,普通人家包的就是酸菜、咸菜或者菜脯之类的东西,吃着有点味,不至于什么滋味都没有。
有钱的话会在里面包上一块咸猪肉,吃着也有油水,还饱肚。当然,无论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这些饭团都需要先祭拜了之后才会开动。
天气热,等晚上再吃,有些时候都已经变味了。
方富强本没期待这饭团里都包什么馅,大不了就包猪肉馅的,结果一咬,他顿感不对劲。拿手掰开来看,就看到里面包了不下五六种配料,每种都炒制过,泛着滢滢的油光,闻着特别香。
吃着更香。
他一个没控制住,把十个饭团都吃完了。
“呃。”
好饱啊。
另一边,方大力跟杨老师坐在桌前,打算将炒好的鸡枞菌炒肉配着糯米饭团一起吃,他们的对面,还坐着个七八岁的小孩。
是他们的儿子,方琼。
方琼看到桌里多出来的糯米饭团,好奇地问:“妈妈,这是刚才那位叔叔拿给我们的东西吗?”
“嗯,你要尝吗?”杨欣微笑地夹起一个递到他的碗里。
并叮嘱道,“若是不想吃也不能浪费,要全吃完知道吗?”
“我知道的。”方琼点点头。
他手是洗干净的,拿起碗里的糯米饭团啃起来,开始觉得这糯米香香的,结果咬了两口发现,里面更加好吃,装了好多颜色的食物。
那个像胡萝卜的东西,吃起来软软的,特别好吃。还有里面包着的咸鸭蛋,味道特别香,吃着沙沙的,挂着一层金灿灿的油光。
“咦?这饭团……”方大力震惊。
他瞪大眼睛看向杨欣:“好小子,竟然没告诉我这里面还包了这么多玩意,别说这吃起来还意外的香嘞。”
“确实好吃。”杨欣也很惊讶。
不多一会,十个饭团就被他们一家三口全吃完了,吃完后,方琼还觉得不过瘾,喊着让妈妈再做一份给他吃。
“妈妈,我还想吃,我还能吃三个!”方琼竖起三根手指头,一副馋得不行的模样。
杨欣汗颜,她厨艺一般,吃了三个也没吃出来方应礼是怎么做的,只觉得这里面的配料味道一绝。这么多种材料搭配起来,竟十分的和谐,每种味道都不会特别突出,但吃着还能分别出来不同的口味。
想着上次方应礼做的酸菜鱼,她虽是没吃过,但方大力回来后带做法回家了,她试着尝试过,煮出来的味道很不错。没想到,今天的饭团更加合她的胃口。
没多考虑,杨欣去屋里拿出一盒大白兔奶糖,跟方大力说了声出门。
离方应礼到家不过半个小时,杨欣带着大白兔奶糖上门,这让在家里陪着牛娃的方应礼微微诧异地挑了下眉头。
“杨老师,你怎么过来了?”
问话的是方巧娥。
看到杨老师过来,她很高兴地拉着老师进屋。
杨欣不是扭扭捏捏的性格,她把手里的大白兔奶糖塞到方巧娥的怀里,对她说:“过来找你们大哥。”
“杨老师找我有什么事?”方应礼问道。
杨欣:“你刚才拿过来的饭团很不错,方琼没吃够,喊着要我再做一些,能不能告诉我是怎么做的?”
“这做法很简单,想加什么料就加什么料。”方应礼没仔细地说怎么炒的,只把一些细节的东西告诉了杨欣。
比如糯米在煮的时候要加一勺猪油进去,这样煮出来的糯米才会更香。还有炒配料的时候,要加沙茶粉,这样炒出来的味道才会有种独特的香味,哦,一定要用大豆油炒,尽量不要全部用猪油。
把这些细节说完了,方应礼又道:“杨老师你等下,今天我做的饭团还有很多,我去给你再装几个带回去。”
“那怎么行。”杨欣想拒绝。
但方应礼没听她的,已经走到里面,掀开桌子上的竹盖,拿着饭盒又装了满满的一盒饭团过来。
“杨老师,你就收下吧。”
“是啊杨老师,这里面还有我做的,你带回去给琼弟弟吃,他肯定喜欢。”
杨欣眼里露出欣慰的神情,柔和地看着方同路兄妹俩:“嗯,方琼确实很喜欢,缠着我做给他吃呢。”
最后她把饭团拿走,大白兔奶糖则是留了下来。
方应礼不让他们多吃,只给他们每人两颗,其他的都放到柜子上面,打算等周慧岚做完买卖回来,就让她保管起来。
农场里。
周慧岚停放好三轮车,掀开后座的遮阳布,把里面的东西露出来。
这趟过来,她不仅带来了花生糖和麦芽糖,她还装了二十多个糯米饭团过来。之前买回来不少油纸,周慧岚将油纸都剪成巴掌大小,每个上面放一个饭团,又再旁边挂了一张硬纸板。
上面写着“糯米饭团”四个大字后,。
她不算是正经营业,但现在每家每户吃不完的东西拿出来卖,公家是不管的。所以周慧岚也不担心有人来收走她的摊子。
开始时,过来买的人都是冲着花生糖过来的,偶尔有一两个看到旁边还放着撒着芝麻的饭团,并没有过问。
周慧岚也不急。
现在天气没那么热,饭团又是中午做的,放到晚上也不会变质,卖不出去的话大不了带回家当晚饭吃。
等她摆摊半个多小时,终于有人问这饭团怎么卖。
“这里面真的有包这么多东西?”问价的那人有点不相信,认真地询问了一遍里面真的包了哪些东西。
带过来的饭团都是周慧岚亲自包的,每个包的馅料都一样,虽没有比包给家里人吃的馅料多,却也是足的。她仔细地告诉问价的人,里面包的东西都是货真价实,让他可以先买一个当面试吃,如果有假,她可以原价还给他。
听到她这话,那人微微犹豫了一下,拿出一角钱买了一个。
边拿边嘀咕:“你这个价格好贵,不过若是真的包了这么多东西的话,那我还是能接受。”
因为他之前在镇上吃过类似的饭团,里面没有加咸蛋黄跟瑶柱干,也要一角钱一个。
付了款,他当着周慧岚的面把整个饭团很快地吃完,吃完后赞不绝口道:“这饭团味道真不错,我要是多买几个能便宜些吗?”
周慧岚道:“可以,你要是买十个的话,我一个按九分钱的给你。”
那人:“……”
他觉得一口气买十个还是太多了。
“不能再少一点?我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那人想继续砍价。
不过周慧岚却没有同意,这饭团里面包着的馅料价格不便宜,一个卖九分钱,她还能一个挣到两分钱,再便宜,就没赚头了。
周慧岚:“这位同志,我这饭团用的料都是供销社里最好的,你自己做一下就知道这里面的成本价不便宜了,你吃过也应该知道,这味道一般人可做不来。”
虽然她没吃过别人家做的饭团,但不妨碍她对方应礼有信任,她想,不仅是在红湖村,就算是整个农场,都没有一家人敢像方应礼那样做饭。
而且哪怕舍得,做出来的味道肯定不会比这个饭团还要好。这点上她还是很有自信心的。
听到这话,那人沉默几秒钟,他吃不完,但他隔壁就是他大哥一家,可以带点送过去给他们,而且这个味道确实很不错,下次想要吃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到。
想到这点后他还是选择花九毛钱买上十个糯米饭团。
买完之后他还问周慧岚什么时候还会再卖这种饭团,周慧岚过来农场便想过怎么推销这饭团,当即道:“这熟食不好放,以后只在周末提供饭团。”
“好吧。”那人拿着饭团,快步地离开了。
有了好开头,后面周慧岚也不愁卖。
接下来的时间里,陆续地有人问起饭团的价格,听闻要一角钱,少部分的人都是只买一个尝鲜。
这部分人还是因为周慧岚的缘故,他们是周慧岚的老客户,经常过来买糖。今天看到周慧岚还卖不一样的吃食,便捧场尝鲜下这饭团的味道。
哪里想到,每个吃到这饭团的人都是赞不绝口。
“这味道真香。”
“里面的咸蛋黄还流油,不错,老板我还要再买一个。”
“我也要,老板留一个给我。”
“你们什么饭团?咦,这么好吃吗,那我也要一个试试。”
周慧岚笑容满脸地看着,时不时地收下钱,递过去饭团给顾客。
不到十几分钟,剩下的十几个饭团一下子都卖完。
来晚的人见到没有饭团买了,都是一脸怨气地骂那些抢两个的人:“你们怎么就不留一个给我。”
“对啊,让我白跑一趟。”
说着说着,他们就把目光对准了周慧岚,问她什么时候再带糯米饭团过来卖。
周慧岚见他们这么热情,依旧没改口:“周末,周末有空我就会多做一些带过来,你们要是想吃,到时候这个时间点可以过来。”
选这个时间,周慧岚是精心算计过的,在周末,酱油厂、酿酒厂跟制糖厂那边的职员都休假。
这个饭团这么多人叫好,农场虽然比红湖村大很多,但说起来也是属于农村范畴,比不上镇上。卖这种吃食的不多,就算为数不多卖吃食的,味道也肯定没她家的饭团好。
不过即使这样,周慧岚也没夸大到每天都过来农场卖饭团。一是她精力有限,做完那么多花生糖、麦芽糖就消耗不少力气,二是天天过来卖饭团,农场里的人容易吃腻,吃腻后就不容易卖长久。
再加上熟食比不糖,实在不耐放,天气热的话几个小时就会坏掉。
周慧岚不懂什么是饥饿营销,却已经无形中知道如何运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