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龙族,是掌管空间法则神明庇佑的种族。
“我曾经在岩石林地狩猎了几只小的魔化动物。”沈若想了想,决定要把功劳交给植木,“这还是馆长你要求的。”
植木听到沈若这么说,点头表示认可:
“不错,是有那么一回事来着。”
“那些动物,我认为就是低等魔族的前身。”
沈若强调了低等两个字。
“怎么说?”
植木来了一点兴趣。
“是这样的,魔族晕倒或者死后,会现出他们的原型,而你看手劄上的描述,现在我们路上见到的魔族,是以前在外面没有出现过的。”
沈若指着手劄上的内容分析:
“这里的魔物强度和我们在飞下来路上看到的那一批不同,我可以做个假设,之前军队遇到的那些魔族,可以认为是能离开魔渊的魔族,同时又兼具出入境巡逻的身份。
我们在使用滑翔翼途中,看到滚石河上有一些人族和哲哲军队战士的临时埋骨堆,这说明军队在滚石河上是有牺牲的。
但是到了这里,就很少见到这种埋骨堆了。
埋骨堆减少了,暴露在外的魔族尸首却很多,这说明除了不小心受伤的战士,会受到这里的发光物侵蚀而最终导致死亡外,这里军队的损耗率低得惊人。
结合魔族的外形并不完全一样,除了角和尾巴、女性魔族的身形、肤色、瞳孔颜色一致外,他们的长相是千奇百怪的。
但是当然,这些都是进入魔渊之前,死在尘沙大陆上、魔渊之外的魔族的特征。
为什么会长相各不相同?
或许他们本来都不是智慧种族,而是各种不一样的生活在魔渊附近的动物?”
沈若说着自己的猜测:
“有可能魔族的诞生与这里的蓝紫色发光物有关……在诞生之后智慧低的那些,就成为了离不开这里的低等魔族。
证据之一就是魔渊之地附近生活的、魔化的动物也都有紫色瞳孔。
证据之二就是我前面分析过的,关于路上的魔族的强度、以及手劄上写着一部分魔族不会变化。
证据之三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魔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某种动物的特征在里头。
还有,手劄上谈到,来到魔渊之后,军队才发现这里的很多魔族并没有角和尾巴。
也就是说,角和尾巴,是魔族进化到高等状态,才会出现的特征。
只有高等的魔族,才能离开魔渊到大陆中去,或者说,才会有这种到大陆去的意愿,所以之前大陆上对于魔族的认识,就是拥有角和尾巴。
魔化的动物,身上流出的血液,也有那种蓝紫色的发光物,结合蓝紫色发光物会受干净的血液吸引来看,这种发光物可能能够通过血液来获得某种能量,以维持它的存在。
魔族死亡之后他们体内的血液会不会就是被蓝紫色发光物抽干,然后重新在魔渊里循环……
就像是大陆上能量下沉会变成晶石,人族应用晶石,晶石就又变化成能量回归到空气之中?
当我们在魔渊呼吸并进行能量转化吸收时,会不会也慢慢地会受到这种蓝紫色发光物的侵蚀?
虽然可能魔族的诞生是数百数千年时间完成的,但是毕竟之前没有存在进入过魔渊。
所以我们并不知道魔化需要多长时间。
不过从外面那些魔化但是并没有变成魔族的动物来看,大概如果只是生活在这里一辈子,那可能只是完成魔化。
会不会变成魔族……大概不会,但是轻微的魔化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我们现在都不知道。”
沈若说完这段话,君哲和植木都陷入了深思。
因为沈若这段话中最后那部分,在君哲看来可能是有意,植木则因为对沈若的了解有限,没有往沈若有意的可能性上想,但是不论沈若是有意还是无意,这部分都触及了灵阶的维度。
灵阶和非灵阶的区别,就在于理解法则,理解能量转化的原理,而沈若谈到魔族的诞生与这里的蓝紫色光的关系,就类似晶石文化的诞生和尘沙大陆上的能量循环……
这让植木心里有了一个猜测,但是这个猜测有一些惊世骇俗,所以他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之中,甚至忘了去思考沈若为什么能想到这样的维度上。
君哲的思考侧重点则是在于“魔化”需要的时间,因为虽然涉及到灵阶维度的内容,很值得深度考量,但是眼下有一个问题,就是源源不绝的存在来到这里,他们会受多少影响?
远的不说,医疗队有没有魔化的概率?
理论上,应该是实力越高的存在,越不会遭受魔化,因为他们体内蕴含着大量的其他元素能量,自己体内的能量处于一个更为饱和的状态时,就不会过多吸收空气中蓝紫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