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对于大秦数百万士兵来说,这些都是真实的,没有半点虚假。
几百万大秦精兵都以武安君为目标,作为信仰的存在。
“你说的是真的?”
“八年前我们大秦的武安君还是一个无名之辈?”
所有村民都睁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异口同声地问道。
“没错。”
“确实是一名平民,而且在武安君加入军队之前,他并没有建立起任何社会关系,也没有显赫的家族作为后盾。”
“我之所以称武安君为平民,并不是在开玩笑。”
“那是八年前的事了,不,还不到八年。”
“武安君从雍城的一个小镇上加入了军队。”吴小子带着敬意,准备向村民们讲述武安君的故事。
然而,当冬儿听到他最后一句话时,她愣住了。
“你刚才说什么?”
“大秦的新任武安君是从雍城的一个小镇加入军队的?”
“他来自哪个小镇?多大了?”
冬儿惊讶地问道。
听到雍城的一个小镇,加入军队。
冬儿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儿子,自己的烈儿。
“看来冬儿医生对武安君也很好奇。”
“那好,我就详细地说说。”
“武安君是从雍城的李家镇来的,加入军队时刚过十七岁,之后被分配到了蒙家军。”
“说起来武安君真的很特别,一加入军队就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毕竟在我大秦的军营里,无论哪个军营都有独特的欢迎新兵的仪式,但武安君却与众不同,直接给我大秦的迎新兵仪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吴小子笑着说,但他眼中的热情和敬畏一点也没有减少。
“军营里有什么仪式?”
村民们好奇地问。
“当然是老兵用拳头告诉新兵,在军营里,强者为尊,要听从上级的命令。”
“不过武安君可不一般。”
“第一天进营,就把教他仪式的老兵反过来教训了一番,十几个老兵被武安君打得鼻青脸肿。”吴小子非常自豪地说。
好像他自己就是武安君一样。
但此刻的冬儿,却完全愣住了。
“雍城李家镇,正好十七岁。”
“不会是烈儿吧?”
“不,应该不会那么巧。”
“可能是李家镇的其他孩子。”
“但是,为什么总觉得他说的就是烈儿?”
冬儿的心完全提了起来,既期待又害怕。
在自己假装死去离开李家镇后。
自己的烈儿正好十七岁。
也到了加入军队的年龄了。
如果自己的烈儿加入了军队,那么战场上的危险就太多了,如果运气不好就会死在战场上。
“如果大秦新任的武安君真的是烈儿就好了,那样至少可以确定他还活着。”冬儿在心里叹了口气,非常不安地想着。
儿行千里母担忧。
虽然现在已经离开了李家镇,离开了自己的儿子。
但对于自己的儿子,冬儿是非常了解的,他从小就表现出的聪明才智超过了同龄人很多,他也曾经说过,大秦的军功制度是让普通百姓获得晋升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