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烈语气温和。
“父亲。”
“阿耶已经教导过我们,我们不会浪费的。”嬴钰琪自信满满地说道。
“这样就好。”
赵烈微微一笑,不再多言。
数年来。
一直是他的父亲带着这两个小家伙,不仅陪伴他们玩耍,也传授他们做人的道理,显然他的父亲也不希望他们误入歧途,成为无能的纨绔子弟。
“烈哥哥,你请用。”
“你难得回家,常年在外,一定受了不少苦。”李嫣儿微笑着,夹了一块肉给赵烈。
“你也吃。”
“我在外的日子比在咸阳要舒适得多。”赵烈笑道。
这份情感,这种氛围,让那些妾室和公主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然而。
她们几乎无望得到。
能在府中不受排挤,不受欺凌,且夫君性情温和,这已是难能可贵,赵烈对李嫣儿的这种温情,她们此生也难以企及。
“对了。”
“外公去哪儿了?”
赵烈突然问道。
“不清楚,一大早就出门了,可能是去散心了吧。”李嫣儿笑道。
“也是。”
“对于母亲,他心中积压了太多苦楚,昨日父王追封母亲为王后,也算是实现了当初对母亲的承诺,这对外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赵烈笑着说。
“烈哥哥,你何时将母亲的陵墓迁回咸阳?”
“我们现在都在咸阳,母亲却孤身一人在那里,以前我每天都带孩子去祭拜,但自从来到咸阳后,就很少有机会去了。”李嫣儿眼中流露出一丝恳求。
对于自己的婆婆,李嫣儿也怀有感情,小时候,婆婆对她非常好,可惜她未能见证自己成家,更未见到孙子的出生。
若能看到孙子这么大,儿子如此出色,相信她一定会非常高兴。
“若我不是太子,或许很快就会回去修缮母亲的陵墓,但现在父王已将太子之位交予我,这虽是无上权力,但随之而来的是更重大的责任。”
“我必须为天下,为大秦百姓负责。”
“所以在郡县制未实施前,我还不能回去。”赵烈微笑着说道。
“我明白。”
“烈兄,不必忧虑,你定能胜任。”
“即便母亲得知,也绝不会责怪你。”李嫣儿温柔地安慰道。
“用餐完毕后,便准备迁往东宫。”
“一切是否已准备妥当?”赵烈询问。
“李青他们已准备就绪,稍后便可立即搬迁。”李嫣儿含笑回答。
“如此甚好。”
赵烈微微一笑。
时光飞逝。
餐后不久。
搬迁工作便开始了。
一日光阴。
虽不长。
但对于咸阳城的居民来说,关于赵烈的事迹已在城中广为流传。
咸阳的大街小巷。
酒肆。
武馆。
处处都在传颂着赵烈的传奇。
“你们可曾听闻?”
“没想到助大秦灭六国,平定天下的武安君,竟是当今大王的长子。”
“废话。”
“如今咸阳城中,谁人不知武安君乃大秦的长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