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追妻第三天
高洄受裴疏晏所托,便尽职尽责担起鸢眉的人身安全。
鸢眉也趁机向他打听起流民的情况,高洄说,“昨日又发生了一起暴乱,好在没有人员伤亡,这会也已经止住了。”
鸢眉闻言不禁问,“这几年暴乱如此频繁吗?”
高洄便据实以告,“也不,不过一年里总有一两次,章州临近的几个郡也已经大旱了几年,这些流民一直转来转去,便都逃到章州来,章州雨水倒还充沛,只是也实在容不了那么多人,因此问题才止不住。”
“那……”她欲言又止道,“他与那些流民交涉,可会有危险?”
高洄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口中的“他”是谁,便回道,“危险嚒,也不能说不危险,只是我们这些属下自会保护好他的。”
鸢眉轻舒了口气。
后来高洄又来了好几次,她渐渐与他也熟悉了起来,高洄是慢热的性子,见她态度亲和,也开始打开了话匣子。
鸢眉才知道这些年来他在章州是怎么过的。
原来他刚来这不久时,也曾经在同僚的介绍下,与其他小娘子会过面,可一次两次后,他却把那小娘子给拒了,害得那小娘子伤碎了心。
后来他便拒绝了同僚要给他介绍女娘的念头,别人问起缘由时,他只说他尝试过去爱,可有心无力,不想坑害其他人。
久而久之,他身边的同僚下属们纷纷成了家,只剩下他还孤家寡人一个,同僚们背地里也笑话他,以讹传讹,可他依旧不理会那些声音,一直孤身到了现在。
鸢眉很难形容听到这些时心头涌起的那些复杂的情绪,她回忆起他们重逢时他那些云淡风轻的表情,那时他的内心又是如何想的呢?
高洄见她陷入了沉默,停下来睐了她一眼。
她这才收起情绪,扯起别的话题来。
后来的她知道了,他这几年几乎把所有的精力投身在章州的建设中,也时常拿出体己用来行善,深受百姓爱戴。
听到这些她才不由得想,高洄口中的裴疏晏,和她认识的还是同一个人吗?她一直以为自己对他认识足够清晰,可这一刻她才明白自己还是过于片面了。
高洄讲到最后才发现,她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是围绕着他而展开的,登时也就明白了过来,为何刺史会这般恭维她,这哪是恭维,这分明是赤·裸·裸的爱啊。
又过了两天,外头的暴乱总算平息了下来,鸢眉便准备了些粥和馍馍,准备施粥聊表善心。
她唤来高洄做帮手,再加上他带来的好几个兵卒,总共也有十来人,那些粥是自家厨房里熬的,她特地要厨娘做稠一点,再和上些擦成丝的薯蓣一起熬,这样口感好一些,且有养阴益气的功效。
那边的棚子高洄也提前让人搭好了,备好了东西,便装了车,送到临时搭建起来的大棚里。
鸢眉的车跟在最后,待她到了那里时,那些汉子早已把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
馍馍是提前了两天与人定来的,到了时辰,那厢便用板车推了两大筐刚蒸好的馍馍来,用蒸布掖好,揭开一角,热腾腾的香气便扑了上来。
有人敲响了一声锣,扯着嗓子道,“德章殿□□恤民情,施粥行善,有需自拿了碗来取。”
原本那几个围着看热闹的流民眼里噌的一下便亮了,像饿狼一般扑了过来,士兵们维持好秩序道,“都不用挤,一个个排着队来。”
后面涌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把这棚挤破了,鸢眉就坐在棚内,侍卫们将她护得极好,这样一来,前面帮忙的人又不够了。
好在混乱的状况还没有持续多久,那厢又来了泱泱的十几个士兵,不仅如此,还送了好几桶粥来。
壮大了队伍,后面的人也不敢再挤,又体恤那些老幼妇孺禁不住久站,还给他们辟了一条单独的道。
辰光便这么从头顶的叶罅里溜了过去,鸢眉也站在前面递馍馍,站了一个下午简直腰酸背痛,到下半晌,裴疏晏忙完了其他公务也跟着过来帮忙,人潮不那么拥挤,其他的人也累地松懈了下来,他便放其中一些人先家去了。
天色正是晦暗不明的时候,高洄在棚下挂上两盏风灯,氤氲的暖色像流水一般倾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个人的脸映得微微发了红。
鸢眉看他拿起长柄的大勺往木桶里舀着粥,热腾腾的蒸气朦胧了他的眉眼,却给他渡上了一层人间烟火的色彩,为了方便劳作,他今日穿的也是窄袖的家常袍子。
看着他擡臂时结实的小臂,她突然怔怔地想,如果他们是对出身市井的夫妇,会不会也是这个样子。
后面粥全施完,人也散得差不多了,却见两个小孩牵着手过来,大的是个男孩,比小女孩高出了一个头,也不过五六岁的模样。
小孩怯怯的眸子转着,见其他人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便绞着破旧的衣角不说话。
鸢眉刚坐回棚子里歇脚,一时没发现身后的小孩,却见他已绕过她往外头走,蹲下来和那两个小孩说话。
她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却能从他的温柔的眸子里看出一缕爱意。
如果他身为父亲,一定是个温和的慈父吧?不知为何,见到这一幕,她身上的母爱也好像泛滥了。
于是也起身走过去,这才听清那小男孩说的话:“爹娘不在了,我们是跟着舅舅来的,可是舅舅也染了风寒,没钱看病……”
裴疏晏便问他,“那你们如今在哪落脚呢?”
小男孩指着东边道,“就在那边的破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