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县对流民的压榨最终导致了民乱,流民的奋起抗争,背后有没有夜鸢的首尾不得而知。不过当地流传的一首七律可窥一斑。
诗曰:
寒压罗山雪满途,流民瑟缩命如荼。
官衙谋算吞灾款,士庶周旋议邑图。
民壮饥寒争薄俸,捻军窥伺起雄图。
贪饕不问苍生泪,浊浪翻时大厦倾。
总之当日,杨辅清和赖汉英在流民的策应下,兵不血刃取下了罗山县,捉住了贪赃枉法的陈县令和钱师爷。陈县令用来拷逼流民的脚镣轧板自己享用了一回。
罗山县被拿下后,杨辅清和赖汉英在城中巡视一周,将陈县令和钱师爷押至县衙大堂。此时,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为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欢呼雀跃。流民们更是激动不已,他们纷纷挤到衙门前,七嘴八舌地向杨辅清和赖汉英诉说着这些年所受的苦难。
杨辅清站在罗山县的县衙大堂前,望着身边热泪盈眶的百姓,不禁思绪万千。一方面他深知这场胜利只是开始,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又不禁为萧有和的决策而服气,要打罗山,罗山还真就拿下了。与此同时,关于夜鸢的传闻仍在百姓间流传。有人说是夜鸢暗中策划了一切,也有人认为捻太联军能兵不血刃正是顺应了民心。但无论如何,这场民乱已让罗山县开启了新的篇章。
夜幕降临,罗山县渐渐恢复了平静。杨辅清和赖汉英在县衙内商讨着接下来的计划,因为还有一个渡河任务需要赖汉英完成。
他们连夜提审陈县令和钱师爷,想要得到渡河的有用信息。
杨辅清和赖汉英将陈县令与钱师爷拖至县衙大堂,铁链摩擦地面的刺耳声划破夜的寂静。昏黄烛光下,陈县令此时只着一件单衣,钱师爷则瑟缩在角落,两人脸上都带着惊恐与不甘。
\"罗山县四面环山,北临淮河,向来易守难攻,不知二位是如何谋划与外界交通的呢?\"杨辅清负手而立,声音冷冽如刀。
钱师爷眼珠乱转,嘴皮子动了动,正欲开口,却被陈县令狠狠踹了一脚。\"你这贱奴,休要胡言乱语!\"陈县令强撑着威严,\"本官堂堂朝廷命官,岂会与尔等长毛逆匪同流合污?\"
杨辅清嗤笑一声,恶狠狠地从怀里摸出一把匕首,在陈县令的眼前晃了晃,\"大人倒是为朝廷尽忠,只是这万贯家财就可惜了。“
赖汉英在一边翻看着罗山县的粮草账册、驿马调配。
他的这番举动到让陈县令升起了别样心思,开口道:“本官观你应是读书之人,如若迷途知返本官可以网开一面。”
“哈哈,你这死到临头的贪官,居然还想着拉拢本将军?”赖汉英冷笑着,将手中账册狠狠地摔在地上,纸张如枯叶般四散飞扬。“你那点家财,连买块豆腐都不够!”
陈县令见状,心中一凛,正欲开口,却见赖汉英突然起身,大步走到他面前,压低声音道:“不过,本将军倒有个办法,能让你们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