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强盛,源于昔日商君的变法,创立了属于大秦的军功制度,奖惩分明,分封有功之臣,这是国家的根基。”
“分封制度,儿臣认为势在必行。”扶苏高声说道。
“长子的话,我们赞同。”
“分封制度,志在必行。”
“如果大王不分封天下,为大秦征战的将士,众多栋梁之才必定会感到心寒。”
“恳请大王批准分封。”
在扶苏的话音落下后。
几乎半个朝堂的官员都出声表示赞同。
毕竟。
分封制度的实施不仅关系到各位公子的利益,更关系到满朝文武的利益。
如今的大秦统一了天下,就如同昔日的周朝,周朝分封天下,诸侯臣服。
而他们作为大秦的臣子,依靠大功获得分封,就可以成为一方封地的主人,将来也可以成为一方的领袖。
看着满朝都在开口赞同分封制度,嬴政的脸色非常难看。
这或许就是大秦军功制度的弊端所在。
昔日商君立秦法,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但也未曾想到大秦今日会统一天下,这只是一种无形的激励。
而如今大秦统一了天下。
此举将依据功绩授予封地的提议提前了。
“够了。”
“朕已经重复多次了。”
“你们难道都充耳不闻吗?”
“朕说过。”
“关于是否采纳分封制,或是郡县制,一切待武安君归来后再议,武安君未归,此事不得再提。”嬴政冷声斥责。
“陛下息怒。”满朝文武异口同声道。
霎时。
无人敢再言及。
然而。
对于分封制的实施,多数朝臣都信心满满。
嬴政对赵烈寄予厚望,放眼整个大秦,灭六国的最大功臣非赵烈莫属,若推行分封制,赵烈无疑将被封为王。
成为王者。
掌控一国,从平民身份跃升为王族,且子嗣也将是王族,这样的权力无人能够拒绝。
满朝文武都相信赵烈绝不会拒绝。
赵烈无论如何,终究是人。
只要赵烈归来,以及大秦的众多将领归来,他们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分封制,因为这是对功臣最大的赏赐。
就在此时。
“这,便是他们所渴望的。”
“对于国家,对于天下。”
“他们所想的只是自己的私利。”
“却未考虑到一旦实行分封制,大秦将重蹈周朝覆辙。”
“百年,数百年后,这统一的天下又将陷入混乱,炎黄子孙又将陷入无尽的战火之中。”嬴政冷眼扫视着朝堂上的文武,心中涌起一股怒火。
分封制。
其弊端显而易见。
但朝堂上的文武大多不以为意,他们大多只关心自己即将获得的。
“烈儿。”
“朕相信你不会与这些庸臣相同。”
“如果由你出面反对分封制,朕便能顺势反驳,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这一切,朕都是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