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光亮在黑暗中不时闪耀,让这个夜晚看起来绚烂无比,而这绚烂之下,是“灾变时代”法则的开启。
兵王赫稀从邀请沈若一起出发,到真正出发的时间之间,相隔了十几天。
这十几天就是在为兵团的副团长悄无声息地提前做准备,以及另一个赫稀支系的行动争取时间。
毕竟,神圣教廷的目光从来都在兵王赫稀身上,在他放出消息要把赫尔特大地宫找到的古代神圣遗物带回暗之神殿后,神圣教廷就一直在关注他的动向。
兵王赫稀如果去做别的事情,那么他的行踪其实是不好确定的。
神圣教廷当然可以在收到消息后拦截他,但是他会往哪个方向离开,去往哪里,是没有办法预知的。
真正能够确定对方行踪,并且完全不需要担心对方游击战的时机,其实就是兵王赫稀回稀水支系的时候。
神圣教廷在知道候选者能够让不能渡过稀水这个法则失效的情况下,当然也可以在兵王赫稀不在的情况下硬闯暗之神殿。
但是那样就不是折损兵王赫稀的名望,而是让神圣教廷存在的理法消亡。
传颂神的意志的神圣教廷,在兵王赫稀不在的情况下,强行突破神定下的法则渡过稀水,只为了进入暗之神殿侮辱稀水支系,这样的流言,会让神圣教廷的凝聚力彻底瓦解。
只有兵王赫稀身上可能带有能够阻止大灾变发生的神圣遗物,却拒绝神圣教廷查看一下的要求,并且借着稀水据守,才能够让哲哲们渡过稀水这件事具有合理性。
当然,在兵王赫稀的角度,他认为哲哲们能够渡过稀水,是因为掌管暗元素之神的意志,此时无法庇佑稀水支系的原因。
他之前就有这样的猜想,所以他是以这个为前提去假设离哲的行动。
兵王赫稀不知道的是,真正让这些哲哲们无法渡过稀水的原因是众神共同设定的法则之力。
而这个法则在候选者进入尘沙大陆时就已经有所改变,只不过这个改变不会一步到位。
在灾变时代开启之前,如果稀水没有被渡过,那么稀水虽然会变得可以渡过,却会受条件限制。
比如不可飞越,只能诸如游过去,或者像哲哲们之前那样分开水面后走过来,进入稀水之后又再借用魔法继续前进。
但这个魔法也还是与水面保持接触,总之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就是给受到庇佑的种族,接受原本不可逾越的法则防线变得可以逾越的变化。
否则,像神圣教廷这样掌握了隐秘的、海量的天授诗信息的组织,直接突袭各个种族的发源地,如果这个族群刚好不兴旺,只在发源地繁衍生息,那么这些种族全都要措手不及直接被灭族。
要知道,在尘沙大陆上,各个种族的初始实力就并不对等,如果没有这个缓冲的话,灵阶龙族如果有心,那为了获得任务物品一条龙就直接可以解决一个种族的发源地。
所以,兵王赫稀虽然是从另一个角度去假设和思考事态可能的发展,却意外契合了最后的结果。
人族的副团长让雇佣兵团中的人族分成几个小队,各自负责拆分一件大型晶石机械,负重分批进入东方人族遗址附近的山脉,只等兵王赫稀发出信号就从山脉上方用绳索下滑进入遗址。
而另一个赫稀支系,则是分批从不同的方向到达关隘另一面,等待人族副团长确认遗址可以进入之后,直接使用飞行器械飞进这座遗址。
这座遗址被建起来的时候,尘沙大陆的人族还没有发明出飞车和飞行器械一类的机械装置,所以,古代的东方人族认为关隘的城墙修得越高,他们就越安全。
但是他们还是低估了自己对于魔族的诱惑力。
在哲哲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兵团的大型晶石机械已经被安装好,人族的机械操作者消耗着晶石居高临下对着正在上飞的哲哲们进行阻击,他们训练有素,配合得恰到好处。
魔法的光影在东方人族的遗址跟前炫丽地绽放,很有种爆炸艺术的美感,但是参与者们并没有任何欣赏这种美感的闲情逸致。
哲哲们知道这样的大型晶石机械的续航是有限的,这个续航取决于人族携带了多少晶石供这些机械进行消耗,还有就是他们的配合什么时候出现空隙。
而离哲和哲哲候选者,要解决的则是赫稀族另一个支系的灵阶首领,对方以一敌二,只要把他解决了,攻下这座东方人族遗址,就是早晚的事。
而这个时候,哲哲们的身后,兵王赫稀居然带着二十多名赫稀冲出了那座暗之要塞。
要知道,赫稀们在渡过稀水的时候,是有所折损的。
稀水支系本来就只有三十个左右的战力,如果去除沉入稀水水底牺牲的、受伤后不能马上投入战场的,这二十多名赫稀,恐怕就是稀水支系最后的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