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特意煮水,用茶具泡着才能喝。
方应礼道:“可以不麻烦啊,你要是想喝,可以直接用杯子泡,不过喝着可能有些浓。”
周慧岚:“我下次有空试下。”
他们两个旁若无人的说着话,旁边犹豫不决的明叔听着气得肝疼,若是他硬气一些,方应礼也不会故意拿这话来堵他,他自然就甩手走人。
可他又想要人家帮忙,又不想出钱,这世上哪里来这么好的事。
直到桌上的茶都凉了,明叔才下定决心请方应礼过去一趟。
这次,方应礼没有故意恶心他,微微笑地询问是现在过去田里还是另外定个时间。
明叔哪里还敢约定下个时间,他就怕方应礼过后反悔不给他打折,要个十块钱十五块钱的咨询费,立即喊着现在就去。
“那行的,明叔你等我一下,我去准备准备。”方应礼喝完茶起身,说道。
明叔自然不敢拦着。
然后他就看到方应礼走出前堂去到走道,把洗干净的猪大肠丢到煮到入味的卤水里面,接着交代方同路看着火,不要让火灭了,也不要把火烧太旺,还要注意锅里的卤水别被烧干。
紧接着,明叔又看到方应礼在给周慧岚装出门的东西,让她不要带着牛娃去农场了。
方应礼道:“你做着生意还要看着娃,照顾起来累人,反正今天巧娥不用去补习,让她看着牛娃。”
周慧岚道:“嗯,听你的。”
都到这份上了,明叔哪里还看不出来,这个方应礼比起他儿子强了不止一倍!人家不仅有份好工作,还顾家,他可没忘记刚才过来的时候,方应礼正在帮忙做麦芽糖呢!
想想他儿子……
算了,想着就来气,恨不得没生过这样的废物儿子。
明叔看向方应礼,催促道:“应礼,差不多了,咱们赶紧过去吧。”
“好,明叔我们走吧。”方应礼笑笑。
明叔家离方应礼家有点远,他家的田不在村头的位置,而是在村西,也就是方应礼家的旱田那条河流,一直沿着走,走个一两公里,就可以看到矮山脚下有片平坦的水田。
这边的水田都是大户人家的,像明叔的三亩水田,还是属于少的。
夹在一众田地中间,方应礼挽着裤腿,把脚下的草鞋脱下来拿在手里,淌着田里的泥淖,走到明叔家的田头。
到自家田地里,明叔唉声叹气地说:“应礼你瞧,这稻穗怎么就鼓不起来?”
跟隔壁的田里水稻比起来,明叔家的田里水稻一眼看着就知道是营养不良造成的,一想到明叔连基本的咨询费都不想出,方应礼不用想都能猜到,这肯定是为了省一点肥料钱。
现在家里自留原始肥的不多了,原始肥也不适合用在水田里,但有机肥价格贵,一袋五十斤的有机肥就要八角钱左右,一亩地就要用到五十到一百公斤。
家里有的想省钱的,多的是像明叔这样,多烧一些草木灰,在耕地的时候混合少量的有机肥进去。他家今年就只买了一百五十斤的有机肥,开始时候长得也没比别人家的差,明叔担忧着的心便落到实处。
后面到抽穗期,他看着水稻长得慢,就问了他儿子。他儿子哪里懂得种田,还反过来骂他种了这么多年的田现在老糊涂了,突然就不会种田了。
于是只能是老老实实地用起穗肥,结果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后面长得更慢了。别人家都开始结白心了,他家的还没到半谷粒。
方应礼问:“明叔,你是不是在施基肥的时候,用少了?”
“啊……我、我就是多用了一点草木灰,有机肥加少了而已。”明叔不愿意承认是自己贪图便宜导致的问题,他解释道,“当时别人也都这么干了,别人都长得好好的。”
方应礼挑眉:“用少是多少?”
明叔支支吾吾地说出个数字。
方应礼:“……”
方应礼无语极了,水稻生长期间,每一期的施肥都很重要,除了刚才说的基肥,还有分蘖肥、穗肥、粒肥。而明叔为了省钱,只布施了两次肥料,基肥跟穗肥,前期的分蘖肥跟后期的粒肥都没用上。
都这样了,还想要长出好的水稻来,简直痴心妄想!
方应礼脸色不好地看着明叔:“明叔,钱不是这样省下来的,每期该施的肥都要施够,要不然收成不好,折算下来亏的更多。你现在想要补救,只能补救回来一些,想要谷粒都恢复成饱满状态,很难。”
就算是方应礼,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唯一有的办法便是把之前缺的肥料给补回来,不过能补回来多少不好说。这点上方应礼没有给明叔打包票。
明叔一听,直接傻愣在当场。
任由方应礼喊了几句才勉强地回过神来。
“没救了?”明叔倒抽了一口气,觉得整个人都是失重的状态,久久没能缓过劲来。
方应礼走过去,给他顺了顺后背,冷静道:“我给你写个施肥配方,尽量给你按省钱的来,但是能追上多少不好说,大概率七八成左右应该是能的。”
这还是亏得明叔找他及时,要是再晚十几天,可就回天乏术了。
“行行行,叔听你的。”明叔赶忙说。
这时,方应礼又向明叔要了纸跟笔,两人都没带来,方应礼只好跟着明叔去到他家里。
明叔家住在巷尾,他整个人失魂落魄,还急匆匆地往家里赶,路上有遇到熟人过来跟他打招呼,他都是恍惚的神色。
“他是怎么了?”
“人不舒服了吗,怎么脸色看着不对劲。”
“他后面跟着的是不是那个方应礼啊?难道是田里出事了?”
“我想起来了,之前就听他说田里的水稻好像有问题来着,看来是真的,连方应礼都过来给他看田了。”
后面的人毫不掩饰地小声嘀咕议论着,明叔也不在意,他全心全意地往家的方向赶。
方应礼跟在他后面。
很快熟悉的房子出现在方应礼的眼前,明叔家到了。
房子外头的墙上布满沥青,推开阖着的木门,咯吱冒着响,人跨过上面高门槛,进到里面是露天的天井。天井两侧有厢房,其中一间堆满柴火,看着是厨房,对面那间厢房则是紧闭着门。
走过天井就是前堂,前堂的墙上挂着两个过世的老人画像,方应礼朝着画像拜了拜,而后自然地坐到椅子上。
明叔进屋去拿纸跟笔,结果刚进去,就传来一阵怒骂声:“睡睡睡,你这小子就知道睡,你知不知道老子听你的少施肥,现在好了吧,田里的水稻都不长了。都是你这败家的东西,天天不努力干活,就知道油嘴滑舌偷懒,别人在你这个年纪孩子都三岁了,你呢,连个对象都找不到……”
骂着骂着,后面又变成打骂的声响。
夹杂着几声躲藏的挨打嗷嗷叫的声音,听着这声,方应礼目不斜视地看着瓦顶天花板。
十几分钟后,明叔脸红耳赤地从屋里走出来,他手里多出方应礼想要的东西。
方应礼接过纸跟笔,低着头刷刷地把他在脑海里想好的施肥方法写下来。他给明叔写的方子很简单,基础该用到的复合肥,他选的是混合氮肥跟钾肥,至于拎出来的磷肥,他则是选用性价比更高的液肥。
分两步骤施肥,先喷洒液肥,过一周再补充混合肥。
写完施肥方子之后,方应礼还写了注意的事项,收了钱就要把该负责的事情办好,这点原则他还是有的。
看着他书写,明叔凑过去,看着上面的端正漂亮的字迹,陷入了沉思。方应礼不是读了五年级就没读了吗?为什么写的字比他读初中的儿子漂亮了不知道多少倍。
明叔:“……”他不识字,看了好一会也没看懂里面写了什么。
好在方应礼看出他的窘迫,在写完后还念给他听,他语速缓慢,若是明叔有听不懂的地方,还会反复地多念几遍,直到明叔彻底听懂才停下来。
明叔彻底心服口服,给咨询费的时候相当干脆。
明叔给出钱后开口问:“要是后面有不懂的,叔还可以找你吗?”
“可以的,不用另外收费。”方应礼勾唇微笑。
收到五块钱整钞的方应礼怡然自乐地往家走。
离夕阳西斜还早着,他走得很快,等到家时,周慧岚已经挑着担出门,家里就剩三个萝卜头。
方应礼高兴地凑过去,抱起牛娃就是一顿亲。
牛娃不嫌弃爸爸的口水,“吧唧”两下,在方应礼的脸颊两边都各自印了个黏糊糊的口水印。
傍晚天还没黑下来,周慧岚挑着担回来了。
她一回来,就收到方应礼给她的五块钱:“这钱你拿着去进货,如果可以的话,明天你去农场买点猪肉回来。”
周慧岚指向了锅里卤好的猪大肠跟猪肝,有点纠结地说:“这些都能吃两三天呢,明天还买肉啊?”
“我打算做腌肉。”方应礼道。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周慧岚,每天早上跑几公里去农场供销社买肉不现实,一是他家没有这么富裕,二来是这样来回的跑,累的可就是周慧岚了。
若是做腌肉的话,一条两斤的猪五花,腌制好可以吃个三四天,这样周慧岚就不用经常大早上的还要再跑一趟农场。
他有这个想法不是一时的,灵感来自于粮食局食堂,前几天他在食堂里吃到咸肉炒包菜。包菜这种蔬菜本身就很吃猪油,平常周慧岚在炒包菜都不太舍得放猪油,但五花肉自带油脂,翻炒的时候炒出来的猪油正好搭配包菜,味道好,还省了猪油跟盐。
尽管腌肉营养不好,但这只是暂时的,等他们以后买了自行车,就不用吃腌肉了。
周慧岚知道这不是长久之后,便同意了方应礼的提议,打算明天去买条猪五花回来。今天做的卤猪大肠有些多,天气热,真要放个两三天,肯定变味。
她便问方应礼能不能送一些给方二婶跟表婶。
白天方应礼不在家,上午的时候方二婶有空就会过来找她聊天,让她不至于一个人在家里无聊。对此周慧岚很感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方二婶。
而表婶对她也十分的好,并不会因为家庭富裕情况不同,就另眼对待她,甚至很多时候都会格外关照她一些。
方应礼自然同意。
他没让周慧岚来回跑,自己亲自给方二婶送过去,表婶那边就是周慧岚亲自过去。
回来时,他给周慧岚带回来个消息,方木沐下周就要去省城的体育运动委员会参加训练了!
“木沐的资质很好,体育会的教练一眼就看中了他,对他现在跑出来的成绩很满意。”方应礼心情愉悦地跟周慧岚分享这个好消息,“教练让他参加一百米跟五百米的短跑训练,还说有机会的话能参加1983年的全国运动会。”
若是成功参加1983年的运动会,那么方木沐极大可能参加来年的奥运会了。
周慧岚跟着高兴起来:“木沐好厉害。”
她不懂什么是运动会,什么是奥运会,但光听着方应礼说,心头便升起澎湃的激情来。
“牛娃也要参加!”
听了一路的牛娃忽然开口。
“嗯?你也要参加???”方应礼闻言,哭笑不得。
他抱起只有三十斤左右的牛娃,在手里颠了颠,捏着他肚子里的小软肉,打趣道,“那牛娃你想要参加什么项目?”
牛娃想了想,恰有其事地道:“都可以。”
“噗。”
方应礼掩口失笑:“行行行,咱们牛娃全都参加,拿奥运金牌送给爸爸。”
“好!”牛娃道。
方应礼第二天没有睡懒觉,一清早醒来刷牙洗脸,他拿起外套一穿,摸到口袋里面装了东西。
拿出来一看,发现是周慧岚给他塞了两块钱。
昨天的五块钱周慧岚收起来后,觉得还是给方应礼留点钱应急比较好,睡前还特意叮嘱方应礼不要省着早饭钱,让他去到镇上的时候,一定要吃早饭。
方应礼当然是立即答应。
不答应的话,周慧岚肯定又会继续念叨他。
而且他昨天去农场里花了两块多,身上余下的钱就够剩下的几天来回的车票钱。
到镇上他吃了两碗卤汁粥,赶到粮食局的时候,路过前台跟林菲打了个简单的招呼,人还没走,却被她给拦了下来。
“方同志,有你的信。”林菲在抽屉里拿出信封,对着他晃了晃。
方应礼心中纳闷,转过身去拿信。
一看信封上填写的名字,是个不认识的,甚至听都没听过的名字。
但是落款地他却很熟——浦林村。
去过几次浦林村见的都是生产队的人,这次给他写信的可能也是生产队的。方应礼拿了信什么都没说,对着林菲说了声“谢谢”。
回到办公室,还没拆开信,陈彬准时地过来他办公室里报道。
他现在都是先过来他这边打卡,确定好今天的行程后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陈彬过来坐到椅子上,立即道:“指导员,今天上午我要去浦林村,监督第二次‘九二零’喷洒,我会尽快赶在下午前回来。”
“赶不回来也不急,先把吃饭给解决了再回来也成。”方应礼不苛求。
陈彬点点头。
他拿出自己昨天写好的工作报告。
方应礼接过他手中的报告,一边打开翻阅,一边心里想着刚才的那封信。
与此同时,方应礼在浦林村生产队执行的增产方案,也已经传到了林局长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