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黄河决堤(2 / 2)

自古以来,黄河就没有平息过,水患更是常有的事,得知此事后,朱元璋当即将六部尚书叫来了武英殿,询问起了对策。

“陛下,开封一带黄河决堤,如今朝廷最要紧的就是救灾,还请陛立刻下令,开封周围的卫所兵士前往救援,全力营救被大水围困的百姓,并将周遭百姓迁至安全地点。”吏部尚书李信当即说道。

“臣以为,当立即引水疏浚,修复河堤。”

“朝廷当调用周遭粮仓,放粮赈济灾民。”

“当命钦天监着重关注近来天气,防备暴雨再临,做好疏通防范。”

“……”

随即,其余五部尚书也都各抒己见,治水是朝堂上永恒的话题,对此他们再熟悉不过了。

“这些事情,咱自然都知晓,不过咱想要询问诸卿,可有治河之法?”朱元璋召集六部尚书前来,可不是为了询问赈灾之策,这些东西,早就轻车熟路了,他想要个一劳永逸,彻底根治黄河的办法。

毕竟黄河沿岸年年溃决,年年赈灾,朱元璋不厌其烦,而且当初元末红巾起义也是因为黄河,所以他才想要个彻底解决黄河泛滥的办法。

这话一出,六部尚书们顿时脸色俱变,当即闷头不再吱声,显然他们也拿不出办法。

朱元璋目光游移,最终定格在工部尚书赵俊身上道:“赵卿,你来说说,可有一劳永逸之法?”

“这……”

赵俊一脸苦相,犹犹豫豫站出来道:“启禀陛下,黄河水患自古有之,从未听闻有根治之法。”

真有一劳永逸的方子,这黄河岂能成为千百年来的中原大患?

这话原本不假,可显然不符合朱元璋的要求。

“哼!古人做不到的事,我大明便也做不到了?那咱要你们这些朝臣有何用?”朱元璋冷声一哼,怒声道。

时代总在进步,前任遗留的难题,后人未必破解不了。

朱元璋是有雄心壮志的一代雄主,自想做前人之未敢做,解决这千百年来的遗留难题。

赵俊被骂了个狗血淋头,却实在拿不出主意,只好跪地求饶道:“臣……臣无能!”

朱元璋怒意难遏,立即转头看向其余几人,可每每他目光所及,此人定会将头低下,不敢眼神对视,显然,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呵呵!尔等平日里搜刮盘剥之时,个个奇招诡计迭出,这会儿要你们干点正事,却都跟哑巴似了?当真是我大明无人了!”朱元璋怒不可遏,骂嚷声惊天动地。

“臣等无能!”六部尚书们只好齐齐拱手,颓丧应声。

实际上,他们的心里也是叫苦难天,黄河要是那么好治理,就不会一直泛滥到现在了,你叫得那么凶,那你去治呀!

“父皇息怒,黄河水患本是千古难题,几位大人一时之间想不到办法也是人之常情的。”这时,朱标站了出来,为六部尚书说情道。

闻言,六人向朱标投去了个感激的眼神,不愧是未来的储君,果真不一般!

“哎!咱也知道了。”朱元璋叹了口气,随即对着六部尚书说道:“你们先下去,尽快处置赈灾事宜,莫叫灾情误及民生。”

“臣等领命!”六人说完,就立刻向着殿外而去,生怕走慢了,朱元璋再叫住他们询问治水之策。

看到这六人的样子,朱元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道:“你看看他们,询问个治河之策,却什么都不知道,真如朱辰所言,这些只会读圣贤书的人当了官员依旧是一群废物,一无是处。”

“父皇,治河之事本就是个千古难题,你何必为难他们呢!”朱标却觉得朱元璋要求过甚了,要是黄河这么好治,哪里还等得到今天。

“哎!咱也知道,但这不也是没办法吗?黄河年年发大水,劳民伤财不说,还要了多少人性命,这问题一日不解决,咱心里始终难安啊!”朱元璋也叹了口气道。

朱标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说道:“父皇,要不你打电话询问一下朱辰,说不定他们后世已经治理好了黄河呢!”

“咦!这倒不错!”遇事不决问朱辰,朱元璋已经有了依赖。

说完,朱元璋立马掏出手机,拨通了朱辰的视频电话。

“花开又花谢……花满天……是你忽隐……又忽现……”

随着铃声的响起,朱辰的面容出现在了屏幕中,他望着朱元璋,随口询问道:“老祖宗,可又有什么事吗?”

“朱辰,近日来,陕西、河南等地连降暴雨,致使黄河开封河段决堤……”

还没等朱元璋说完,朱辰顿时好奇的问道:“决堤了就赶紧派人修复河堤、赈灾救民啊!这些事,您你大明的官员总不至于做不来吧?”

朱元璋摆了摆手,连忙说道:“这些咱自然知道,不过黄河年年决堤,朝廷年年赈灾,这是治标不治本,咱就想问问你,有没有一劳永逸之法,能彻底解决黄河水患的办法。”

“彻底解决黄河水患,老祖宗你怕是异想天开了吧!”朱辰闻言,顿时有些不可思议的叫道。

“额!难不成你们后世也没能彻底治理好黄河?”朱元璋有有些惊讶,在他看来,这几百年的后世可比自己大明要发达得多,居然也没能治好黄河?

“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朱辰苦笑着说道:“黄河之所以泛滥,皆因其流过关中地区时,带走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河底淤泥增加,河床一抬高,自然就容易发大水了,所以治河先要治沙。”

虽然朱辰不是什么水利专家,但是在这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他耳濡目染,还是知道一些事情的。

“治沙?怎么治?”一旁的朱标好奇的问道。

“退耕还林,简单来说就是种树,汉唐时代,关中地区的树木被大量砍伐,这就使得关中地区土地贫瘠,荒漠化严重,这也是为何西安不再适合做都城的缘由之一,只有重新种树,让其固定住泥土,才不会让黄河在流经关中时,带走大量的泥沙,抬高河床。”朱辰简单的用朱元璋熟悉的语言解释了一下。

“退耕还林这种东西对我大明来说不现实。”朱元璋当即摆了摆手,现在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呢,还怎么可能去进行什么所谓的退耕还林。

“我也知道,而且现代技术水平远超你大明,我们所用的治水方法,你们也没法用。”

时代不同,工具、器械、材料等大不相同,自然无法同日而语,旁的不说,就基本的挖机、铲车这种现代化的施工工具,大明就没有。

“这么说,你也没办法了?”朱元璋眼神一暗道。

“这倒不是,实际上现代治河,也用了许多古代的法子。”朱辰连忙说道。

最新小说: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退婚的是你,我权倾朝野你后悔什么 大唐:云养娃,小兕子的快乐生活 万历公务员 带着医院回大明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桃花从便利店开始 鉴宝:从废品站捡漏亿元古画开始 最强御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