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摇头抛开这些想法,赖汉英点头继续说道:“雨花台之战后,忠王本想执行“进北攻南”作战方案,却因苏南大本营告急,不得不返回处理。基地是无忧,但原定的作战时机也错过了,实在是可惜,唉!“
萧有和想这次的事情这么严重,忠王怎么都得有所表示吧,便问:“这次忠王该处理钱桂仁了吧,最不济也该撤去他的职务吧?“
赖汉英无奈地说:“并没有,此时,因钱桂仁的部下骆国忠叛变投降,献上常熟,钱桂仁乘机“甩锅”,躲过一劫。李秀成也知道钱桂仁心怀二心,但考虑到他手中兵马众多,有3万左右,杀他就是自断一臂,也不好动手,故而没有发作。忠王回到苏州后只是逮捕李文炳、徐少蘧,当众斩杀。算是对钱桂仁的警告。“
萧有和遗憾道:“忠王还是心太软啊!“知道这次钱桂仁又躲过了。
他此时又想起历史上,一年后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平天国纳王郜永宽、比王伍贵文等诛杀慕王谭绍光,献上苏州投降。结果,李鸿章背信弃义,宴会上处死“苏州八叛将”,还屠杀城内放下武器的太平军4万余人,史称“苏州杀降事件“。便问赖汉英此事的原委。
赖汉英拱手道:“说起来八大叛降之事,却倒是便宜了钱桂仁。“
萧有和疑惑的看向赖汉英,问:“何以见得?“
赖汉英见自家王爷也有不知道的事,便更加卖力的解释道:“那八大王死后,忠王为稳住钱桂仁,笼络这个已经是尾大不掉,拥兵自重的人才,亲自上奏天王,册封钱桂仁为比王,给他加官进爵。让他去协助,配合陈炳文、汪海洋镇守杭州、余杭。“
萧有和立即就想起来了,历史上的钱桂仁并未感恩戴德,而是继续策划第三次投降。当然,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因为他遇上了对手。受封比王后,钱桂仁依旧暗中联络杭州、余杭等“动摇分子”,谋划献城给左宗棠。谁知,汪海洋是个狠角色,有投降倾向者,全部被处死,悬挂首级于城上。如此,钱桂仁畏惧,暂时停止了活动。“
萧有和知道钱桂仁被汪海洋震慑这一节事情,但还是不知他是如何来到了黄文金麾下的。
便继续问赖汉英“后来呢?“
赖汉英说:“那汪海洋对钱桂仁并不信任,就想杀了他,但李世贤觉得正值天京城沦陷,太平天国再不能经历内乱,自伤元气了,希望汪海洋能宽待钱桂仁。汪海洋十分不情愿,但李世贤是自己的上级,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又不想在自己这里留个定时炸弹,两人僵持间,正好得知幼天王逃到了湖州,汪海洋便灵机一动,将钱桂仁支使到湖州,要他去配合黄文金。一来是呼应幼天王的旨意,给了李世贤一个面子。二来也是送走了一个不稳定份子。“
萧有和心中一想,知道历史上这李世贤也是因为对待投降份子处置不坚决,最后十万余大军被叛徒出卖战败,最后自己逃到汪海洋处被暗杀了。想到这里,不由得重重叹了口气,脱口说道:\"若忠王早除钱桂仁,太平天国是否能改写结局?\"
赖汉英虽觉得自家王爷说得很对,但自己觉得只是历史没有如果,\"忠王信人,是福是祸,早由天定\"。
他接着说:“那钱桂仁也知汪海洋恶他,便痛快带着本部人马去投堵王。初时,堵王见比王来援,还很高兴。遇事与其商议,但后来发现其虽有才,却意志不坚定,不堪大用,便也渐渐地冷落他,直到拿下徽州后,实在是拿不出能掌控后勤的将领,便将徽州交给了钱桂仁镇守。没想到居然又被他找到机会献城给了左宗棠。“
萧有和恨恨地将捏紧了许久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身边的大树上,震得那树一阵的晃动,好巧不巧,那树上正有个鸟窝,被萧有和这么含恨带怒的一拳,那鸟窝里的鸟被震了出来,惊得扑棱着翅膀,乱飞间将几根羽毛挣落树下。
树下的萧有和一拳砸出,心中的恶气发出,那几根羽毛就飘飘荡荡地落到了他的头上。
萧有和一愣,顿时大脑恢复了清明,大叫:“不好!汉英,快去请辅王杨秀清,匡王赖文鸿来,就说有紧急军情,请他们商议。”
赖汉英领命,刚欲转身,萧有和又道叫:“陈达来!”
不一会,三人先后来到。
杨辅清性子直,隔着老远就叫道:“萧军师,我正要找你,徽州丢了,你可知道?”
匡王赖文鸿跟他来了个前后脚,听辅王已经问出了关键问题便没有出声,静等萧有和答复。
萧有和道:“徽州失守皆因比王投敌。”
匡王赖文鸿在一边忍不住气愤地补充道:“这个叛徒!他居然带着本部兵马跪在道路两旁,“请求”湘军接受投降。左宗棠为扩充势力,同意钱桂仁投降,还上奏朝廷,授予他四品都司职务,相当于团长。“
杨辅清气急,一叠连声说道:“可耻!可恨!可恼!”
萧有和忙安抚住他们道:“这钱桂仁虽可恨,人人得而诛之,但堵王目前的处境就有些危险了,我们当如何处置,特请二位王爷一起来商议出一个章程。”
有亲兵用搭起营帐,众人围坐,一时气氛凝重得如同结冰。萧有和率先打破沉默:“堵王此刻正全力攻打余杭府,后方徽州却已落入敌手,钱桂仁知晓我军诸多部署,左宗棠极有可能趁此机会,从徽州出兵截断堵王退路,前后夹击。”
杨辅清是行动派,听萧有和这么说马上就道:“那咱就速派大军,强行突破清军防线,把堵王接应回来!”
萧有和却暗自摇头,他边思索边说:“不可,如此一来,正中左宗棠下怀。我军兵力分散,贸然强攻,损失必大,且不一定能成功。”
赖文鸿目光沉思,缓缓开口:“依我看,我们可虚张声势,佯装从别处进攻,引开左宗棠部分兵力,为堵王创造突围机会。”
萧有和微微点头,却又面露犹豫之色:“此计有一定可行性,但左宗棠老谋深算,未必会上当。而且堵王能否及时察觉并配合行动,也未可知。”
三人正议论不休,陈达匆匆入帐,带来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王爷,据密探来报,钱桂仁不仅献出徽州,还向左宗棠透露了池州太平军的兵力部署和粮草储备情况,左宗棠似乎已暗中调遣精锐,准备突袭池州府。”
这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让营帐内瞬间陷入死寂。萧有和脸色愈发阴沉,喃喃自语:“钱桂仁,你这是铁了心和太平军作对!”
杨辅清暴跳如雷:“不能再犹豫了,必须立刻行动!我愿率本部人马,渡江支援池州府,绝不让清军前进一步!”
萧有和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先别急,我们需从长计议。我们兵力本就分散,若清军全力来攻,形势极为危急。堵王那边也不容有失,否则我军士气将遭受重创。”
赖文鸿站起身,来回踱步:“当下两难之境,到底该先顾哪头?是救援堵王,还是回防池州?”
营帐内再度陷入沉默,只有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焦虑的脸庞。突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又一封密信被送了进来。萧有和接过密信,刚展开阅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手微微颤抖。杨辅清和赖文鸿对视一眼,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还未等二人发问,萧有和缓缓抬起头,声音低沉得仿佛从地狱传来:“这……这是一封更可怕的消息,关乎太平天国生死存亡,只是……这决策,实在太难了……”说罢,他将密信递给杨辅清和赖文鸿,二人看完,也呆立当场,营帐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一场关乎太平天国命运的重大抉择,摆在了他们面前,而未来的走向,如同被浓重的迷雾所笼罩,无人知晓……