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书苑 > 穿越小说 >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 第119章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第119章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1 / 2)

这时,定远侯王弼也站出来说道:“陛下,颍川侯所言不错,不打麓川,坐视麓川壮大,将来麓川必定会袭扰云南,搅得云南不安,到时候北方、西南两面受敌,我大明会十分被动。”

朱元璋的眸子微微闪动,微微颔首,其实他在初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极为愤怒,打定主意,要进攻麓川,可冷静下来之后,他又觉得李信、赵仁说得不无道理。

礼部尚书刘仲质笑呵呵地走出来,对王弼说道:“定远侯,方才李尚书不是说了么,小惩大诫,给思伦法一些苦头吃,警告一二,本官相信思伦法是个聪明人,小小惩戒思伦法一番,令他偃旗息鼓,也让那些土司消停,这不是很好么?既能彰显我大明的武德,又能节省人力物力,何必兴师动众,出动大军远征?”

蓝玉闻言瞬间急了,道:“刘尚书,你这‘小惩大诫’说得简单,如何‘小惩’?思伦法出兵五万,攻取景东,冯诚乃郢国公之子,作战勇猛,连他都挡不住思伦法,可见思伦法兵锋强盛。

若朝廷不派兵去云南,仅靠西平侯一人,就算能胜过思伦法,也是惨胜,到时候各地土司焉能不有动作?刘尚书不知兵,就不要妄下判断,小心一言说错,耽误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

蓝玉是个武人,时刻想的都是建立功勋,如今麓川主动进攻,蓝玉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蓝玉现在是永昌侯,若能再进一步,立下武勋,未来成为公爵也不是不可能。

刘仲质被蓝玉劈头盖脸说了一顿,眼眶通红,道:“永昌侯此言何意?本官一心一意为了大明,你岂能出口伤人?”

随即他看向朱元璋,控诉道:“陛下,臣对大明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请陛下明察!”

朱元璋看了蓝玉一眼,稍带不悦地说道:“讨论军务就讨论军务,不可重伤朝臣。”

蓝玉缩了缩脖子,不敢与朱元璋顶嘴,躬身领命。

然而,朝中文武官员对征思伦法一事,依旧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以蓝玉、傅友德为首的武勋集团,他们坚决主张进军云南,攻打麓川,杀鸡儆猴,彻底灭掉思伦法,给那些土司们不敢妄动。

蓝玉、傅友德等武将的主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想要建功立业,另一方面这的确是治本之法。

麓川经历了思伦法父子经营,实力不容小觑,现在不打,以后大明与麓川之间早晚会有一战。

大明开国不过十九年,兵强马壮,名将如云,现在正是进攻麓川的好机会。

另外一派则是以李信、赵仁、郭允道等六部尚书为首的文官,反对大军征伐麓川。

李信他们的理由也合情合理,打麓川总要算笔账,无论从什么角度计算,征伐麓川都是赔本的买卖。

你们武将上战场,捞取功劳功勋,钱还不是要国库出?各种后勤辎重还不是的大明来担负?劳师动众远征麓川,最后导致国库空虚,百姓负担沉重,值得么?合理么?

当然,百姓的负担重不重,贵为六部尚书的大人们其实不是那么关心,他们关心的是朝中文武关系的“失衡”。

大明开国靠的是武勋卖命,东征西讨,治国却要依靠文官,文武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彼此有配合也有竞争。

若大明再起战端,武勋集团不断立功,权势势必继续增加,到时候就会彻底压住文官一头,李信、郭允道、刘仲质等官场老狐狸,自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

朝堂上,文武官员你来我往地争论,争论了半个时辰都没有结果,谁都说服不了谁。

朱元璋亦一时半刻无法决断,索性一挥手,宣布退朝!

武英殿,黄昏。

朱元璋站在武英殿前,望着夕阳出神,直到朱标进来,朱元璋才回过神来。

朱标轻声说道:“父皇,您找孩儿来可是为了今天朝堂上的争论?”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朝堂上,众臣的样子你都见到了,蓝玉、傅友德说得有道理,而李信、刘仲质他们说得也不错,咱思量了这小半日,都未能做出决断,咱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

朱标今日亦在想此事,也就开门见山,道:“父皇,孩儿觉得这仗应该打,但不应当是今年开打。”

哦?

朱元璋露出了玩味之色,道:“那你给咱讲讲,为何应该打,又不应立刻开打?”

“父皇,永昌侯与颍川侯说得很明白,思伦法野心勃勃,麓川日益强大,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打麓川是对的,不过我们大明去年是多事之秋,郭桓案波及各地,很多省官员都换了不少。

虽然有去年分科取士学子顶上,然各地还是有些小的波动、矛盾,再就是各省在清丈土地、摊丁入亩也在推行,各地抵触的情绪虽然小了很多,但风波不断。”

“所以儿臣认为,不如将战事延后,让西平侯严守云南,先夺回景东城,后与思伦法谈判,休战,等过两年之后,再兴兵云南,攻伐麓川也不迟。”

朱标的办法是老成持重之策,他深吸了一口气,又继续说道:“何况正如李尚书他们所言,攻取麓川受益太少,麓川那边穷山恶水,又没有多少的可以耕种的土地,我大明兴师动众攻克麓川,耗费钱粮无数,若父皇真的要进攻麓川,也得等国库充盈,百姓休养生息之后再用兵不是?”

朱元璋的嘴角微微上扬,赞赏道:“吾儿说得好,为君者需从全局考虑,此事,容咱再想一想吧。”

朱标的话很好,但朱元璋始终觉得心里不大舒服,堂堂大明连暴元都能驱逐,难道要对一个麓川低头?

在朱元璋眼里,夺回景东,不对麓川进行报复,就是低头,但朱元璋又不想打击朱标的积极性,只能将心思藏起来,一个人回到武英殿陷入沉思。

这一刻,朱元璋当真成了“孤家寡人”,无比孤独。

最新小说: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退婚的是你,我权倾朝野你后悔什么 大唐:云养娃,小兕子的快乐生活 万历公务员 带着医院回大明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桃花从便利店开始 鉴宝:从废品站捡漏亿元古画开始 最强御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