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震惊不已,好家伙,千算万算,没想到自已竟然俘虏了大明皇帝?
莫非长生天保佑了?
说实话,他还真的没有见过朱祁镇。
在过去,瓦剌的朝贡都是派使者去的,他一个太师,怎么可能亲身前往?又不用入朝请安。
也先上下打量着朱祁镇,胖胖的,贵不可言,信了几分。
“就是你说的,他是大明皇帝?”
也先质问跛儿干。
跛儿干连忙跪拜:“尊贵的王,你可要为我做主呀。我没有儿女,十几年前被掳到明宫,成了宦官,惨呐。”
“实不相瞒,他真的是大明皇帝。”
也先可不蠢,没有绝对相信这人的话。
他举起马刀,眼神凶狠地朝着朱祁镇砍去。
朱祁镇吓尿了,连忙抱住也先大腿,声泪俱下的哭喊道。
“别,别杀我,朕,我真的是大明皇帝!这是,玉玺。”
“你,你要我做什么都可以,千万不要杀我!”
“我还年轻,我不想死。”
他真的,哭得好大声。
在朱祁镇看来,只是权宜之计,毕竟“尊严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还好剩一条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大丈夫能屈能伸,先隐忍一波,猥琐发育,再图后业!
也先接过明朝的传国玉玺,拿在手里把玩,他微微眯起双眼,在心中,顿时有了谋划。
......
京师,顺天府。
八月十五发生了“土木之变”,次日夜晚,就传到了皇宫。
“什么?”孙太后吓得面色惨白,宁仟则是花容失色。
“太后殿下,如今该怎么办呀?”
孙太后一把甩开了宁仟的手,此时此刻的她,需要冷静。
没过多久,仁寿宫门外,一大群臣子求见。
看来,他们都知道了。
“让他们进来。”孙太后强行沉住气,没有表现出慌张的模样。
大约三十多位大臣,刚入殿,便齐刷刷的跪在地上。
“太后殿下,如今天子北狩,一时无归,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早日定夺,以安天下。”
北狩这个词语挺有意思的,最早出现在靖康之变,“逮二圣(宋徽宗、钦宗)北狩。”
非常有文采的,委婉之语,给足皇帝脸面,也不知道是哪个天才发明的。
这群文臣,首先想的不是该如何营救朱祁镇,而是想着扶持新主。
有点意思。
不过,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前些年,王振仗着皇帝厚爱,各种胡作非为,诸臣敢怒不敢言。
尽管那些损事都是王振所为,但是大家依旧会把责任推卸到朱祁镇这个皇帝身上。
再加上,出征前,朝堂几乎所有大臣都联名上奏。
都说了不要“御驾亲征”,不要“御驾亲征”,不要“御驾亲征”。
你非要去?现在好了,被瓦剌俘虏,你开心了吗?
“早就说了,年轻气盛者,容易祸乱朝纲,当年就应该......”
“嘶——你不要脑袋了?”
在他们眼里,少年皇帝,确实不靠谱。
孙太后听闻臣下私语,她暗暗皱眉,很生气,很愤怒,却不敢乱来。
如今是临危之际,若是以此诛杀大臣,怕是会引发躁动,将水搅得更浑,不能再乱了。
古来今往,从未发生过这样的荒唐事。
什么?你说晋怀帝、晋愍帝、宋徽宗、宋钦宗?
那不一样,人家是被攻破了京城,才会陷入敌牢。
唉,天不佑我大明啊。
孙太后深吸一口气,大声呵斥道:“肃静!”
“慌慌张张的,岂有臣子脸面?”
“天子北狩,未知存亡,尔等迫立新主,意欲何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