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文武双全,不仅领兵打仗的本事厉害,治理地方的能力亦超群。
朱元璋能留沐英永镇云南,可不是单单因为沐英是他第一个义子,若沐英没有真本事,朱元璋焉能委以重任?
蓝玉闻言有些焦躁,道:“那西平侯你说,究竟要怎么办?陛下的圣旨可是下来了,若耽搁了‘改土归流’,苦的是你自己。”
沐英微微颔首,早已经有了办法,道:“以我之见,推行‘改土归流’宜恩威并施,令云南百姓信服,土司俯首。”
朱棡眸子微微闪动,道:“还请西平侯详细说说,怎么个‘恩威并施’的法子?”
云南当地的情况,沐英最了解,故主持“改土归流”,朱棡虽然为总指挥,但具体的策略却需要沐英来想法子。
“首先将陛下之圣旨公之于众,云南之内,包括我大军刚打下的麓川土地,都要将政令释放出去,第一批主动接受陛下旨意、政令的土司,宜给予优待,土司首领可在未来兴建的卫所之中,担任职务。”
卫所制度乃巩固麓川并入大明的土地被大明实控的最好的制度,故待云南稳定下来,设置卫所势在必行。
都督冯诚闻言,颇为担忧,道:“西平侯,让那些土司首领进入卫所,会不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冯诚被思伦法偷袭,兵败景东,对那些土司极为不信任。
沐英微微一笑,道:“土司自然不能担任卫所指挥使,了不得担任个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且后代要降级世袭传承,未来他们的后代想要为大明效力,就要靠真本事,靠对大明的忠诚。”
冯诚微微颔首,松了一口气,旋即又说道:“可是这样一来,恐怕会有很多的土司不满。”
这些土司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是土皇帝,改土归流之后,他们仅能担任卫所的武官,还不是稳定世袭,那群土司焉能服气?
“不满又如何,思伦发前车之鉴在此,他们安敢造次!”沐英冷笑一声,慢慢说道:“若是他们能主动接受‘改土归流’,我大明可在卫所给予他们武官职位,未来在我大明也可拥有一席之地,若是不愿意接受的,朝廷也可给他们最后一次机会,要求他们配合新政。
有幡然醒悟者,我大明也能接纳,不过他们与之前的那群土司待遇可不一样,不会有入卫所为武官的机会,顶多当地官府,给他们一个闲职,更不可世袭。”
闻言,朱棡眼眸微微发亮,道:“西平侯此计甚妙,分批分化土司,使他们不能形成合力。”
如此一来,第一批与第二批的土司,在利益上已经发生了冲突,也就杜绝了联手的可能。
“不过,若是依旧还有不愿意接受朝廷新政,不想‘改土归流’的土司呢,当如何?”
沐英听闻晋王朱棡的话,深吸一口气,说道:“那就休怪我不客气了,此等冥顽不灵之徒,到时还请永昌侯出兵,剿灭之。”
沐英请蓝玉清剿土司,就是手上不想沾染太多云南人的鲜血,非沐英心慈手软,而是他未来注定到死都会镇守云南,执政一方,蓝玉早晚都要班师回朝,不如将屠戮的活儿交给蓝玉,展示明军的武德,沐英再行安抚之事。
这便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此所谓“恩威并施”。
洪武十九年,七月末,大明,金陵。
今日的早朝,朱元璋的情绪高涨,少有的脸上挂着笑容。
“今个儿,咱收到了云南送来的战报。”
朱元璋背着手,来回踱步,目光在六部尚书等重臣的身上打转,颇有几分得意显摆的样子。
吏部尚书李信见状,轻声问道:“不知云南的战况如何了?那思伦法狡诈,恐难以一战功成吧?”
李信心里琢磨,蓝玉与沐英或许占据上风,但是大的战果应当是没有的,不然他们早就收到消息了。
朱元璋等的就是李信这话,他当即笑呵呵的说道:“蓝玉、沐英已经联手肃清了云南腹地的叛乱,更是在顺宁府广邑州,彻底击溃思伦法的军队,思伦法、刀斯郎,以及思伦法之子思任法,俱被生擒,正在押送往金陵的路上。”
朱元璋的话让李信、刘仲质、赵仁等又吃惊又难堪,毕竟当初他们可是强烈反对进攻西南。
长兴侯耿炳文眼眸一转,问道:“陛下,既然思伦法与刀斯郎都被生擒,麓川之地如何了?”
“蓝玉已经攻克了瑞丽,将德宏、保山、临沧一带全部攻克,纳入我大明之版图!”
朱元璋高声道,放声大笑道:“我大明天下无敌,小小思伦法有何惧哉?诸位爱卿,咱当初要出兵云南,是对是错啊?”
朱元璋今日心情看来好得不得了,竟然有心思揶揄大臣。
户部尚书郭允道赶忙站出来,赞道:“陛下高瞻远瞩,我大明铁军战无不胜,有陛下您圣明决断,大明必将蒸蒸日上!”
老狐狸!
许多大臣在心里第一个站出来,当初郭允道对待明军出征的态度很是暧昧,一听说麓川有铜矿,郭允道便佯装支持出兵,谁知道郭允道是不是为了讨朱元璋欢心?
长兴侯耿炳文面色一正,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瑞丽、腾冲等地,皆为战略要冲,将德宏等三地区域拿下来,从此大理府、云南府、楚雄府三地无忧矣,麓川失去这三个区域,从此将不能对我大明有太大的威胁,陛下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耿炳文不是在恭维朱元璋,他精于军务,对麓川的情况也了解,是打心眼里佩服朱元璋的魄力。
朱元璋仰面而笑,说道:“蓝玉、沐英果然没有让咱失望,如此,改土归流可以顺利推行下去了!”
群臣对朱元璋的赞美如同潮水一般涌来,不过,朱元璋心里还记挂着一件事,那就是滇铜,赣铜已经快要枯竭,而若是朱辰说的滇铜没法被发现、开采,对于大明的经济来说,将埋下一个巨大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