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2)

第61章

方应礼不需要上班,家里的三个小朋友可高兴了。

第二天醒来就围着方应礼转,他去哪里,小孩子们就去哪里。

方应礼坐在小凳子上磨镰刀,在做农忙前的准备工作,割水稻从古至今就不是个轻松的活。可以说是在农活里面最苦最累的,还程序繁多,每一道程序做不好了,都会影响到最后的收成结果。

饶是如此,方应礼仍是没有退缩。家里就他一个能干的壮汉,若是他把这样累的活留给了周慧岚,显然是个不合格的合伙人。

磨镰刀是个技术活。

必须从镰刀口的头部磨到中间,再翻过来磨另一边。

“大哥,我也要。”方同路眼神坚定地对他说。

方应礼头都不擡:“小孩子,不要玩刀,不安全。”

他没同意。

方同路没有像方巧娥那么好打发,大哥说不要,他就听话的没要,而是很认真地跟他商量:“我以前也拿过,妈妈说我可以拿镰刀了,我去年也能跟着爸爸一起干活。”

去年他才八岁,他跟方巧娥是农历八月十四出生的,也就是说,当时他们俩还没到七周岁。

方应礼眉梢挑了起来,他七周岁的时候在干嘛?哦,在玩他姥爷的象棋,偷藏了几颗,然后被姥爷发现了,喊着要打他屁股。

他没有接这句话,把磨着的镰刀翻了个面,将刀口磨出一道发亮的银光,说道:“今年有我在,你就不要想着下地割稻子了,不过你要是想帮忙,大哥可以答应你,让你在边上捆稻子。”

方同路点了头,这次答应了,没有继续说要割稻子的事情。

家里有三把镰刀,他看方应礼都磨了,还以为能有一把是自己的,看来另一把,还是大哥自己的。

这几天,天公作美,连着几天是热烈烈的大太阳。

方应礼擦了几下胳膊跟额头,把湿透地头发往后撸了撸。昨晚他趁着天黑,去看了田里的情况,有不少人跟他一样,都去看田里的水稻如何了。

他家今年不种秋稻,改种小麦,沟里的水排得比较干。昨晚他去的时候,踩在田里的土壤,已经不在是之前的黏糊糊,经过太阳晒了几天,表面还干裂出几道纹,不深,一踩里面还是软乎乎的湿泥。

“成了成了。”

“明天可以收了,喂,老弟你那边怎么样?”

“我们也差不多咯。”

耳边还荡漾着昨晚听到的话,方应礼揉揉有点发痒的耳朵,起身去里屋,在柜子里翻出割水稻要穿的衣服。

在收割稻子前,除及早排水,掌握稻谷颖壳发黄的成熟程度外,镰刀跟干活的衣服都不能少。

他收拾出来了两套,一套是原身的,一套是原身他妈妈的,刚好周慧岚能穿。

次日。

天蒙蒙亮。

在黎明将尽清晨未至的时刻,方应礼跟周慧岚两人起床,搭配着咸菜,简单地吃了两碗昨晚半夜先煮好放凉的粘稠白粥,穿好干活的衣服,戴上草帽,拿着镰刀,出门了。

没走多久,他们到村头。

不远处的田里,一大片一大片的,全都是金灿灿的水稻,夏风拂动,黄金般的稻穗变成金色的海浪,此起彼伏,荡荡漾漾。

田里已然有比他们更早过来割稻子的村民了。

有人在他们的旁边路过,笑呵呵地跟着周围的人打招呼。

“应礼哥,你们也来了啊?”后面传来熟悉的声音,有人拍了下方应礼的肩膀。

方应礼扭头一看,是方书朋。

方书朋请了假,特意回家帮家里割稻子,他们家的田地离着方应礼家的不算太远,就几片田,过来的时候就可以碰到。

他看了看周慧岚,露出虎牙地打招呼:“嫂子也好。”

周慧岚朝着他点头,算是回应了他。

方应礼道:“不跟你说了,我们下去了。”

“诶,我也要下去。”方书朋喊。

说完,他就看到方应礼拉着周慧岚小跑着走了,他根本没跟上。

当然他也不是要跟着方应礼,转而也朝着自己家的田地去了,田里的人干得起劲,陆陆续续过来的人,也没耽搁地跳进田里。

来得快的,都有人把捆好的稻穗丢到了边上。

没人会偷他们的稻穗,也不怕被偷。

方应礼下地后将自己的袖口扎紧,他使用镰刀非常利索,下地后就有“唰唰唰”的声音响起。

他左手拽住稻禾,右手持着的镰刀手腕一抖地朝着安全的方向弯去,拽着禾蔸一割,“唰”的一下稻穗连着禾衣禾蔸给割下来。割了七八茬禾蔸,方应礼用禾衣扎紧禾蔸,再割个几茬,捆成一扎一扎的,往旁边还没割的水稻上随手一丢。

他头都没擡,继续弓着腰挥舞镰刀割水稻。

没一会,他感觉到手掌常来细细麻麻的刺痛,撇眼一看,上面都是细密到比针眼还要小的口子,全都是稻禾叶子割出来的。

手掌出了汗水,汗水带来的刺痛极其难熬,过了几分钟,上面的小口子从刺痛变成了钻心的痛。

方应礼眉头深深地皱起来,割稻子的动作却没有慢多少。

他的手掌上有粗茧,除了刺痛以外,其他的暂时还没有出现,这个时候方应礼就无比的庆幸,他们家的水稻田面积不大,这天就可以全部割完。

等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的时候,他停下发麻发酸的手臂,缓慢地站起来看向周慧岚。

周慧岚打小就帮家里干农活了,她挥舞镰刀的动作娴熟流畅,力道没方应礼的大,割稻子的时候有阻力,却速度也没慢多少。

方应礼割了差不多三分,她就割了有两分。

“小慧,歇会再干。”方应礼对她喊。

“好。”周慧岚没推托,她确实也累得够呛。

扎起来的两条麻花辫被她甩到后背,后背上的长袖衬衣全都是湿乎乎的,黏在了皮肤上面,露出大片的深色水渍,透出里面穿着的小背心的形状。

她走得很小心,过来到方应礼这边,夏天的早晨,日光就很热了。这会,有草帽沿边遮挡着的脸,看着还是红扑扑的。

方应礼下意识地看向了她的手,周慧岚的手掌也是红的,上面还有几道比较深红色的印子,全是在拽着禾蔸时勒出来的痕迹。

方应礼心疼道:“你下午别过来了。”

“不行呐,我不来帮你,你今天可能要干到大晚上。”周慧岚道。

方应礼看了眼她,见她坐下来,拧水杯盖子的手都在打颤,方应礼见状,拿过水杯帮她拧盖子递回去给她。周慧岚默默地喝起水,也不像是有事的样子,就跟着在旁边大口地喝起水来。

两人坐在沟壑边上休息,半个小时后起来继续干活。

上午的时候。

方同路带着方巧娥,牵着牛娃地手来找他们。

田里有不少半大不小的孩子在田里追逐嬉戏,或者是在田里摸着泥鳅,或者是帮忙捡稻穗,帮忙抱着割下来的稻子去到田边……

方同路他们的到来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很快就来到了方应礼他们面前。

他们家的田水几乎排干了,水下的淤泥在这几天的暴晒下,很大程度的干上不少,小孩子们踩上去也不会陷进泥里去。

他们走得很快,很有默契的,分别来到了方应礼跟周慧岚的旁边。

方同路捡起方应礼割下来还没捆成一扎扎的稻穗,有模有样地用禾衣扎紧了,放到了没有碰到水的边上。

他一茬茬的捡,速度没有方应礼割稻子的快,不过还是帮方应礼扎了不少。

方应礼看割得差不多了,就停下来跟着他一起捆稻穗。

他还把自己的草帽兜给了方同路:“你们吃粥了没?”

“嗯,吃了才过来的。”方同路说。

这个是昨晚方应礼就交代的事情了,他们今天醒来,发现家里没大人也不害怕。兄妹两吃了粥,就喊起还在睡觉的牛娃。

牛娃不想起床,还想赖着睡觉,方同路便跟他说要去田里帮忙干活了。他抖机灵地一下子起来,乖乖地让方同路给他穿好衣服,在方同路的投喂下,吃完了一碗粥。

三人在家里灌了一茶缸水才出门。

严格执行着方应礼交代给他们的任务。

牛娃能来田里,比其他两人还要高兴,挥舞着小手臂,到田里就开始蹲着身子捡稻谷。他一手捡,一手拿着,抓了满满一把就回来,拿给方应礼。

方应礼摊开手接过他捡到的稻谷,装进到布袋子里面。

后面,他被牛娃拉住了几次衣角要放稻谷,方应礼就把布袋子挂在了牛娃的肩上,让他自己放。

“不要跑太远,但也不要跑在我们前面。”方应礼认真地跟他说。

牛娃点点头,他懂的。

过来的路上,方同路叮嘱过他了,说大人割稻子的时候,他不可以在前面的,要不然那刀子会把他割到,会流血,流血就会死掉。

死掉就见不到爸爸了。

“我会保护好自己的。”他乖乖地说。

方应礼放心了,放开捂着他肩膀的手,继续干活。

有了三个小帮手,方应礼跟周慧岚两个人割稻子的速度快了一些,等中午时候,已经割了五分之三的田。

剩下的,大中午应该就能全部割完。

中午的时候,方应礼看周慧岚的双手都是小口子,便没让周慧岚到田里忙剩下的五分之二的田地。

他虽然不是农村人,但在读书的那三年,导师组织了多次下乡助农,他跟着同学们给农民们帮忙割稻子,他不喜欢归不喜欢,每次都很认真,干得还算不赖。

况且他们家的水田实在不多,本身就可以一天干完。现在有了周慧岚助力,跟两个小朋友扎稻谷,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割稻子的速度丝毫不减。

不过割稻子废手,搬稻谷就要废腰废肩膀了。

把扎成一捆捆的稻谷搬到家里拖来的板车,来回一趟就要走个几分钟。这么一趟趟下来,他觉得腰都要直不起来。

好在等最后一捆稻谷搬上板车,他还有余力拉着板车到村委那里,排队打谷粒。

红湖村,只有两台打谷机,排队的人却从村委大楼,一直排到了外面的空地。早两天割完打好的谷粒,有些已经在村委大楼外面的空地上晾晒着了。

方应礼也要赶着把家里的稻谷晒了。

直到太阳西斜,终于轮到了他。

现在的打谷机十分笨重,需要两个人一起,同时踩同时脱粒。方应礼跟前面排队的村民分工合作,那位村民先是把自己的稻谷拖下车,走到旁边打开禾盖,方应礼就飞快地闪到后方压着。

他在后面撑开编织袋装脱粒的稻谷,村民则是在前方快步地踩着,一边踩,跟着排队的同伙还一边给他递过来新的稻穗。

他家的稻谷比较多,等脱粒完,绯红的霞光黯淡了下来,隐在了西方的云雾里面。

“到你了同志。”那人擦了擦满脸的汗水。

喘着气的跟方应礼换了位置。

方应礼没耽搁,拖着他带过来的稻穗,开始麻溜地干活……

脱完稻谷,天都快要黑了。

在家里等着他回来的周慧岚坐不住,举着手电筒来找他。

过来时刚巧碰到了来排队的方书朋跟陈婶子,与他们说了几句话,周慧岚就在人群里找方应礼。

此时的方应礼去到村委大楼里交了用打谷机的钱,出来就看到了在人群里寻找他的周慧岚。

“小慧!”方应礼高兴地喊。

村委大楼亮起宛如白昼的钨丝灯泡,有几盏,临时用电线挂在了空地外面的几根柱子上面,方便村民们过来打稻谷,或者晒稻谷的村民。

两人见了面,什么话都没说。

拉着板车找了片空地,开始搬着编织袋,把里面的稻谷倒出来铺着晒。

脱完稻谷的稻草捆也要带走,回到田里,方应礼让周慧岚站在田垄边给他照明,他往往反反地搬着稻草,晒在田埂边上的稻篼上。

“走,回家了。”

忙完,两人拉着空的板车,往家的方向回去。

接下来的两天,方应礼都要在村委大楼这边看着晾晒的稻谷。

自有田也是要交公粮的,他们家田地少,只需要交百分之二十,方应礼估摸着他们这次收割的稻谷晒干也有个三百公斤,这要交百分之二十,一下子就要少了六十公斤。

情况比他想的好。

像明叔这样有几亩田的,还需要上缴百分之三十呢。

跟生产队是一样多的。

想到了明叔,第二天方应礼就去了明叔家里,跟着他去田里看了情况。明叔家的水稻成熟要比其他家的晚了一周。

现在别人家都在晒粮了,就他们家还在干等着急着。

见到方应礼过来,急忙地问:“应礼啊,你说有没有办法让稻谷更快点哦。”

他当心等他割稻子的时候,天公不作美就完蛋了。

不过方应礼看了看他,自信地跟他打包票,说接下来的几周都是晴天,不会下雨的,就算下雨也是小阵雨,影响不大。

明叔听到这话,莫名地安心了一点。

他心情还是很高兴的,当时找上方应礼已经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方应礼能耐不错,到后面他们家的田,水稻苗长势虽然是慢了一些,但是成粒的稻谷好着呢,损耗比他想的还要少。

后面几天,明叔割了水稻,晾晒完打称的时候发现,跟去年的秋稻比起来,他们家今年还多收了几十公斤。

这意外来得太惊喜了。

上次匆匆地聊了会天他还没好好地感谢方应礼,明叔家里人甚至觉得当初他们给的咨询费太少了,完全无法跟方应礼的能力对比。

于是,等上缴了公粮,明叔在镇山买了几盒本地的特产糖饼,去到了方应礼家。

方应礼这天刚好不在。

他去上田村了。

周叶家的田,因为重新移栽的缘故,今年他们也是晚收成,方应礼过来的时候,周叶跟周叶他爸,还有周叶他妈,一家人都在田里割着稻子。

见到他来,一家人都很激动地停下动作,赶忙地跑去田边迎接。

最新小说: 被动技能是永得第一[无限] 英年早婚 华山神门 离婚后,她带着万亿家产杀回来了 凡世断缘 砰砰里 看见弹幕后发现陛下是玩家 全职王夫 俺们村里有妖怪 他是黑暗中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