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臣面面相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陛下是说······”
刑部尚书郑三俊咽了口唾沫,“用那些俘虏做矿工?”
“正是。”
朱由检的声音铿锵有力,\"这些人犯我边境,杀我子民,罪不容诛。让他们以劳力赎罪,有何不可?\"
礼部尚书黄道周迟疑道:“陛下,用战俘采矿,御史台恐有非议······”
“非议什么?”
朱由检冷笑一声,“莫非就是圣天子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要有仁慈之心等废话。朕且问你们,建奴犯下累累罪行,害我多少百姓枉死,难道朕应该养着他们,才算圣天子?朕不做这样的圣天子!”
崇祯目光如刀,“告诉御史台,谁有意见,朕准他亲自下矿体验三月。”
他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声音回荡在乾清宫的每一个角落:“朕已有规划,这是在改造战俘,暂且称之为‘劳动改造’。不论是屯田开荒、修建挖煤,建奴劳动改造的期限均为十年。表现良好者,十年后可恢复自由,赐予大明子民身份,并发放安家银两。顽抗不从者,终身苦役,直至死亡。当然,那些故意寻衅闹事的,直接弄死,咱们不缺几个战俘······”
众臣迅速在心中盘算着这个提议的利弊。
免费工人,不用发工资,收入却进了国库······不少人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
“陛下圣明!”
倪元璐率先表态,“此举既可惩戒敌寇,又能充实国库,实乃一举两得。且战俘身强力壮,正适合井下劳作。”
“臣附议。”
李邦华也站了出来,“近年来边饷吃紧,若能从煤矿获利补贴军费,实乃社稷之福。”
朱由检满意地看着大臣们态度的转变。
利益,永远是驱动这些人最有效的工具。
“宋爱卿。”
朱由检转向仍在盯着地图发呆的宋应星。
“臣在。”
宋应星如梦初醒,连忙躬身。
“此事由你总负责。”
朱由检命令道,“朕会派专人与你联系,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咱们先在西山煤矿做试点,一切让事实说话。”
“臣······遵旨。”
宋应星的声音有些发颤,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惶恐。
朱由检环视众臣:“若无其他疑问,此事便这么定了。工部即刻着手准备开采事宜,兵部调派看守兵力,户部统筹收支······”
他一一分配任务,大臣们纷纷领命。
会议即将结束时,朱由检突然又开口:“对了,还有一事。”
众臣立刻安静下来,等待皇帝的下文。
“关于这些煤矿的位置和技术······”
朱由检的目光变得锐利,“在正式开采前,朕不希望听到任何风声泄露。若有人走漏消息,以通敌论处。”
殿内温度仿佛瞬间降低了几度。
大臣们齐声应诺,无人敢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