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哗变疑云(1 / 2)

大宁景隆年间,高宗皇帝龙骞打算远征漠北,讨伐羯胡人。

时任兵部尚书裴繇上书高宗,言“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建议高宗从扬州抽调一万丹阳精兵参与远征羯胡人。

宁高宗龙骞采纳了裴繇的提议,抽调了一万丹阳精兵参与征讨漠北。这一万人最终没有辜负宁高宗和朝廷对他们的期望,在漠北骁勇善战,屡立大功。

尤其是最后一战,面对胡人联军八万骑兵的包围,五千丹阳精兵明知援军不至的情况下,在主将岳平的统帅下依旧竭力死战,最终全部壮烈殉国,却也杀得胡人心惊胆寒,统统上书朝廷俯首称臣,自此之后丹阳精兵名扬天下。

到了白巾之乱时,扬州大都督廖修率三万丹阳兵渡江奔赴淮南平乱,却因为轻敌冒进中了白巾军的埋伏,廖修更是被对方大将一箭射杀,惨死当场。

但丹阳兵不愧为天下精锐,在主将已死的情况下依旧死战不退,好在最后徐州大都督萧儁率军来援,与丹阳兵里应外合杀退了白巾军。

活下来的一万多丹阳兵因为群龙无首,又有感于萧儁的解围之恩,最终投入萧儁麾下,追随萧儁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

之后萧儁入主洛阳,任命自己的弟弟萧佑为徐州副都督,代他治理徐州,还将一万丹阳兵交给他,确保徐州无虞。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万丹阳精兵的存在,虽然萧儁和萧恒一直远在京师洛阳,周边的几家势力尽管觊觎徐州的富庶,却也没敢轻易进犯。

igsrc=

"htts:

3-readg-sign.fqnoveli

ovel-ic-r

192a3ec2700769a2c3b8197e3d637d17~tlv-noo.web?lk3s=0942ef47&a;x-exires=1744025810&a;x-signature=U8YMErvxKwELQ9rPH0dx5oVBjiI%3D

"ig-width=

"598

"ig-height=

"598

"alt=

"

"

徐州五郡

可谁也没想到,一向对萧家忠心耿耿的丹阳兵竟然突然哗变,趁夜袭杀了徐州副都督萧佑,占据了徐州的州治下邳城,据城作乱。

好在下邳城中的不少官员见势不妙,连夜逃出了城,跑到了附近的彭城,才堪堪没有落入叛军之手。

虽说如今丹阳兵占据下邳城一城之地,但下邳身为徐州的州治,不仅城高池深,城内更是囤积有大量的钱粮,足以够一万丹阳兵维持一年之久。

而且整个徐州虽然有五万兵马,但除了一万丹阳兵是精锐之外,剩下的四万人几乎都是郡兵,战斗力根本无法与号称“天下精锐”的丹阳兵相提并论,指望用这四万郡兵夺回下邳城简直是痴人说梦话。

因此,最后这些徐州的官员只能派人八百里加急送信去洛阳,指望大将军派大军前来徐州平定这场叛乱。

可这些徐州的官员左等右等,最终没有等来洛阳的大军,而是只等来了萧恪孤身一人。

虽然这些官员一个个心中都是欲哭无泪,但不管怎么说萧恪的身份都是徐州大都督,是他们名义上的上官,又是大将军的弟弟,他们自然是不敢怠慢,只能很客气将萧恪请进了彭城内。

……

彭城太守府内,萧恪听完这些徐州官员你一句我一句的诉苦,眉头不由一阵紧锁,面色也变得有些凝重。

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场哗变似乎有些蹊跷。

离开洛阳之前,他和大哥萧恒曾经交换过对丹阳兵哗变之事的看法,大哥认为丹阳兵哗变很有可能是有人从中作梗,意在图谋徐州。

因为自从当年这些丹阳兵主动投奔父亲萧儁以来,对他们萧家一直是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反叛之举,如今突然哗变,袭杀萧佑,极有可能是受人蛊惑和挑拨。

萧恪本来也是认同大哥的看法,认为徐州与司州分隔东西,难免被人惦记上,只要策反了徐州最精锐的丹阳兵,自然就能将整个徐州收入囊中。

但现在听这些当夜逃出下邳的官员的说法,这些丹阳兵哗变之后只是攻打了大都督府,袭杀了副都督萧佑,并没有对其他官员大开杀戒,而是放任他们逃出下邳城。

最新小说: 灵气复苏,我家辅助又拿刀上了 配角栏D组的路人甲同学 重生之我给国家送外挂 你住在我的心上 完美伴侣[快穿] 快穿:职业疯批 橙黄橘绿时 西楼月不满 醉梨花 一场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