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皇权与士绅(2 / 2)

洪武十八年,九月。

延续了数月之久的郭桓案,终于在秦王、晋王、燕王三王返京后,尘埃落定。

郭桓案,涉案的六部官员,户部侍郎郭桓、吏部侍郎赵瑁、刑部侍郎王慧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皆被剥皮实草,户部员外郎胡益、户部员外郎王道亨,及其他六部侍郎以下官员,总计十八人受牵连,被处斩。

上述官员其家眷,经朱元璋特许,除郭桓、赵瑁全家处斩外,其余流放云南。

六部之外,以北平府为例,布政使李彧、按察使赵全德被剥皮实草,其下属官员,总计二十二位被处斩。

李彧、赵全德全家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除了这些官员外,更有三十二名吏员,以及北平府十二家士绅家族被波及。

朱棣毫不客气,将这群敢私自吞没赋税,欺压百姓的家族,连根拔除,根据朱棣呈报的文书中统计,仅北平府一地,就有超过三百多人被处死,流放的人数高达千余人。

北平府不过是冰山一角,江南八府,大明的财税重地,更是掀起了腥风血雨。

苏州知府金炯,因渎职枉法下狱,这位敢于为苏州府请求减税的“清官”,终是掉了脑袋。

朱元璋对江南八府的惩治,尤甚于北平府,只因江南八府的士绅胆大妄为,且利益盘根错节,若要抽丝剥茧,一点点地拔除耗时耗力,朱元璋借着郭桓案,一举重创江南八府的士绅阶层。

时人形容江南当时的惨状,描述为“家家缟素,啼哭日夜不停”,凄惨无比。

然而,随着大量士绅被清除,江南八府的百姓日子,反而轻松了不少。

郭桓案,历经数月,导致大明十二省之官员落马千余人,更有万人因此而死。

表面上看官场震动,天下百姓人心惶惶,实际上,普通百姓的生活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普通百姓头上少了压迫,日子舒坦多了。

可惜笔杆子不在百姓手里,史书上也不会记载百姓的话,不过朱元璋不在乎,正如朱元璋所言:咱行事,何时在意过庸人的议论评说?

郭桓案,终是尘埃落定。

日落黄昏,朱元璋在武英殿内处理完政务,取出已经有段日子没用的手机,拨通了朱辰的号码。

“花开又花谢……花满天……是你忽隐……又忽现……”

不一会儿,屏幕上出现了朱辰的脸孔,还有四周大量的人群,隐隐还能听到有人在高声解说。

“明孝陵,位于我们金陵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始建于大明洪武十四年,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墓,也是明朝的第一座陵墓……”

“因屡次遭受战火摧残,明孝陵地上部分仅存石刻与基础建筑,后部分复建,游客朋友们请看,复健后明孝陵地上大致分为神道、陵寝、明功臣墓……”

“老祖宗,好久不见!”朱辰兴奋地跟朱元璋打招呼,还不忘调转摄像头道:“老祖宗您看,我正在您坟头溜达呢!”

朱元璋本来心中憋着一股烦闷之气,听到朱辰的话气笑了,道:“这便是咱的陵墓?熙熙攘攘的成何体统!”

朱辰正随着人群往明孝陵里面走,闻言翻了个白眼,道:“老祖宗,我们这是新中国,人人平等,便是紫禁城普通人都去得。”

打趣了两句,朱辰问道:“老祖宗,您给我打视频,是不是又有什么事儿?”

朱元璋闻言面上露出一抹苦涩,在这来自几百年后的后辈面前,他难得卸下心防,将郭桓案的始末给讲述了一遍,听得朱辰又是惊讶,又是兴奋,忍不住嘀咕道:“幸亏我聪明录屏了,等会儿就把这段发到网上去,肯定比洪武大阅兵还要火!”

末了,朱元璋说道:“如今郭桓案尘埃落定,咱还有一件心事,你看能否帮咱解决。”

朱辰拍着胸脯,道:“老祖宗您放心,只要我能帮的,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大明发行大明宝钞,费尽心力使得百姓信任,稳住了宝钞的价值,然民间有胆大妄为之狂徒,竟伪造宝钞,咱虽派了老四与蒋瓛,去北平府捣毁那假钞工坊,然未来难免还有人仿造假钞,你说说,咱该如何杜绝?你那个时代又是怎样防治假钞的?”朱元璋直接问道,他这次打电话找朱辰就是为了假钞。

原来是因为假币……

朱辰眼珠转了转,说道:“老祖宗,我们现代人都用手机支付,用纸币的越来越少,不过,现代防伪那是用变色油墨,以大明的生产力与科技水平,变色油墨肯定是不可能搞出来的,老祖宗我问一句,宝钞提举司是不是出了内鬼?”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提举司内有人刻意将工匠放出去归乡,不过,咱已经将内鬼统统诛杀,咱敢保证现在的宝钞提举司内,绝对安全。”

朱辰咧了咧嘴,语出惊人,“老祖宗,您有没有想过,实际上您这个宝钞提举司,就不应该由朝廷掌控?”

“胡说!”朱元璋虎目一瞪,喝道:“宝钞发行事关国本,岂可脱离朝廷掌控?”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隔着屏幕,朱辰都能感受到朱元璋的威严。

最新小说: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退婚的是你,我权倾朝野你后悔什么 大唐:云养娃,小兕子的快乐生活 万历公务员 带着医院回大明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桃花从便利店开始 鉴宝:从废品站捡漏亿元古画开始 最强御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