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酒点了点头。
“嗯,今年收粮,吴家就给了半担粮,这还是您和村长周旋的结果,我想着,我还是干脆卖了地。
到时候买粮,加上家里的菜地,我自己刺绣赚钱,也够活,还不操心。”
听见这话,李婶子也点了点头。
“你有手艺,这样挺好。
周家人虽为人奸滑,可做事地道,你大可放心,卖地钱不会亏了你。
不过这年头,地多人少,价格肯定要比之前压一些。”
司酒早就盘算过了,也知道。
“成,麻烦李婶了。”
正如李婶所说,周家人确实没亏了她,也确实因为这年头压了价,二亩上等水田,卖了二十六两。
在这里,一两等于一千二百文,一个平民成人一年的基本花销在一两半左右。
村民有田的,大多是祖上开荒所得,农民种地除了交粮,剩下的几乎就是一家的嚼用,很少有人卖粮。
再在农闲时出去做工,就是一家的用度。
田一旦卖了,哪怕是一亩地五六两的旱田一家人也要攒很久才能买得起。
至于说开荒,开荒很难,而且村子周边好的地几乎被开没了,偏远的根本照顾不过来,还会被山上下来的野物祸害,根本入不敷出不值得,还容易被野物攻击。
地,尤其水田,大多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没地的只能增加负担租地主家的。
或者鳏寡孤独老幼妇孺家种不过来的,所以有地的守得住,以后可能越来越多,没地的很难攒钱买地,而卖地的更少。
她没透露给村长,没打算让多几家竞争,把地卖高价,毕竟村民可能攒很久才能买一亩地,他们家经不起风浪,日后会有五六年天头不好,周家经得起风浪,过了后,这地不亏,而且还是比平时便宜买来的。
和周家主事人去了村长家,把地契办完,剩下的就不用她出面,村长和周家人会去县里把剩下的处理了。
她走了这一趟,村里人也算认识她了,掩藏了容貌身材,她就成了普普通通的寡妇。
虽年龄尚好,却不惹眼,加上她这些年本就低调,倒是没有像前世那样掀起什么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