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方古代的学识系统中,有奇门遁甲、阴阳五行八卦为原理指导的阵法,转化到武学之中,变化也非常繁复。
有一些是存在于历史,有一些存在于传奇和故事之中,比如十八罗汉阵、七星剑阵等等都是阵法的名称。
虽然从外观上看,武学的阵法和这里的魔法阵从效果上、以及维持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差异大得像是乡村游行舞蹈和宫廷华尔兹。
但是抛去魔法那华丽的外衣之后,不考虑阵法杀伤力的大小、距离的话,它们就还是有一些内核上的共通之处。
就好像乡土和宫廷差距再大,游行舞蹈和华尔兹它也都是舞蹈的一种。
阵法需要靠不同人的衔接不漏来保证威力,这些女魔族也需要通过通力合作,来实现“气”的循环不断。
她们单靠自己无法让气息源源不绝地去维系防御魔法阵的运行。
若真要以个体实力论,这些女魔族比起沈若初见到的君哲要差不少,当时的君哲也还会因为意外而导致自己产生“破绽”,被沈若一击敲中。
这些女魔族如果不是借由着合作互补,根本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当然了,这也符合沈若对于“阵法”的认知,阵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才被设计出来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女魔族当作一个整体,来找出这个看似完美的整体,会出现的转瞬即逝的破绽。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沈若擡着一把有他一半体重的武器在一边走位一边观察。
这个负重对于沈若来说尚算轻松,但是如果加上需要游走避开进攻魔族的同时,还要保持高强度的注意力去观察那些正在防守的女魔族,这就很够呛了。
他甚至不得不提升自己的耳识,通过听音辨位提前预判回避可能会继续前来“添油”的那些魔族。
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沈若的额头上已经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而他也终于完全掌握了这些女魔族的“气”流转的规律。
女魔族们的“气”流,是通过她们手中的权杖来激活位于地面的魔法阵,而魔法阵激活之后,又会连锁启动遍布巨大尖牙建筑上的防御魔法。
为首的那名女魔族固然是防御同时发动攻击的核心,但她所用的权杖并不是手持的权杖,而应该是这座建筑建立之初就与魔法阵设计为一体的、深入地下的那一根权杖,所以她的发挥反而是最稳定的。
而且,也不用担心“蓝条”的问题。
反而是右侧有一位女魔族,她的气息比其他女魔族相比要弱上一点,所以其他女魔族的力量,都会往她的方向倾斜。
根据沈若的计算,她大概再过不久,就需要喝上一瓶回蓝药剂,这个瞬间女魔族们不会没有预料,她们肯定会补上这个空缺。
但是再怎么补,这连贯中也一定会有空隙,而这个空隙,就会导致防御魔法阵会有一瞬间能够被攻破。
这个瞬间进攻的魔族捕捉不到,但沈若能。
沈若在心下默数,同时朝着一个合适的、魔族比较少的位置移动过去。
从建筑后面翻滚而出,沈若把自己暴露在了女魔族的视线范围内,但是在这个距离,这些女性魔族是不是会注意到他都不好说,毕竟,逼进的魔族可多得是!
就算注意到了,那也就只是一个距离有点远的、即将进攻的魔族而已。
沈若把武器擡到了肩膀上。
尘沙世界的晶石武器,杀伤力、攻击距离那都是和重量成正比的。
沈若现在用的这一把武器,在他看来,效果有点类似古代已经进入热武器时代,但是还没能星际航行时期的手持式火箭炮。
不同于那种火箭炮的地方在于,这把武器是可以连续发射的,只要你能承受住后坐力,并且在其中嵌入足够大块的风元素晶石。
这种炮据说后坐力巨大,而这把武器沈若虽然买下来了,但也还是第一次使用。
因为在永恒之塔,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的试用这把武器的地方。
他有详细询问过这把武器的原理,需要掌握的技巧。
沈若并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一次性成功,但是他确定自己计算的时间偏差在一秒之内。
所以他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一秒之中,连续对着女魔族们的薄弱环节射出晶石武器的魔法攻击,保证在其中最弱的那一个女魔族“蓝条”不济的情况下,一举攻破她们的防御!
沈若带着手套的手,按向了武器上的元素晶石链接的魔法触发点。
巨大的后坐力从肩膀上传来,沈若将真气集中到自己的肩膀上,继续他的魔法射击。
一下、两下……
在第五道魔法辉光到达女魔族们的防御魔法阵前的时候,沈若所一直等待确认的那一瞬间终于出现,魔法的射线穿透了防御魔法阵,击中了其中一个女魔族。
沈若立即收起武器,使用轻身术,快速地离开了自己完成攻击的位置。
他现在最好找一栋没有魔族在其中的建筑,短暂地藏身、恢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