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影视版权的归属
【小鱼编辑:敲敲~一书大大,这边有两家都看中了《都市龙王归来》的影视版权,大大有卖版权的意向吗?有的话我这边就介绍一下两家的情况~】
叶苒盯着这条信息发了足足一分钟的呆,然后才恍然惊醒。
她的小说要卖版权了?
虽然对自己的实力很有自信,而且参加这个都市征文就是冲着方便卖版权去的,但叶苒是真没想到会卖得这么快啊!
而且没想到在卖出实体书版权之前就先卖出影视版权了……这简直太令人激动了!
毕竟,哪个作者不想看到自己的小说被翻拍,然后吸引更广阔的受众群体呢?
这简直就是小说生涯中能到达的最高荣誉之一好吗?
叶苒深吸一口气,感觉自己养气功夫还是修炼不到家,现在就已经感觉到热血沸腾了,就好像她正窝在家里书写热血小说剧情一样。
她稍微冷静了一下,先回复编辑表示自己很乐意卖版权,然后立刻吩咐小书在星网上搜索关于小说作者售卖影视版权的一些基本情况。
有绿点在背后保驾护航,她倒是不太担心自己被坑,但如果一点也不了解情况,完全把决定权交到别人手里,这不是她的风格。
小书贴心地综合自己搜索到的所有信息,凝练成了简短的介绍。
她也就了解到,目前星际联邦的网剧行业普遍采取边拍边播的模式,随时盯着观众的反响,时刻准备改后续剧本或者切剧。
有种资本特有的冷酷,但不得不承认,这种优胜劣汰的模式确实淘汰了很大一部分不合格的作品,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观众用脚投票。
当然,这也不可避免地导致营销生态的膨胀和恶化,以及“顾头不顾腚”现象层出不穷,不过总体还是筛出了不少精品剧。
难怪她的《都市龙王归来》还没完结就已经被看中了影视版权,叶苒还保有上一世的思维,在蓝星,作品没完结就卖了版权可是绝对的大神才有的待遇。
除了解答了这个疑问之外,她还了解了小说界的影视版权出售的两种模式——
买断和保底分成。
好巧不巧,小鱼编辑带来的这两位意向买家,刚好各占一个。
叶苒看到第一个买家信息的时候微微挑眉。
这一家是星河集团,也正是传说中与绿点有着长期合作的星际顶尖影视公司,本次都市征文活动的大主顾。
她深知体量较大的娱乐集团会拥有强大的资金和人脉作为后盾,拍出精品剧的可能性比较高,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家应该会成为她的优选对象。
但是看到对方给出来的条件时,她却没急着答应了,而是要看下一家。
星河集团给出的是买断合同,150万星币买断整部小说的影视版权,包括接下来可能会出的影视周边之类的衍生版权。
考虑到星币的购买力比前世的rb更高,这个价格无论放在哪里都不算低。
但又考虑到星际时代更重视娱乐行业发展的政策和影视小说全都分外繁荣的状态,这个价又只能算是新人之中能拿到的比较优厚的了。
总之就是卡在一个很微妙的范围内,要说有多重视那肯定没有,但也算不上少,对方很明显就是拿她当一个普通的优秀新人作者来买断。
说实话,如果是一般的集团给出的这个价,那叶苒肯定会更倾向于等一等。
但是星河集团毕竟是行业里的翘楚,他们都出这个价,想来其他公司的报价也不会高了。
也是,目前为止,她名下还没有一本真正完结的小说,在小说这一行是实打实的新人,报价肯定不至于太离谱。
至于保底分成……在行业中的资本发展越来越膨胀的时候,资本家当然是越来越不愿意给出分成的机会了。
如果不是上头有指标要求,星河集团估计恨不得全买断。
但这也导致有机会拿到保底分成模式的作家注定只有很小一部分,肯定至少得是金字塔尖端那一撮才有资格坐上桌谈判。
叶苒的两部小说都曾短暂摸到过畅销榜第一,但还不够。
所以先暂时别思考这些了。更高的待遇,等她走到了更高的位置,自然而然就会有了。
这样想着,叶苒也差不多快说服自己了,只是心里还差一口气。
毕竟她手握前世的发展剧本,很清楚自己这部小说基本上就是照着新媒体短剧的套路写出来的,像小说那样大爆完全是有可能的。
心绪复杂间,她看向了第二位意向买家,然后结结实实地愣住了。
这位给出来的是居然就是她刚才心心念念的保底分成!
她迅速浏览信息,半是惊叹半是怅然地叹了口气。
不出她所料,给出保底分成合同的并不是什么知名大企业,只是一家小小的影视公司,叶苒甚至没搜到这家有什么大众认可的代表作。
对方显然很希望能够买下小说版权,不仅掏出了200万星币的保底费用,还承诺等拍成的网剧上线各大平台之后会给她全渠道10%的分成。
这个分成已经很高了。要知道,上一世这种类似的短剧剧本分成创作者最多只能拿到5%。
而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有短剧的概念,所有网剧都是按照统一的渠道上架投放的,该有的流程自是不会少。
导演、演员、平台……
这么一溜线分下来,买下版权的影视公司能不能拿到50%都难说,这其中居然还要分10%给她这个不负责剧本改编的小说原作者,简直堪比做慈善。
当然,做慈善的前提是有钱。
叶苒没有被眼前的大饼迷花眼,她得考虑这样一家小公司有没有实力让她的小说被翻拍成一部还算不错的网剧。
如果最后拍得一塌糊涂,或者根本投放不起来,那所谓的分成根本指望不上。
把版权卖给星河集团虽然根本就不会有分成,不管怎么看都是200万这边比较赚,但叶苒现在有了足够的底气,可以不太在乎50万的差距。
她走的是长线目标,更希望自己的小说能够被拍成一部爆剧,让观众对原著小说充满好奇和信心,也让更多的影视公司相信她的实力。
想想也知道,如果她卖出的第一部影视就扑了的话,以后的路子肯定就难走了。
她没有急着做出决定,余凛音也没催她,还叮嘱她一定要好好考虑清楚,甚至也站在专业角度点明了要害。
星河虽是大集团,但出的买断价不够高,如果以这个价位卖出去了,可能会影响后续《废柴大小姐》的版权报价。
瀚海——也就是另一家小公司——虽然报价更高,还是保底分成,但名下并没有出品几部值得一提的剧,搞不好就扑了。
其实要余凛音说,这两家都不是什么好选择,还不如再等等。
她不太理解星河那边为什么会报出这么一个离谱的价位。
如果实在不给分成也不是不能理解,但《都市龙王归来》好歹是本次都市征文活动实至名归的第一名,星河报价150万是不是有点离谱了?
她动用自己的人脉去问过上面,上头也不太能接受这个结果,毕竟征文第一才这个价简直就是在打脸绿点,好说赖说,才得到那边模糊不清的解释——
说是星河最近手头有好几个大项目正在进行或者即将开拍,流动资金有点紧,这个价位已经很尊重新人作者了。
余凛音信了他们的邪,扭头就从同事那里打听到都市征文的第二名也被星河看中了,报价500万买断。
余凛音:“……”
什么意思?歧视她的作者?但是不该啊,影视圈应该没那么在乎改编的原著小说作者是不是新人来着?
她琢磨了一下星河近几年购买IP的偏向,突然就回过味来了。
星河近几年在精品路线上越走越偏执了,本身也差不多代表了目前小说、编剧等一切文字娱乐圈的一种流派:娱乐行业的突破口在于将自身提升到更精致高雅的艺术。
近些年,小说、影视这样的娱乐行业的基本盘其实是有缩水的趋势的,始终没有迎来能够改变格局的大变动,故步自封注定只会导致流量缩水。
从事这些行业的人自然得寻找出路,以绿点一部分作者和星河集团为代表的流派认为文娱界的出路在打造精品上。
于是这部分作者开始卷小说的质量,星河集团也开始重视购入的小说IP或剧本的品质。
一开始余凛音是非常支持这种内卷的,在这种情况下,也许真的有作品能够卷出让人眼前一亮的高品质,陆陆续续盘活整个圈子。
但是最近,随着星河的那些所谓精品剧的播出,还有一些作者在小说里进行的尝试大获失败,她的想法逐渐开始改变。
怎么说呢,大概就类似于——
她以为的卷质量:文笔连贯流畅,人设复杂立体,故事缠绵动人,影视化制作道具精良,人物贴合,清新自然。
大部分所谓的卷质量:大篇幅运用繁复晦涩的描写,奇奇怪怪的隐喻,影视化的时候全找最有名气的演员,拍最美的风景和人,故事越复杂越好,根本不关心导演能不能驾驭得住。
可能这也算是一种出路吧,至少星河集团这几年拍出的剧成绩也还算可以,不然也不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
影视圈的事情,余凛音不懂。但她至少了解小说。
她始终认为,比起那些繁复的行文和各种技巧手法,故事本身能否调动读者的情绪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她能理解星河集团并不怎么看重《都市龙王归来》,因为这本文字直白浅显的小说显然不符合他们心中的精品剧本改编要求。
而且,这部小说有点难搞。
影视版权一旦卖出去,短一点的小说可能会被改编成电影,长一点的就会改成网剧,但是《都市龙王归来》的长度偏偏介于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