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裁判?”
“对。”徐锋说,“做一个假设吧,玻尔兹曼大脑猜想认为宇宙可以在皮秒、飞秒,甚至阿托秒的时间单位里通过量子涨落产生一个大脑,那么理论上,出现一个活人也是可能的,只是这个活人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也就是说,这个画面里的这个人,有可能就是宇宙规律本身的代表,是宇宙本身具有某种智慧的象征。宇宙本身通过制造这个存在时间极短的‘影子人类’来模拟人类的思维,从而保证游戏的公正性和强制性。”
“这么说……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大脑?”我试探着问。
“没错。”徐锋点点头,“也许宇宙本身就是一台无比复杂,而且拥有着无与伦比智慧的计算机,人类所能够模拟的思维方式,宇宙都可以进行,而且还比人类要复杂地多。宇宙当然也能够理解人类的游戏和语言,因为人类不过是宇宙的一部分而已。”
“这个猜想真够惊人的,我觉得你应该写成小说去竞争一下雨果奖。”
徐锋只是笑了笑,继续说道:
“之后我尝试了一下,想要利用这种影子生命体来帮助我们进行游戏,结果我发现了一个悖论。”
“什么悖论?”
“也许,我就是这种影子生命体中的一员,只不过比起他们,我的存在时间更长而已。”徐锋说道,“如果我修改这种影子生命体出现的规律,就不可避免会动摇我这个存在本身,也就是说,我也许可以修改这种影子生命体的存在机理然后利用它们,但是我也可能会死去,哪怕乐观一点,我也有可能身受重伤或者无法保持人形。”
我干脆地道:
“要真是这样,那你还是果断放弃想要修改影子生命体根基的荒诞想法吧,好好让它们保持原样就行。”
徐锋露齿一笑:
“我也是这么想。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概率和时空的一元论关系。”
我鄙夷地看着徐锋:
“有言在先,防范未然。不要以为你说一大堆我听不懂的东西就显得你有逼格,事实上只会增加你的中二值。”
徐锋笑着道:
“那我尽量试着能让你听懂吧。简单来说,我发现,游戏世界所在的宇宙空间的空间密度非常大。”
“空间密度大?你好像说的空间像是海绵一样可以变软变硬似的。”
“本来就是这样。”徐锋点点头,“阿真,空间本身就是可以变软变硬的。打个比方,根据宇宙膨胀的观测数据,目前整个宇宙的空间都在膨胀着,所有的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着,各个星系的视向速度与距离之间大致的线性正比关系,也就是公式v=h0xd(v是退行速度,h0是比例常数,d是距离)。假如从这个公式进行逆推,那么星系之间距离越近,远离速度也就越慢,简单来说,就像一个表面有斑点的气球一样,气球刚刚开始吹的时候,气球表面的密度是很大的,斑点之间也很近,后来才会加速膨胀。把这种类比用到宇宙上,那么可以推出宇宙也像是气球一样,密度在不停地降低。但是,我们以前总是认为宇宙的膨胀速度是均匀的,宇宙空间的密度是各处都相等的。但是现在看来并不是,在游戏世界,宇宙空间的密度并不均匀,在影子生命体出现的空间区域空间密度会变得非常大,就像气球或者布料表面偶尔会有褶皱而变得密度很大一样,空间也会因为有褶皱从而导致空间密度很大,这就导致了单位空间内希格斯粒子扎堆挤压且变得不稳定,变成亚稳态所需要的刺激电流伏特变低了。举个例子,在阿真你的星球上,也许需要1000亿电子伏特才能够把希格斯粒子变成亚稳态制造出黑洞,这样强大的电子伏特,人类是达不到的,可是在游戏世界,也许只需要50亿电子伏特就能够让希希格斯粒子变成亚稳态,一旦希格斯粒子被激发变成亚稳态,那么就会导致空间湮灭,形成真空泡横扫整片宇宙,甚至可能直接以光速毁灭整个宇宙。这是非常危险的。也就是,阿真,游戏世界的人的科技水平已经被锁死了,因为人类一旦使用电子伏特超过50亿伏特的粒子对撞机进行实验,就会导致人类自取灭亡,锁死人类科技的是异常的空间密度……这么说,你能听懂吗?”
我面无表情地看着徐锋,道:
“谢谢科普啊,完全没听懂。而且也没有看出空间和概率有什么关系。”
“很有关系。”徐锋说道,“我给你举个例子吧,在一片空间里,一枚硬币落地时,落在正面和反面的概率都是50%吧?这说明单位空间里的物质概率波是固定的,可是如果两片空间重叠了,密度很高,那么说不定就会发生有趣的事了,比如说……概率干涉。”
“很好,又是个没听过的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